言论

现实版木马攻城/张木钦

一位红牌火箭议员说,因为担心马来人看到火箭就不投,所以忍痛放弃火箭,采用蓝眼旗。

说得真坦白,兵不厌诈嘛,经过一番伪装,马来乡民以为来者是蓝眼,不是他们害怕的火箭,就蒙查查地把票投下去。



这倒有点像挖个洞让猎物跌进去,或者文艺一点是特洛伊木马。

于是联想起,老马让土团散伙改用蓝眼,会不会也是同样的心思。

记得不久之前有“烈火莫熄”的集会,参加者都是烈火死忠(Otai),老马胆粗粗就闯入会场,群众并不给脸,高声呛“法老!残暴!”老马皮厚,神色自若。

他心里明白,如果在大选中以本来面目示人,这些Otai是不会投他的,如今摇身一变,变成烈火莫熄的一员,烈火莫熄是他老人家带头搞的,于是不论是Otai或槟城的阿什么星,都会毫无觉察地认亲。

马来乡民会不会这么天真还不知道,但华人是没有抵抗力的,记忆犹新,就是原本是人人忌惮的回教党装扮成福利老人,要来建立福利国,又把华人长期有刻板印象的“回教党”党名改为伊斯兰党,仿佛是新来的贵人,于是长驱直入,攻陷华人城池,大胜而回。



选民真好骗,不但可以用假话来骗,还可以用变装来骗,谁骗上手谁吃,什么投票救国,不过是那么一回事。

反应

 

言论

勿忘大马是我们祖国/黄瑞泰

1956年,作为时任教总主席的林连玉老师给《马来前锋报》的开斋节特辑写其著名的〈心理的建设〉一文,文中的为尚未建国的马来亚(后来的马来西亚)提出了两个建议,分别是共存共荣的观念以及以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的观念,这在当时可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想法,至今仍然适用。

林连玉老师所提出的这两个理念是我国华人在这个土地生活的基本信念,尤其是第三、第四代华人的出现,本地华人早已将马来西亚视为第一家乡,把马来西亚视为自己的祖国,这在过去是无人可以质疑的。

共存共荣正是多元文化的象征,华社普遍推崇多元文化理念,唯有透过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接受多元的文化传承,才能延续我国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这正好也是独立至今华社极力维护的基本信念。

过去巫统主导的政治环境中塑造了马来人社会团结一致的印象,华社则以一种抵抗国家意识形态的打压而团结一致的合作,如此一来华巫两个群体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华人社会与巫裔两个社群从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牢不可破的存在。

只是这种以族群文化身分划分表面看起来稳固的共同体,在近年来国际局势的丕变,包括中国经济崛起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及以巴冲突在我国回教徒社群带来的冲击下,却显得脆弱不堪,华人社会对于中国崛起有不同想象与期待,巫裔社群内部对于马来人身分也有不同的讨论,改变了国内的政治版图与加剧族群间的误解。

坠入身分冲突情境

对我国华社来说,中国崛起给了很多人不同的想象与期待,甚至渴望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能够带领我国华社逃脱长久以来的的意识形态困境,只是这样的期待对自己的身分及国家认同产生不同的矛盾,使得很多人坠入另一个身分冲突的情境。

或许林连玉老师〈心理的建设〉一文所提出的概念可以作为今天华社困境的提醒。我们的第一家乡是马来西亚,当我们享受这片土地所有的好时,也该思考如何解决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挑战,而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只能够往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身上找寻,而不是透过外来的力量能够解决的。

中国的崛起或许能够带给我们更大的市场与更好的经济契机,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政治、社会,甚至是文化发展在这个改变中就会变好,长久的问题就能够被解决,尤其是国内所面对的政治、族群关系的问题更不可能会因为中国因素而得到缓解。

大家还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这片土地本来就汇集了不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的人群。唯有通过彼此互动、磨合才能够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和平共处。

作为移民的后代,华社应该要理解这里才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崛起或许可以锦上添花,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马来西亚才是我们的祖国。

林连玉老师在六十八年前的呼吁,是一个超越时代和社会的见解。在整个族群与文化日益撕裂的今天,我们仍需要时刻叮咛自己勿忘共存共荣和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这两个号召,让马来西亚可以度过矛盾与分裂,走向更好地未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