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生命和生计的问号/南洋社论

在冠病单日确诊病例节节攀升下,香港将从下个月起加强防疫,推行全民依法进行3次核酸检测,以防疫情持续恶化,同时揪出隐形患者。

香港虽说一直是根据中国中央的防疫“清零”政策,但力度略显“不愠不火”,如今来个强制检测,引发市民反弹看来将在所难免。

时至今日,尽管疫苗不是阻断冠病传播链的万灵丹,但其能减低患者的重症和死亡率,却是医学界的一般共识;而这方面,由于年长者对疫苗接种反应相对冷淡,香港要在短时间内扑灭冠病延烧的熊熊烈火,存在一定难度。

要达到冠病防疫“清零”的目的,除了须强化检测措施,更要长期坚守不对外大开放的政策,这一点,对国家与相关地区的经济和商业活动造成的伤害,已是不言而喻。

香港和新加坡一样是世上赫赫有名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今天,新加坡对冠病疫情所采纳的态度,则是“与病毒共存”,两者未来在公共卫生和经济发展上孰优孰劣,或许不久就可见分晓。

对于香港进一步收紧防疫措施,中国防疫专家锺南山强调,中国中央和港府之所以坚持防疫清零政策,是因为“不会容忍自然感染导致大量的长者病逝”;言下之意再明确不过,即中国在疫情之下,始终以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为首要考量。

然而,愿意“与病毒共存”的国家并不这么想。丹麦已决定今年夏季之前停止“整个疫苗接种计划”,英国也宣布本月24日起解除所有防疫限制。

相对而言,在接下来的极短时间内,肯定会有越来越多国家对防疫措施实行大松绑,她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过去两年停滞不前的经济发展,寻找和争取最大利益。

很明显,愿意“与病毒共存”的国家都趋向相信,在多数人已接种疫苗及庞大的确诊数量下,“群体免疫”即将形成;换言之,这些国家也相信,2019冠状病毒病很快将从大流行病,进入地方性流行病。

“清零”和“与病毒共存”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纪大博弈。很可悲的是,生命和生计哪一个更可贵,竟然出现了答案模糊的问号。

 

ADVERTISEMENT

 
 

 

反应

 

文教

联国:受疫情影响 2022年辍学生增至14万

(八打灵再也28日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的边缘化或弱势群体小学生因受冠病疫情影响,辍学人数从2021年的12万1231人增加至2022年的14万520人,增幅达20%。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教育研究学院课程研究与教育政策教授哈兹里表示,冠病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使许多家庭陷入经济困境,为了生计而被迫搁置孩子的学业,导致他们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辍学的其他原因还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关系紧张以及缺乏教育支持等。”

据英文媒体《星报》报道,疫情期间,许多贫困家庭的特殊学生因缺乏线上学习设备,最终也无法继续学业。

哈兹里认为,要防止学生中途辍学,必须深入分析辍学率上升的原因。他指出,尽管政府制定了多项减少辍学的政策,但由于资金不足或监管不力,这些政策未能有效实施。

UCSI大学社会科学与文科教育系主任助理教授扎伊达指出,大部分无法上学的儿童来自边缘化和弱势群体,包括原住民、郊区儿童、难民和无证件儿童。她认为,家长缺乏基本教育认知,导致子女失去入学机会。

她强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为相关群体提供经济援助、改善郊区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意识,并实施包容性教育政策,从而为儿童创造更有利、更可持续的学习环境。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