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甲州选 国阵巫统强势回归/南洋社论

马六甲州选举尘埃落定,国阵重夺古城政权。看守首长拿督斯里苏莱曼漏夜赶赴州元首府宣誓就任第13任首席部长,显示甲州政治大荧幕背后,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吊诡情节。

不管怎样,国阵不光重返甲州政坛的权力中心,且是以21席次,即超过三分二议席的绝对优势掌控州立法议会;换言之,国阵如今已拥有可以修改州宪法的绝对权力。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使人绝对腐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国阵此番重夺甲州政权,应当倍加珍惜,事事以民为本,时时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警惕。

国阵在不“疫”样的选举下赢得州选,折射出甲州的民心思变,可这会不会就是来届大选的风向标,此刻或许尚言之过早。

蓝眼惨败敲响警钟

希盟人民公正党和国盟伊斯兰党这两个大党全军覆没,凸显国阵巫统的强势回归。不过,甲州原本就不是伊党的政治地盘,故此州选并不能反映该党的真正实力;反倒是公正党输得灰头土脸,对希盟未来的操作,无疑是一个大警钟。

随着甲州大胜,一般相信第15届全国大选很快就会降临,而不少评论皆认为,巫伊两党的“全民共识”(Muafakat Nasional)极可能“起死回生”。

政治本来就是“可能的艺术”,况且巫伊两党的大领袖都没在这方面把话说绝,也就是说,全民共识的大门依然敞开。

巫裔选票回流巫统

只不过,巫统基层能否容许伊党对全民共识“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眼下还未可知;而对目前身为国盟一员的伊党来说,若决定离开国盟跟巫统重修旧好,则无论如何自圆其说,都难免加深国人对其朝三暮四的不良观感。

其实,整个甲州选,唯一能够确定的,只是民心,特别是巫裔选民开始回流国阵巫统,5·09大选的许多不利因素,包括一个大马发展有限公司(1MDB)事件的冲击力,已大大减弱。

可以预见,只要希盟不因甲州选举闹分裂,这个最有条件跟国阵分庭抗礼的反对党,必须在选战攻略上改弦易辙,否则重夺布城之梦,只能是水月镜花。

反应

 

言论

携手提升数字竞争力/南洋社论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最新发布的2024年世界数字竞争力(WDCR)排名令人深感忧虑。

马来西亚在这一全球数字经济的关键指标上,连续四年下跌,今年更是从去年的第33位滑落至第36位。

这一表现不仅暴露了我国数字发展的短板,也反映出我们在推动创新与技术进步上的步伐未能跟上全球趋势。

从数据来看,马来西亚在亚太地区14个国家中位列第九,落后于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等区域领军者,仅优于泰国、印尼和菲律宾。

尽管我国在科学领域毕业生数量和女性研究人员参与率方面表现优异,且在网络用户普及率和高科技出口占比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这些亮点未能掩盖整体表现上的不足。

排名大幅下滑8名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科技领域,大马的排名大幅下滑8个名次至全球第35位。这反映出科技产业未能有效吸纳人才,同时基础设施与技术应用的提升未能满足数字经济的需求。

尽管我们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但由于科技就业机会不足,许多科技毕业生未能在国内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甚至被迫到海外寻找发展机会。这种人才流失问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新加坡连续多年保持领先地位,今年更以满分占据榜首。这一成就并非偶然,而是长期投资与政策优化的结果。

新加坡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以及支持创新创业方面的举措值得我们深思。新加坡还注重吸引高端科技人才,积极营造适合国际企业发展的数字生态系统。这些策略使得新加坡在科技应用与创新方面始终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面对排名连续下跌的现状,政府需要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政府应与私营企业合作,创造更多科技就业机会,让科技毕业生能够在本地发展。同时,增加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资金与技术援助,以扩大市场需求并吸纳更多高技能人才。

(二)优化知识产权与创业政策,减少行政壁垒,简化申请流程,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鼓励更多初创企业和本地发明家进行创新。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初创企业研发,帮助他们渡过早期发展阶段的困难。

(三)加大科研与基础设施投资,提升科研经费比例,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促进研究成果的商业化。

吸引与留住科技人才

(四)吸引与留住科技人才,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如减税优惠、科研奖励和更灵活的工作环境,以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并鼓励本地人才留在国内。

(五)制定长期数字化战略,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制定一份涵盖教育、科技、创业和政策支持的综合数码化战略。战略应明确目标和时间表,并确保跨部门的协调合作,以提升我国的数字竞争力。

我们认为,排名下滑虽然令人担忧,但也为我们敲响警钟。数字竞争力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影响国家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

我们期待,政府能以长远眼光推动改革,携手各界力量,共同提升我国的数字竞争力,让大马在这场全球数字化竞争中重回前列。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