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留台生的去向/利亮时

近日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洪慧珠表示,台湾在新南向政策的推动下,拥有良好的成果,其中包括双边贸易额增加了24%。

另一方面是我国赴台湾留学的大学生、硕博士和海青班的学生,在去年(2017)达到1万7079人,这是历史的新高点。



对我国和台湾而言,需要把握什么呢?从我国的角度来看,政府面对越来越多的留台生,半个世纪以来,留台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新政府应该检讨全面承认具一定学生水平的台湾大学文凭,这包括了以前的留台生。

另一方面,除了政府承认外,公共服务局也必须同时承认。这样我们方能让留台生回国服务。

就台湾而言,廉价的学费和高水平的教育训练,让留台生具备超高的竞争力。台湾当局应该想方设法留住这些优秀的人才,以免让楚才晋用。台湾的移民署必须采取主动出击去留住人才,若移民署认为无所适从,可以参考新加坡移民厅的做法。目前台湾面对的是人才外流和人口减少的问题,积极把留台生留在台湾,为台湾各领域服务,这样有助于台湾的发展,并减缓人口负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方面,台湾政府必须集思广益,尽快落实各项留住人才的政策,并须由一个专责的单位来全面统筹和负责。



应让留台生回国服务

马来西亚学子留台已经拥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学长、学姐们的卓越成就,已经为留台生奠下良好的声誉。如今新生代的留台生,必须在台湾留学期间,强化本身的竞争力,让自己能够立足在环球世界当中。作为留台生,不管是回国、留在台湾,或者到其他国家去就业或继续升学,本身都必须拥有一定的能力,让本身可以立足于世界,这样未来才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应满足现状,反而应该拥有进取和强盛的斗志,让自己在留学台湾之后,拥有许多的能力来面对未来。

留台生是国家的资产,政府应该积极给予机会,让他们回国服务。台湾方面,则是在提供马来西亚学子留台念书之后,应该采取留才、揽才的政策,以充实本身的人力资源。当各方都需要留台生之际,留台生成为“奇货可居”,但是他们必须不断提高本身能力,以让自己能够成为世界级的人才。笔者愿以各位留台同学共勉之。

(作者为台湾高雄师大东南亚暨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反应

 

言论

民主行动党须革新/利亮时教授

民主行动党在2008年开始,就已不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在野党,其从州资源到中央资源的累积,让该党逐步壮大。

该党的基本盘主要来自华社,而在林冠英担任财政部长期间,面对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其行事作风其实跟昔日马华的部长没有太大的差异。

作为华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不是要华人部长去冲撞体制,而是要适当的维持我们基本的权益。华社对林冠英担任财政部长期间的作为,确实有些怨言的。

笔者认为,行动党中委选举有必要调整。林氏领导已历经两代,党绝对不亏欠林家,尤其林家第二代两人都曾出任中央和州的政府要职。

作为一个民主的社会,民主行动党有革新的必要,并朝向多元政党路线发展,这方能在族群议题上与伊斯兰党较量,致力实践“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理念。

须摆脱华基政党形象

行动党如果成功摆脱华基政党的形象,渐进式推动“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慢慢让更多马来人接受,这样不但能够壮大行动党,也会推动国家向上发展。

这次的党选,党主席和秘书长,应该由不同种族的党领导人来担任,让党的华人色彩淡化。

如果要实践“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理念,华人政党和社会,不要在意本身族群占有多少位部长,而是让贤者能够为民服务,把国家带往一个美好的未来。

民主行动党走到今天,其路线有必要调整,而林冠英亦有心理准备退居幕后,或者再担任一届国会议员后就引退。

权力和政治资源,确实会让人有点舍不得,然而作为有智慧的政治人物必须知所进退,为自己留下身后的好名声。林吉祥和林冠英都在民主行动党发展的某个阶段,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他们父子在党已经青史留名,没有眷恋的必要。

勿沦为马华2.0

这次党选不管谁当选,该党党如果要继续在希盟的执政道路上作出贡献,其不能只靠华人选票的支持,而必须获得更多印度人选票,并逐渐得到马来选民的认可与支持。

民主行动党如果没有革新的决心,其很有可能成为马华第二,最终可能也会被各族群的选民所唾弃,因此改革有其必要性和急迫性。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