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疫情对食品业的影响/庄赐怡博士

疫情期间百业凋敝,虽说食品业普遍上在这行动管控令期间被归类为基本经济服务领域,但是种种因素还是让食品业者喘不过气。

这从上游种植到下游加工厂,关关都是一个卡,环环相扣。整个产业供应链,从粮食供应、食品生产到分配都受到重大打击,无可幸免。

众所周知,食品工业需要多元素的原料配方来生产食品,但其中一些不是区域性的。毕竟,这食品供应链系统从加工厂到区域、州、国家和全球层面,在多个尺度上建立。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称,疫情对农业食品业领域的影响有两个主要关键,主要是劳动力短缺和物流运输。

虽说世界卫生组织(WHO)坚持病毒不会直接通过牲畜或农产品传播,因此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各个国家政府采取的行动管制,相对的封锁,对货物的运输,如陆路、水路和空运,以及劳动力的迁移,都作了重大限制。

供应链由于没有足够的人力,员工无法跨区跨县上班或密切接触甚至不幸检测呈阳,最终削弱了生产能力;导致食品生产不足,酝酿价格飙涨。

另外,却有另一厢种植畜牧原材料生产过剩,因为没能及时输送,加上没有足够的贮存条件,结果必须忍痛丢弃。

美国奶农合作社就发布了因供应链中断导致每天倾倒1400万升牛奶的数据。马来西亚也有报道可以看到许多农作物如蔬菜水果,就连榴梿也被遗置路边,农民辛勤耕种,收成时却必须看到心血付诸东流,让人看了心酸。

食品供应链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从供应商那里获得原材料,并确保食品从制造商流向消费者的连续性得以持续。由于疫情,世界食品贸易平均下降了18%至20%。这是由于实行了流动限制,影响到食品供应链的各个阶段,对粮食分配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缺乏收入或已经完全失业,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降低;相对的在食品购买及选择模式也有着显著差异。食品工业所需的衍生产业如印刷业和包装材料也是备受关注。在没有即时收到包装材料时,生产线也无法操作。

速食品新趋势

虽说如此,食品行业也出现了另一股新景象,新局面。主要原因是因为消费者购买食品的模式发生了变化。有些消费者变得恐慌,因此他们倾向于储存食品,由于担心供应链中断,社交距离,以及购买次数减少,冷藏食品需求量也跟着大大提高。

市场上大量的RTE(READY-to-eat),RTC (Ready-to-cook),Ready Meal顾名思义,就是各种食材和调味料都已经混合好、甚至烹饪过、只需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比如放在烤箱或微波炉“叮”一下的速食食品。

同时,消费者更喜欢非接触式送货服务,甚至有些国家已经有使用人工智能及无人机送餐交付的,这也是让食品工业里出现的新元素,新常态。

疫情期间,网上购买食品和饮料的消费模式大大提高,促使了新兴行业的诞生;但同时也相对引起了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保健产品大卖

这场疫情唤起了大家更注重健康,增强免疫力。市场上的各式各样保健产品也跟着大卖。

消费者也逐渐更倾向带有健康功能性的食品。相较疫情前,消费者消费保健食品的频率已经明显地有所增加。从“药到病除”到“药补”,从“食补”再到“营养均衡”和“精准营养”各个层面都起了变化。

身为马来西亚的食品业者,应与时并进,除了要确保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也在这行业里加入更多的创新,让这行业历久弥新繁荣富强。

反应

 

国际

日本流感疫情创历史新高 单周病例达31万

(东京9日讯)日本流感疫情在12月达到历史性高峰,引发广泛关注。据厚生劳动省统计,12月最后一周,全国流感患者总数达31.78万例,平均每个诊所接诊64.39名患者。这一数据创下自1999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九州成为疫情重灾区,大分县感染率最高,平均每诊所104.84例患者,其次是鹿儿岛县(96.4例)和佐贺县(94.36例)。其他43个都道府县也不容乐观,病例数均达到“警告值”,即每诊所30例以上。疫情迅速扩散导致部分地区流感药物短缺,医疗资源面临巨大压力。

学校停课、老年人受重创

为控制疫情,多地学校采取紧急停课措施,全国共有1838所学校和幼儿园暂停或全面停课,其中包括1200所小学、391所中学和135所高中。

此外,重症患者数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至12月,已有1万1800名患者因流感住院,其中多为60岁以上老人,他们因免疫力较弱更易发展为重症。

厚生劳动省呼吁民众佩戴口罩、勤洗手,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简单的防护措施对减缓疫情扩散尤为重要。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