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相信念大学无用,你就输了/黄子伦

我此前多次撰文反驳“读书无用论”的论调,有些始终少根筋的人(某些网红)很喜欢说念大学没有用,然后给出一堆“保持学习动力最重要”、“你要找到自己的热情”、“你不要被学历约束自己的未来”等心灵鸡汤的说辞。

的确,这些建议看似非常正面,但这不能成为“念大学没有用”的主因。让我来一一分析给各位“迷途羔羊”们。

首先,很多人喜欢说经验和技能比学历更重要,不过,“更重要”不代表“可以被取代”。想像一位即将要动手术的病人得知自己的主治医生有丰富经验,却没有大学学历,你看看这位病人要不要接受这个手术。这个比喻也许比较极端,但和我要强调的逻辑是一样:更重要不等于可以被取代。况且,你没有这学历,你要怎么积累相关经验和技能?

第二,大学毕业是最低标准。我不是说大学文凭的水平变得更差,而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和我们的父母时代相比,现在的大学生数量肯定是更多。每一位大学毕业生在应聘市场都是在和另一位大学生,甚至是硕士生博士生竞争,而这个情况恐怕只会更加严峻;所以,很多大学生工作了一段时间都会进修来维持竞争力。你没有大学文凭,纵使身手不凡,也不会获得面试机会,遑论大展拳脚。

第三,那些念大学的人也是超级拼命。在大学里,比你聪明却比你努力的怪物比比皆是;比你没有学习热情但学习成绩比你好,多得不在话下;没有人生目标却在最后一个学年完成蜕变也是大有人在。靠动力就可以逆袭大学生,这简直是太天真了。

那么,如果自己不知道要念什么,是不是可以不念大学?答案也是否定的。我们有一个重大假设,那就是“一个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会做得很好”,但我们都忽略了人的惰性和多变。

易学难精打退堂鼓

大家可以回想中学时期总是出现很多喜欢音乐的男生,声称音乐是自己的生命,一副历经沧桑的浪子模样;现在回看,多少人的吉他就在仓库里收集灰尘。这不是什么嘲笑,是要表达人对一样事物的喜爱很容易随着时间而改变。

从学习的过程来说,一开始学任何事情都是非常开心的,因为容易上手和获得成就感;当难度开始加强,打退堂鼓的人就会增加。所以,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念什么,至少想办法熬出一张大学文凭,确保自己不饿死,才有机会遇到自己生命中的“挚爱”,不是吗?

很多人觉得现在信息这么多,不念大学都没问题。让我来泼冷水吧!在你没有建立一个严谨的学习框架和系统之前,网上的海量信息只会淹没你。你就像是一个没有经验的登山客,身处茂密而且有许多岔路的树林中,异常高大的树木让你无法辨别太阳的方向,手机信号薄弱,断水断粮,随时有丧命的危险。有登山经验的朋友就会知道我在说什么。

总而言之,大学的文凭还是学习经历,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都是极为重要,不是什么上网或者自我感觉良好的热情可以替代得到。

我们可以赞叹有些人学历低却可以成就一番事业,那是他们突破学历的束缚,是特例。

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们不要再用比尔盖茨来论证大学无用论了,人家是哈佛大学的辍学生,不是什么XX国中的辍学生。

反应

 

名家专栏

金融网红成年轻人新偶像/麦传球

成为网红或意见领袖(KOL)的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显著变化。

最初,个人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建立影响力,围绕一般话题吸引广泛受众。这些早期的网红往往专注于生活方式、娱乐和个人品牌,通过与粉丝的真实互动与内容分享建立连接。

近年来,网络红人的领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网红开始专注于特定的行业。健康、金融和科技等领域的意见领袖逐渐崛起,他们提供的观点和洞察力,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性内容,而是深入到高度专业化的领域。

例如,医学领域的网红,在教育公众健康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分享从心理健康到新治疗方法的见解;而投资领域的网红,则成为引导观众了解股市趋势、投资策略和个人理财建议的关键人物。

这一变化突显了专业化和专长在网红发展的重要性。如今的顶尖网红,不仅仅是有魅力的人物,他们是行业中的可信声音,提供深入的知识和见解,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无论是引导股票投资、分享最新的健康趋势,还是在众多领域提供专业建议,网红已成为信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金融领域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交媒体已成为财务建议和教育的重要平台。

在马来西亚,越来越多的“金融网红”(即“Finfluencer”)涌现,他们通过分享投资策略、股票建议和财富增长方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

这些网红中,有些确实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内容,但也有一些缺乏专业资格,可能误导追随者参与高风险投资。对于追求财务独立的年轻人来说,了解这一现象的本质并做出明智的决定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金融网红的吸引力、潜在风险,并为年轻人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1.金融网红的吸引力

金融网红能够通过贴近生活的内容,和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吸引年轻观众。其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包括:

●易于获取:金融网红通过Instagram短视频、TikTok和YouTube教程,将复杂的金融概念分解为简单易懂的形式。

●激励性内容:许多网红展示成功案例、奢侈品和全球旅行的生活方式,吸引那些渴望财务自由的年轻人。

●同伴影响力: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效应,朋友或熟人追随某位网红时,会鼓励他人效仿。

●信任感: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网红经常以“白手起家”的形象出现,使他们的建议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2.追随金融网红的风险

虽然金融网红的内容容易获取且令人向往,但年轻人必须保持警惕,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主要风险:

●未验证的资质:许多网红缺乏正式的金融资格或经验,其建议可能具有误导性。

●高风险策略:一些网红推广高投机性投资,如加密货币或杠杆交易,却没有完全披露相关风险。

●利益冲突:网红可能因推广金融产品而获得佣金,导致建议存在潜在偏见。

●“错失恐惧症”(FOMO):网红常通过心理暗示制造紧迫感,诱导追随者做出冲动的财务决策。

●缺乏监管:在马来西亚,尽管证监会监管某些投资平台,但许多网红仍在不受监管的环境下运作,增加了受骗风险。

3.提高年轻人财务素养

为了有效应对财务建议的挑战,年轻人必须优先提高财务素养:

●利用免费资源:例如证监会的“InvestSmart”平台,提供可靠的财务教育工具。

●参加讲座和研讨会:例如AKPK(信贷咨询与管理机构)经常举办面向年轻人的财务教育讲座。

●关注可信来源:优先选择获得认证的财务规划师(CFP)或持牌投资顾问发布的内容。

4.了解监管环境

在马来西亚,证监会在保护投资者免受不受监管的财务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关键措施包括:

●牌照要求:提供投资建议的人士,必须持有资本市场服务代表许可证(CMSRL)。

●投资者警报:证监会定期更新未持牌实体和个人名单,提醒公众避免与他们接触。

●社交媒体监控:当局已开始监控社交媒体上的金融网红,以识别潜在违规行为。

然而,监管仍面临挑战,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全球性特征,使得执法更加复杂。年轻人应在投资前,验证任何财务顾问或投资平台的合法性。

5.做出明智财务决策

为了避免陷入财务陷阱,年轻人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质疑信息来源:始终核实提供财务建议的网红的资质和背景。

●分析投资产品: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充分了解投资产品的风险、费用和回报。

●寻求专业指导:如果有疑问,咨询持牌财务顾问或机构以获得个性化建议。

●小额起步并分散风险:从可控的投资金额开始,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资产类别,如信托基金、产业投资信托(REIT)或定期存款。

●坚持纪律:避免因“错失恐惧症”或社交媒体趋势而冲动行事,保持长期财务规划。

金融网红无疑已经改变了年轻人获取和参与财务建议的方式。

虽然他们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灵感,但未验证的建议和不切实际的期望,也带来了巨大风险。

随着数字时代模糊了真实专业知识与营销手段之间的界限,年轻人必须更加谨慎地看待这些现象。

笔者非常高兴看到KOL在金融市场的崛起,并能够吸引并教育年轻人,因为金融素养对于年轻人未来的财务健康至关重要。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