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盼独中拨款制度化保障/南洋社论

近年来政府对华文独中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而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近日宣布拨款2116万令吉给全国63所独中,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政策举措。

这不仅是对华文独中奉献精神的认可,也是政府对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高度肯定。然而,这一善举也同时引发了有关拨款制度化的讨论,为推动华文教育持续发展提供新契机。

此次拨款2116万令吉,每所独中获得32万令吉拨款,而安华更因与日新中学的特殊情感,特别宣布该校额外获得100万令吉援助。这一历史性的宣布,标志着政府对华文独中承认的重要性。

作为国家领导人,安华的行动体现了“以身作则”的精神。他亲自移交拨款,不仅创下大马史上首位亲自主持独中拨款移交仪式的首相纪录,也彰显昌明政府包容与开明的执政理念。这样的举动无疑增强了华文教育群体的信心,同时也展现政府对多源流母语教育的决心。

增强政府与独中互信

回顾近年来的独中拨款记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在这一领域的努力。从2019年的1200万令吉,到2020年的1500万令吉,再到2023年的1575万令吉,如今直接跃升至2116万令吉。这一拨款增长的轨迹,体现政府逐渐增强的认可态度。

首相在移交拨款时表示,这笔资金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对独中调整课纲、尊重国文等努力的赞扬。这种互动关系反映出政府与华文独中之间的合作与互信正在不断加强。然而,这也引发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如何让这项善举更加长期和稳定?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在此次拨款仪式后表示,希望政府能将独中年度拨款朝向“更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的确,目前的拨款虽逐年增加,但仍属于“特别拨款”的范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拨款制度化,不仅能为独中提供更稳定的财政支持,也能进一步凸显政府在促进多源流教育上的公平与透明。

制度化拨款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

(一)设立独立基金:由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共同组成一个独立基金,用于支持全国独中发展。这样的基金可以确保资金来源稳定,同时也能增强拨款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

(二)明确拨款标准:根据独中学生人数、办学规模、教学成果等因素制定明确的拨款分配标准,确保资金的公平分配。

(三)引入监督机制:建立由政府、华教团体和独中代表共同参与的监督委员会,对拨款使用情况审查和评估。

通过这些措施,拨款制度化不仅能提高政策执行的持续性,也能避免因政治变动而导致的拨款不稳定情况。

再次确认华教的重要

独中作为华文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传承中华文化,也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双语甚至三语能力的优秀人才。

在全球化时代,这些人才在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马来西亚的国际竞争力增添筹码。

我们认为,首相安华拨款2116万令吉给全国63所独中,是再次确认华文教育的重要性,也是迈向多元包容社会的重要一步。

然而,只有通过制度化拨款和政策保障,才能真正显示政府没有边缘化华文教育的诚意,也才能为华文独中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反应

 

文教

教长:讨论独中拨款 勿陷“零和游戏”思维陷阱

(吉隆坡12日讯)教育部长法丽娜提醒民众,在讨论独中拨款问题时,应避免陷入“零和游戏”的思维陷阱,并强调独中正努力融入马来西亚社会。  

她指出,开明的领导者应促进团结与和解,而非加剧多元社会中群体间的对立。  

“作为诚实的回教徒,我们必须承认,采取敌对态度或滥用权力压迫少数群体的做法,违背回教提倡公正对待所有人的核心价值观。”  

坚持公平对待各群体

法丽娜强调,昌明政府致力于采取新方法,确保华裔群体不感到被边缘化,更不会被视为“二等公民”。

法丽娜是在昨日陪同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访问日新独中并宣布全国63所独中在今年将获得总额2116万的拨款后,在脸书发文称,昌明政府坚持公平对待所有群体。  

“尽管民众关注财政部对独中的拨款,但我们不应忽略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政府为宗教学校及宗教与义务班拨款的1亿5000万令吉。这体现了政府平衡各方需求的努力。”  

法丽娜也分享了一些体现独中学生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例子,例如独中生参与《Bahasa Jiwa Bangsa》合唱团的精彩表现,以及他们为受2024年水灾影响的大马教育文凭考生录制加油视频。 

她引用首相安华的观点指出,我国的重点是提升教育质量,使之在国际水平上更具竞争力。  

“马来文作为官方语文地位不变,但我们的孩子也被鼓励学习英文作为国际语言,以及华文作为经济语文。这不仅不会削弱我们的文化和宗教,反而丰富了社会的多元性。”  

她承认,政府仍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但她相信,通过理性讨论和达成共识,可以为国家的未来建设找到最佳方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