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确保10新华小建起来/章龙炎

以前老马当政的时候,时常听到华教人士说华小是大马华人的“文化之根”,捍卫“文化之根”有屡败屡战的精神 。华人对华小的重视可见一斑。

上个星期,教育部部长马哈基尔在2018年度财政预算案前,宣布政府批准增建10所全新华小及搬迁6所华小,华社反应冷淡,华文网络世界充斥的讥诮嘲讽(犬儒主义),质疑者不少。



我想,能以中文在网络世界书写(即使是简单的留言)的人,即使不是从小学到中学都受中文教育,至少有小学华文的基础。因此,他们与华社一般的反应产生“共鸣”,对大马华人“文化之根”加固(10+6)的不屑,让人感到戚戚然。

之前“华小一所不能少”的悲情,在“华小突增10所”却表现得那么冷漠,看来华人还要继续悲情下去,继续成为“愤怒的族群”。

对华社而言,这赤裸裸的华小出来的“产品”,展示的不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智慧——情理法具备。搞悲情搞太久,最终结果是华社自困在悲惨世界。其实,华人社会可说已活在自我设限的悲惨世界。

10+6消息出来,最可笑但很不幸仍然有很多人相信的就是:这只不过是大选前的“糖果”。把此话当作是反对某个政党的,不懂得民主选举的真义。我们难道不是根据政党有什么好介绍来投票的吗?这种“好介绍”当然包括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华人近十年好像不吃人间烟火,对好像增建华小的物质承诺没兴趣。

有人说,建华小要制度化。还有人说了,为什么新华小没有以林连玉命名,还有人发起为林连玉平反。我对林连玉是尊重的,但是我不能尊重的是那些以林连玉之名,干着破坏华文教育特别是华文小学的人。林连玉的精神,并不会因为没有“林连玉华小”而消失;再说,当前的政治氛围,即使其中一所华小以林连玉命名,还是会有人找其他借口讥诮嘲讽。



还有一些人,坚定认为在他们有生之年,绝对不会看到全新的华小在这块土地建立起来,一听到与自己所预期的不符,却不敢承认自己错了,因此要找个出口,藉以消除预期与事实之间的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这是心理学所说的“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这些人认为10+6是骗人的。

他们可能怀疑华文的经济及文化价值(中国的强大),不认为友族对学习华文的兴趣大大增加了,政府需依据人口及需求增建华小,也不认为这不单单是针对华人而做出的政治动作。长远来看,这可是让华文教育继续巩固为我国多语文教育源流不可分割的一坏。

没有人可以那些疑者恒疑,但放在维护华人“文化之根”的角度来看,积极的做法不就是打铁趁热,监之督之,像呵护新生婴儿一样,确保10所新华小茁壮成长吗?可惜很多华人还自困在想象的悲惨世界,跳不出来。

反应

 

霹雳

黄家和:12月起可申请 上半年发半津华小拨款

(太平15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宣布,半津贴华小的2025年拨款,可在今年12月1日起开始申请,估计于明年上半年,就可把拨款汇进董事部的户口。

他说,相比在2018年前曾发生过,半津贴华小拨款隔年才拿到、或者改用赈灾用途,再次证明昌明大马教育部的不同。

也是太平区国会议员的他于昨晚出席太平华联幼儿园庆祝创校60周年纪念暨筹募建设基金联欢晚宴时说,教育部在过去两年,也非常注重学前的教育,2024年增加多达130所学前教育班、并于2025年估计增加另外的153所政府学前教育班,给予孩子们一个免费的高素质学前教育。

他表示,太平火箭团队在今年,为太平7所华小、1所华中、1所独中,共带来高达188万令吉的拨款,直接惠及学校,以协助提升校园设施。

他说,近2年来,教育部也相当关注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希望把教育部的课程纲要在幼儿班落实,这是有必要的,而一些没有向教育部注册的,也鼓励他们遵循课纲,以便让幼儿有更完整的学前教育。

太平华联幼儿园 筹获逾25万

太平华联幼儿园昨晚举办盛大联欢晚宴,热烈庆祝创校60周年纪念暨筹募建设基金,获得校友及热爱华教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使筹款在短短的1个月内,便成功筹获超过25万令吉的目标,成绩斐然,令人鼓舞。

董事长林立发致词时说,该园于2019年获得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批准设立托儿中心,接受2岁至4岁儿童到中心接受幼儿教育。

他表示,由于目前社的需要,托儿所的设立提供另一项服务给本区的年轻家长,园方也将提升各项硬体建设,增强师资与培训人才,惟这需要资金以推动各项计划,并希望广大群众继续给予支持。

出席晚宴者包括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该园前董事长张国樑、北霹雳中华总商会会长杜宝强、前园长马淑兰、该园副主席蔡定国、总务徐杏花、华联独中董事长拿督斯里林克坚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