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粗俗文化不可行/张网

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有讲仁义的,讲兵法的,谈玄说怪的,可没有一家是讲污言秽语的。我们活在大马土地的现代青年,却不知师之何方,中国文化精髓未学多少,就是爱把文化糟糠当时尚,让脏话占据了网上空间。

政治立场不同,对课题看法有差异,支持政党领袖不一,是否要恶言相向,狗话连篇?这种不讲理由,企图以语言暴力压制对方、人身攻击打击对手,并结集一般志同道合者发起火力猛攻死打的招式,流氓气十足,不值得鼓励。把假想敌人形象化、动物化,以取得喜剧效果、立体效应,从讽刺及调侃对方为乐,这种心态多少乖离正道。



现代人讲时速,讲道理也直接了断,不拖泥带水、矫揉造作,但双方语言交锋,道理应为要,不宜乱套帽子,恶言以对。

在恶言相向之下,结果双方不欢而散,看似人多者胜利,实际上是两败俱伤,因好斗而失去了意见交流、辩论思考的机会。

粗俗的语言表达方式,若成为个人的一种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既破坏了人际关系,也给自己树立了许多敌人。

攸关政治的问题,政党中人志在维护本身政党,思想充满偏见与成见,强词夺理有之,词穷则以谩骂方式掩饰其弱点,一般人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怄气?

人云亦云者多得是



读书不多是现代人的弊病,好高骛远,又爱走捷径,文化底蕴薄弱,人云亦云者多得是。政治事并不会猪狗鸡鸭乱骂一通就可以如愿以偿,欲速则不达,打击贪腐政权得有耐心及决心,一时失败就讲投废票说风凉话,是信心不足,方向捉不稳!

台湾名作家龙应台说得好:请用理由来说服我!本地网民及红豆兵、红卫兵,或党棍枪手之流,都应该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

反应

 

言论

当代年轻人的政治冷感/林楷骏

尽管UNDI 18已推行数年,当代年轻人对国家政治的认知仍显薄弱。无可否认,即使是21岁以上的年轻人,仍对政治一知半解,更何况刚从中学毕业的18岁学生?

根据笔者观察,当前的Z世代(1995 至 2010 年出生)对政治的理解可能仍停留在2020年喜来登政变期间,所以如今仍有不少年轻人误以为丹斯里慕尤丁是现任首相。这种对政治现状的陌生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

部分青年甚至不知道自己已拥有投票权,更遑论在全国大选期间履行公民义务,参与投票。这样的现象反映出,尽管选举年龄下调至18岁,许多青年却未真正参与到民主实践中。

笔者认为,年轻人的政治冷感主要由两大因素造成,父母限制以及大专法令的存在。

父母政治观念保守

(一)在马来西亚,许多父母对政治持保守态度,普遍给予孩子的建议是“能不碰则不碰,专心读书就好”。这种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国阵政府执政60年的政策,经常引用已废除的内安法令来逮捕国阵政府认为“不听话”的人。

内安法令在我国52年,超过1万名受害者在无审讯扣留的情况下被逮捕。因此,许多人对公开表达政治观点感到担忧。父母担心,孩子若过多参与政治或支持反对党,可能会面临来自当权者的打压,甚至影响自身安全与前途,间接导致年轻人的政治冷感。

大专法令成绊脚石

(二)恶名昭著的《大专法令》依然是大学生和青年在参与政治上的一大绊脚石。顾名思义“大专法令”,限制了大学生直接参与政党活动或在校内进任何形式的政治活动。

从2014至2016年间,就有24名大专生因发表对校方不满的言论,而遭到校方引用大专法令对付。马大新青年前主席黄彦铬因在2019年的毕业典礼期间举牌抗议马大前校长拿督阿都拉欣哈欣在马来人尊严大会上的种族主义言论,而被校方提控上庭,最终被判罚款5000令吉。

以上的种种现象导致校园内再次被白色恐怖气氛围绕,为了自保的大学生只能选择远离政治课题,以致政治冷感。因此,全面废除大专法令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年轻人政治冷感的蔓延,不仅是个人认知的问题,更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长远来看可能会对国家的治理和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试问年轻人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当国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你能置身事外吗?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