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与人情/许世平
早前一则“没本事包红包超过300令吉,别收请柬”的网上帖文,引起热议。
办婚宴的主家认为:“现在样样都贵,150令吉或180红包都过时,出席婚宴红包要300”。
最近再有网民抱怨,在酒店办婚宴,却收到20令吉红包,“亏很大”。
婚筵摆宴席请客,是仪式。主家请客,宾客以红包回礼是习俗。礼多礼少,其实不必介意。
可是疫情后,通胀问题来了,样样都涨价,请客的条件变了。你还是照样慷慨请客,但是请客的逻辑却没变,宾客还要掏腰包,给红包。
以前别人请客,为了不失礼数,还会回请,而且还要请吃得更豪华更奢侈。吃过人家的饭,收了人家的礼,自然将来还要如数奉还,甚至加倍,就看你会不会做人。
人情往来,请客送礼,以前的人还热衷吉祥数字,以钱多钱少来判断亲疏远近的潜规则。
可是,现在婚宴请客,最好不要想“有钱赚”的想法,因为物价飙涨,一顿喜酒开销已经远超出客人的人情支付。
生活的压力越来越沉重,即使满桌的珍馔美味,寒怆的客人也会食不知味。
摆脱人情桎梏
对请客的真实需要,主人家理应有所理解,要有反省和觉悟,要确保你的盛情先要让人感到舒服和愉快。
结婚原是两个人的事,或最多也只是两个家庭与亲友的人情互动维系的关系网。
要是大肆铺张,讲究排场,一餐喜宴的丰盛却是别人干瘪的困窘,那就是太不近人情了。
如此不轻易请客的寡情,可能还能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亲密,彼此感情更深刻,也更长久。
没有让人给多心痛,给少寒酸的难处,让人还能挺胸腆肚走出饭馆的盛情,摆脱不合理的人情桎梏,才是请客的绝好方式。
视频推荐:
“爆炸事故”的标本兼治/许世平

雪兰莪梳邦再也布特拉高原发生天然气管泄漏大爆炸事故,冲天火柱形成的“蘑菇云”在空中翻腾,蓝天骤变橙黄, 高温烈焰吞噬周边范围的住宅及商店建筑,被炸得满目疮痍的灾场让人触目惊心。
有消防专家认为,此特大灾难很可能是因“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BLEVE)引起的;有人却投诉说,可能是挖掘工程导致事故的发生。
警方随后证实肇祸前灾场附近有更换污水管的挖掘作业,还说施工符合批准指南。惟,迄今爆炸原因仍未明,还需进行更多后续的调查工作。因为只有找出问题根源,鉴定管理流程及运行出现的缺陷和失误,才能加强监管,为将来做好安全防范,杜绝隐患,避免灾难事故的重演。
在此次的灾难事故,消拯队员高效应急,有序调度,帮助灾民及时转移避险,可却还只是事后应对的措施。
国家石油公司及时关闭天然气管阀门,遏阻火势蔓延及灾情扩大,的确表现了对应对事故的救拯能力,但也还是事后补救。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随即赶抵灾场巡访视察,宣布拨款救援,承诺与各部门配合协助灾黎重建家园,帮助抚平受灾民众的焦虑情绪,但要能让灾后重建及加速复元工作,才是实实在在要做的事。
事前防范治理良策
当然,特大灾难当前,让人激赏的是场内外各族民众互拥温暖,共同守护,表现互助互爱的精神,汽车企业借车,非政府组织给灾民提供心理救援,在没有政治纷扰下展现的团结与和谐。
要引以为戒的是,就是环境的增量风险持续,几事都要有完善的应急预案,要有更严格的事前防范。
事前防范才有标本兼治的效果,例如严格检验潜在高危的隐患,设置缓冲地带,预早截断孕灾环境及致灾因素,才是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理策略。
要避免灾难事故的频发,所有涉及机构部门及个体,都必须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动态跟踪实时预警。
说到底,事前防范或预警才是釜底抽薪,只有将问题解决于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才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