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美国强行切割中国/谢诗坚博士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于9月14日通过备受注目的《台湾政策法案》。它被视为是1979年美国的《台湾关系法》实施以来,最全面重整美国对台政策的法案,将在多个领域提升美台关系。

美方认为,在促进台湾安全之余,它也确定地区稳定,借以阻止中国可能“侵略”台湾。

根据理解,在长达150页的内容中,美国所要达成的目的是:(1)台湾政府被视为台湾人民的合法政府,并停止使用“台湾当局”(Taiwan Authorities)的说法。同时美国政府不应限制美台官员的直接交往,允许台湾的代表展示所谓的“国旗”、“国徽”。美国也进一步建议把“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

法案重申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组织,也拟邀请台湾以非借款成员的身分加入美洲的开发银行。

(2)美台的国防部长每年对美国防卫台湾的战略做秘密的审查,并允许美台之间建立有关机制,并对台湾面临的威胁进行评估。

在原计划下,在未来为台湾提供4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另可在5年内追加20亿美元的援助金额,使总数达至65亿美元,约占2021年台湾年度防卫支出的一半。

(3)此法案将台湾列为“主要非北约盟友”。所谓非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盟友的地位是美国与外国伙伴之间密切关系的有力象征。

尽管这样的地位不涉及对指定国家的任何安全承诺,但获得该地位的国家将拥有存放美国战争储备物资的权利,优先获得美国超额国防用品的转让,参与国防设备合作研发等一系列的特权。目前已有18个主权国家被列为“主要非北约盟友”,包括日本及韩国等。

(4)如果中国采取海上封锁、网络攻击或夺取外岛等方式升级对台湾的敌对行动,美国将实施高级别的制裁,包括对中国数家大银行金融制裁。

美单方面改变中美关系

虽然有关法案尚未提交美国参众两院全面讨论和通过,只是在小范围内的委员会予以通过(17对5票),但综观自特朗普上台后(2017年)的中美关系的逆转,不难发现美国正准备自食其言,单方面地改变中美关系(一向以来,美国一直指责中国企图单方面修改中台关系;但现在则是美国企图单方面更改中美/中台关系)。

当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否决“中华民国”的代表权后,整个世界已转动起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逊的访华,中美关系的改变就有了实质上的开头。可是延至1979年中美才告建交、互换大使,显现了美国已认同一个中国的政策,但还是含糊不清的。

即便到了1992年,中台间有了“九二共识”,但在2016年上台的蔡英文(民进党)则选择遗忘。她不但强调台湾是台湾,而且也坚持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没有所谓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识”。

在无从调解时,在2017年又碰上一个极右派的特朗普总统大放厥词,无形中破坏了中美多年建立起来的“友好”(或至少是“两线无战事”)的关系。

继之在2021年上台的拜登总统表面看起来是比特朗普“温和”,实则在他上台后出台的每项政策都是针对中国的,既不愿意取消于2018年由特朗普实施的贸易制裁,也处处给中美关系置放更多的障碍。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今年8月的访台及随后的大言不惭,极尽其讽刺之能事,也就出笼了今天所谓的“台湾政策法案”。这无异于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不论是否称为“中华民国”或“台湾共和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强行把台湾拉出来,不再与中国有任何联系。

更甚的是,将中国应对台湾的措施形容为“侵略”。如果中国对自身的领土采取约束的行动也叫“侵略”,则美国是世界上侵略其他国家的榜首。

今天美国所为是不惜一切地打击中国,让它永远拿不回台湾。这种打脸中国人和在中国人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的行径,美国若称第二,也就没有人敢称第一了。

两面政策叫人匪夷所思

既然美国半个世纪前推动中美友好;又在半个世纪后分裂中国,行使两面政策,真是叫人匪夷所思。

人们也许会问:美国究竟要的是什么?将整个世界拿下?将中国从地图上抹去?再造美国是唯一的霸主?可是世界那么大,美国能独吞得下吗?

多年以来,中国不止一次地提醒美国“八国联军”(1900年攻打天津和北京)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义和团也早已不复存在。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

如果说美国要的是一个分裂与分割的世界,而且陆权、海权和空权全归美国麾下,那么联合国的组织的存在也是多余的。

 

 
 

 

反应

 

言论

一对难兄难弟/谢诗坚博士

今天,两个曾经雄霸一方的华基政党——马华公会和民政党,已经迷失在政治十字路口。

民政党自从2008年输掉槟州政权后,再于2013年及2018年的大选中一无所获,成了没有国会议员的政党。

在当时变化多端的政局中,民政党做出了它的选择,那就是脱离国阵,然而,它敲错了门投错胎,一头栽进国盟怀抱。

这一决定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因为民政没有本钱向国盟讨价还价,也不能借慕尤丁的匡助,起死回生。

民政党算是自取其辱,不但土团党保不了它,当前国盟实际的主导者——伊斯兰党也无心拉它一把,干脆把它当成一个不起眼的政党。

民政两头不到岸

这样一来,民政党已迷失了方向。离开国盟是死路一条,自力更生,更是找不到再生的机会。民政的失策变成两头不到岸。

再者,行动党更不会放民政一马,让它有机会再探出头来。

另一方面,最可怜的是曾经是一大党的马华,风光了几十年,到头来变得几乎一无所有。

就马华来说,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华基政党,在1949年成立后,曾是华社的代表,但经过一连串的考验,不但后劲不继,而且一届不如一届,从拥有至少31名国会议员的政党,到如今只剩下2名国会议员,没有入阁。

今天,我们同样看到马华宁可生存在国阵之间,但明知行动党不会让步,马华又期望什么奇迹出现呢?

如果大选来临,马华依然故我,仍然是分到一到两席,那这个政党的存在就比较有问题了。

我们感到纳闷的是,马华认为除非巫统离开国阵,否则马华不会离开国阵。在巫统拥有6名部长,魏家祥又如何促成巫统与马华共进退?

现在看来,马华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被困死在国阵中。当别人在飞黄腾达时,它却在一旁哭泣。其二是不妨选用七十年代林建寿的招数,敢敢豁出去,来一个鱼死网破,或与民政连成一气,做最后的斗争,看看能否翻身?否则马华和民政拿什么来翻身?

虽然马华和民政是两个不同的政党,但它们的命运已被绑在一起,成了难兄难弟。如今要改变命运,也就只能靠自己。政治的残酷就是这样。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