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搞坏自己后花园?/霍咏强
踏入2023年,厄瓜多尔宣布和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令对华出口产品获得优惠准入,并且加强和中国在拉美地区就电力、矿藏、交通等众多领域上合作,却是拉美国家踏入2023年仅有的好消息。
现实里,拉丁美洲正经历一场又一场的政治动荡,或许就只有不搞政治,专注经济,才能摆脱宿命。
1月8日,因应巴西圣保罗州暴雨成灾,再度成为巴西总统的卢拉前往视察时,约5000名前总统博索纳罗支持者质疑并抗议去年10月的总统大选结果,在首都巴西利亚制造大骚乱。示威者冲击国会大楼、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总统府不知何故大开中门,被占领几小时后,卢拉下令国民警卫队进驻巴西利亚驱散滋事者,重夺三幢大楼的控制权、恢复秩序,并且拘捕了约1500人。
博索纳罗竞选落败后勉为其难地接受结果,但其支持者一直在缺乏证据下、质疑总统大选结果的公正性,煽动抗争和开展破坏行动,甚至提及军事政变。对这些危险说法,博索纳罗不但未公开否定,甚至视此为言论自由。这次冲击国会,即使有外媒发现其侄子身处骚乱现场,但博索纳罗否认与骚乱有关联。
事件和两年前特朗普支持者冲击国会山几乎同出一辙。令人不难想到这就是过去20年在世界各地出现的各种“革命”的一贯手法。由前苏联瓦解后分裂出去的国家,到颠覆北非、中东,造成以千万计的难民潮的“阿拉伯之春”,然后打着和平抗争招牌,在台湾、香港制造抗争暴乱,里面隐约可见美国人的黑手,只是野火烧到身上并没有让美国汲取教训,同类剧情继续在自家的后花园上演。
南美洲一片混乱
这并不是单一事件,单单在过去一个月,整个南美洲陷在一片混乱当中,有政变、有弹劾、有骚乱、领袖被捕,同时还有政治威吓。
去年12月7日,秘鲁国会以“违宪解散国会、篡夺公权力”为由将时任总统卡斯蒂略弹劾下台,警方随后将其拘留。时任副总统博卢阿特当天宣誓接任总统职务。卡斯蒂略的支持者随后在全国多地抗议示威,要求释放卡斯蒂略及博卢阿特辞职,并尽快举行总统和国会选举等。
该国多地区连日来爆发抗议活动,并已造成40人死亡和518人受伤。随后,秘鲁总检察长决定对总统博卢阿特、总理奥塔罗拉、国防部长以及内政部长等人展开初步调查,指控他们犯有种族灭绝、谋杀和严重伤害罪。
看到这段、可能以为错放了旧闻?不是不久前已发生过的吗?没错,这是不久前秘鲁政坛震荡的延续,只是风水轮流转。
南美洲,尤其是巴西在左翼工党卷土重来后,对拉美、以至于金砖国家组织,有着极深刻的意义,尤其在印尼、沙地、阿根廷、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申请加入后,很有可能组成另一个庞大,达30兆美元GDP的组织,并且还独立于美国的操控之外。所以,南美国家忽然的共同震荡,难免令人感到疑团重重。
从现实效果来看,民主制度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最可怕的毒药,就在追捧自由民主的理想当中,以最不理智的自我损害,来削弱国家的发展动力。
台奉送芯片主权
正如被西方视为民主光辉的台湾,不但用尽一切政治手段来把自己推向战争边缘,还双手奉送上自己最有能力、最关键的芯片业务。
正如蔡英文政府恐怕不曾想过,承诺买美国牛肉,还会惹上麻烦?巴拉圭是台湾目前仅余不多仍然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
但最近在巴拉圭大选中占上风的中间派在野“激进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艾里格里就表示,如在今年4月底举行的总统大选胜出,将与台湾断交,改与中国开展关系。当中关键就是牛肉!
艾里格里认为,外销农牧产品是巴拉圭重要经济支柱,但正遭受重大损失,他之所以抱持断交立场,“是因为巴拉圭未从与台湾的关系中得到足够回馈”。
当然,同属一党的国会议长罗培兹正好出团到台湾,这种言论的目的也不言而喻。
美国大革命完了,全球大混乱持续?/霍咏强
3月31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时,被问及马斯克的130天任期即将结束的问题。尽管盛赞其工作,但明言他即将离开、回归经营自己的公司,政府效率部的改革工作,也将分散回到各联邦政府部门。马斯克则在电视上为旗下公司受到各方攻击而一脸颓然,表示将于5月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的职务,但有信心能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联邦赤字的目标。
原来效率部预定工作时间就只有18个月,但是在“马”失前蹄的形势下,特朗普号称“对付DeepState”的一场美国大革命是否已经结束?几天前,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就用了“光绪百日维新不敌慈禧太后”,来形容特朗普试图推动的改革有多困难,然而,这也不过是美国另一场权力斗争。
特朗普的国内改革可能无疾而终,为世界掀起的各种风浪,仍然持续。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今天是美国的解放日”亮出了他的“对等关税”,涉及包括其盟友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柬埔寨的税率最高达49%,马来西亚24%,就算近期有战略关系的欧盟、菲律宾和以色列都没有逃过厄运。中国的税率为34%,而且对等关税是附加的,所以中国向美国出口电子商品,会在原有的10%,2月份的额外10%之上,变成54%。
全球贸易金融乱了套
为求避免国会插手阻挠,特朗普随后发声明宣布国家进入国家经济紧急状态,于是全世界的贸易、金融、经济都乱了套。市场担忧全面征收关税计划将引发全球贸易战并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美股连续两日遭遇了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道指共跌去3900点,跌幅逾9%;标普500指数跌10.5%,报5074点;纳指跌幅最大达11.4%,美国股票市值蒸发逾6万亿美元。
这个奇妙的所谓“对等关税”数值又是怎样来的?特朗普一再强调,每个国家的关税都是“反向对等的”,是针对他们对美国商品设置的贸易壁垒,贸易办发布了一个看似复杂的计算公式,但其中两个“关键”的参数乘起来等于一。所以,本质上就是将美国对各国的贸易逆差,将其除以该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总额,作为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指标,最后取数值的一半作为税率。然而,就算美国对该国出现贸易顺差,仍要承受“最低基准关税”,所以新加坡、英国等都要付上10%。

所有学者都认为对等关税毫无经济合理性可言,特朗普执著于惩罚贸易逆差的做法实属经济盲,他试图通过关税实现美国的“平衡自主”,想法显然并不现实,因为总有一些商品因自然条件或经济可行性无法自产。在全球广泛加征关税,更是自绝于全球自由贸易之外。
美国这种全方位的关税战一定会遭到各国的反制,尽管怯于美国、反制措施不会是对等的,但依然会强烈冲击美国的出口,从而影响其经济增长。问题是,特朗普究竟是在准备做交易还是推动变革——是否真的准备好承受过渡期的痛苦,抑或只是作为榨取贸易伙伴让步的谈判筹码?
制造虚构对手容易多
这一场不合逻辑的关税,却可能有助于特朗普维持权力。当他从拜登手上接过最高权力时,美国正出现一种特殊状态:平民百姓苦不堪然,股票市场却形势一片大好。哪对特朗普而言有什么选择?改善人民生计?实务工作太遥远了,制造虚构对手就容易得多。想要维持已经虚高的股市?同样非常困难,但作为美国总统、在短时间内先弄低再舞高?似乎又非难事。
不能忘记特朗普常为自己的谈判能力自豪,3次竞选让他深谙选民的心理痛点,反覆强调“被外国占尽便宜”、“制造业衰退”的集体创伤,从汽车到所谓对等关税,目的是为了制造混乱,争取群众支持,再以美国绝对的金融和美元力量,为个人和家族谋取更大的利益,又或适时取消这些政策,也足以重振股市和美元汇价。或许特朗普在回答关税对金融市场影响时说,“我认为进展非常顺利”,并非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