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美国用贸易战遏制中国/谢诗坚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自今年7月拉开序幕以来,双方的对峙和反击已变本加厉。例如在6月16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对来自中国内地价值34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关税,这是第一部分的产品,共有818个产品;而第二部分产品包括新提出的284个中国产品,进口价值大约160亿美元。两者合起来共计500亿美元于7月6日起生效。

中国商务部形容美国违反了世贸规则,发动了迄今为止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



特朗普总统在文告中提出警告:“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措施,对美国输华产品加收新关税,提高非关税壁垒或对美国出口商或在中国经营的美国公司采取惩罚行动,美国将谋求额外的关税。”

果然不出所料,中国并未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反而宣布对原产于美国而输华的产品共659项、约500亿美元,也将在7月6日起实施25%的关税。

在7月10日,美国政府进一步对华进行打击。这一回将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后来又改为25%。

虽然如此,中国没有妥协的意思,于8月3日又宣布将对美国输华约值600亿美元的产品(5207个项目)加征25%-5%不等的关税,生效日期有待宣布。



在贸易战升级和加温下,虽然尚未分出胜负,但特朗普在8月4日在推特上说关税正重创中国,美国正在胜出,而关税的效果超过了任何人的预期。在过去4个月里,中国股市暴跌了27%。

特朗普还这样说:“我并没有和中国打贸易战,许多年前,那些代表美国的愚蠢或无能之人已经输掉这场战争。现在我们的贸易逆差是5000亿美元,另外3000亿美元是因为知识产权被侵法和偷窃(对全世界)。”

在这方面,特朗普所指责的是中国造成美国因贸易逆差而负债8000亿美元,其中2017年美中的贸易额是美国产品输华共值1304亿美元,而中国产品输美国共值6360亿美元,因而美国出现了375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方却成为贸易顺差者,且连续8年都居于顺差地位。

对此,美国政府曾向中国提出必须在2020年时,减少贸易逆差数字2000亿美元。白宫网站这样说:“特朗普总统的贸易行动是对中国多年来不公平贸易行为所作出的回应。”

特朗普之所以有此偏激的民粹主义思想纯然是以美国优先作为考虑的,不再像以前的领导人站在主宰世界的立场企图改变中国。因为他身为亿万富翁,是比资本家还要保守的资本主义信仰者,自然不会买社会主义的账。

指中国牵制美国经济

综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敌视,是由下列因素累积而成的:

(一)特朗普不能忍受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居于有利的地位,成为贸易顺差的受惠者;而美国则长期面对贸易逆差的束缚,而无法强化对工业与制造业的地位来缓和失业率。因此,中国被认为是牵制美国经济的“始作俑者”。

(二)特朗普对中国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的八大第三次会议上发表了《中国制造2025》有不同的看法。李克强指出要在2025年时,中国有能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长辈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电力装备、农机信息整合系统、纳米高新材料或模块化建筑及生物化学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

总归一句就是向高科技领域迈进,以成为中国制造的品牌。

按照国务院的推算,到了2025年,中国将从“制造大国”晋升为“制造强国”。再过10年,也就是2035年,中国的制造也将赶超德国和日本的目标。

美国对中国的宏伟计划很不是味道,也就借这次的贸易战拉住中国的后腿,使之不能走得太快。万一有朝一日赶过美国,岂不是让中国做老大了?

(三)因此美国新政府的思维已不能放在“和平演变”这战略上(在1957年美国政府寄望通过内部使中国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毛泽东形容这是资本主义用“糖衣炮弹”来颠覆社会主义的中国)。

(四)此外,美国也指责中国侵犯美国的知识产权,因而启动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正式对中国在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及创新等领域方面是否有问题,结果对大型洗衣机及光优产品征收30%及50%的关税,也对中国铝制产品征收极高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在这方面,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的谈话已表露即使向中国下苦功也还是不能改变其体制的。他在今年3月22日说:“美国一直认为通过经济开放就会促成中国的民主化,但中美贸易一直并非公平互惠;再者,‘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产生竞争,美国不能让中国在这些领域上领先,因这涉及美国的国家与军事安全。”

一语道破了贸易战的起因和对中国的打压,是为了遏制中国成为美国在军事上的真正对手。因此,只要习近平能渡过特朗普的压力,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就不是梦了。

反应

 

德国之声

释出积极信号 中国明年有望摆脱经济委靡?

(北京13日讯)中国在例行经济决策会议中宣布,明年将推出“更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态度显得“异常紧迫”,被认为是为了应对特朗普2.0的关税冲击。但北京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在多大程度上能有效刺激经济、提振消费者与企业的信心?

中国共产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周四(12月12日)落幕,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亲自发表谈话,宣布明年将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稳住楼市股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这是中国货币政策自2010年底以来第一次出现重大调整,过往多是以“稳健”为基调;有分析也告诉DW,今年会议释出了“异常紧迫”的信号。

美国智库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中国经济研究员李其(Lizzi C. Lee)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支出令人联想到冠病疫情初期,而“适度宽松”则类似2009年应对金融风暴的手段。这意味著,北京“表达了其直面挑战的决心”。

中国经济明年将面临内、外两大挑战,包含内需持续疲软,由于房地产长期低迷,消费者仍重视节流胜于开源;而外部因素则是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中国势必得面臨更多贸易摩擦、关税阻碍。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学者王国臣说,中国强调明年将“更积极有为”应对经济阻力、扩大内需,主要就是为了应对特朗普上台的冲击。但他坦言,中国想透过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国债等做法,在明年提振经济、摆脱成长停滞,基本上“没有效用”。

“适度宽松”能有效刺激经济吗?

根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会议中强调,明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ㄧ,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同时,要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透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维持流动性充裕。

王国臣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应该理解为今年已经开始做的,就是人民银行(中国央行)印钞票去买国债”。他分析,这意味着中国明年可能会更大规模买国债,且不只买特别国债,还会买一般发行的国债。

今年9月底,中国央行已推出自冠病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波经济刺激措施,包含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替银行系统释放出约1兆元人民币;11月,中国财政部又推出10兆元人民币的债务融资计划,为地方政府缓解压力。

李其认为,这些措施显示中国领导层愿意做出更多努力,然而真正的考验在于北京实际推进的力度。当前追加刺激措施的规模等细节仍不明确。

“如果缺乏更大的透明度和具体的改革支持,这些举措可能仅在短期内提振情绪,无法解决长期挑战,”她说。

王国臣则认为,这几年中国实际上已陷入所谓的“流动性陷阱”,意即尽管货币政策变宽松、利率正在下降,民众仍不愿意出来消费或投资,仍然是把钱存起来,“因为大家不看好未来”。

经济向好的关键在房市

中国每年举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常会决定未来一年的经济政策走向,实际的经济成长目标和具体方针,则是在隔年春季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宣布。

北京将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设为5%,根据前3季的官方数据,今年能否“保五”仍具挑战。许多经济学者则分析,中国政府可能将2025年的目标再次定在5%左右,以巩固市场预期。

李其说:“5%的增长目标并非不可达成,但这需要果断的行动,尤其是在稳定房地产方面⋯⋯由于房地产占GDP的20%左右,并代表了70%的家庭财富,持续的危机会削弱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

此外,房市涉及的上下游产业范圍广,一旦景气低迷,百业连带萧条,甚至会影响到地方财政。李其说:“土地销售收入的枯竭以及过度依赖债务投资,使地方政府资金紧张。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削减支出,向企业追缴税款,甚至拘留外地企业家,这些措施损害了推动经济增长所需的信任和活力。”

根据会议,北京承诺将明年将“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并“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

然而王国臣认为,稳住楼市的关键在于由中国政府去收购地方的库存房,“至少让大家觉得房地产的崩盘底线到了 ”,以止住整个房地产的信心下跌。

“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其实今年很清楚都已经看到,发行再多特别国债,也无法改善整个经济状况,”他分析,“经济在衰退,尤其中产阶级的工资在萎缩⋯⋯你的房价降再低(他们)也没有能力付房贷。” 

中国正在完善“工具包”迎战特朗普2.0

特朗普即将在明年1月20日正式就职美国总统,未来美国可能大幅提高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至60%以上。这可能让中国重振经济之路更为复杂。

王国臣表示,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换算了约13家法人机构的预估数据,中国2025年经济成长率可能落在4.5%,但若加上特朗普上台的因素,在美国对中国祭出60%关税的基础上,中国的经济成长率可能只剩下3%。

中国核心领导层在会议上虽未直接提及中美贸易战,但强调“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作仍面臨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正面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习近平10日在北京会见多位国际经济组织领袖时,则特别向美国喊话:“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

李其分析,中国当前回应特朗普关税战的立场,更倾向于“谨慎应对”而非激烈反制。而从会议内容可见,北京的策略是增强内部韧性,专注于自主技术、消费支出和基础设施投资,以抵御外部冲击。

“同时,中国正在悄然完善‘应对工具包’,以防局势恶化。网络安全调查、加强出口管制以及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审查都是可能采取的措施。目前,这更像是策略性准备,而非直接对抗。”她说。

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强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但王国臣认为,中国要达到技术自主必须砸下重本,却又不一定能达到目标,尤其是在供应链全球化的半导体产业方面。与此同时,专注发展科技及工业势必会排挤服务业的发展,因此“科技自主与扩大内需一定会是冲突的”。

李其也说,单靠更多刺激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市场对抗通缩压力、房地产低迷和外部阻力,北京需要正视的是解决结构性弱点、恢复私营部门信心,“以及能否提供可信的后续行动来安抚企业和家庭”。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