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美对中的“货币冷战”/何启斌博士

货币战,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本国货币的操纵来开战。目的不外是要竞争性贬值,来增加出口,把本国的失业等困境,出口到其他国家。

1929-33年的美国股市金融崩盘,导致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Smoot-Hawley Tariff Act);美国和法国退出全球金盾制度,也大幅贬其货币,最后搞到全球贸易收缩,造成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连续多年都负增长。



1929年全球历史上最大的货币战是 “热战”:通过央行的操纵来竞争性贬值,或“以邻为壑政策”,把自己的灾难推给他国。

阻止中国全球扩张

简言之,当2008/9年全球金融海啸正在“肆虐摧毁”全球信贷系统时,类如1929年的“货币热战”随时会爆发。可预见的是,许多国家必然“贬值”来增加出口保护自己国民。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主任伯格斯滕(Fred Bergsten)即刻向奥巴马总统建议召开G 20 会议来确保不会重演1929年的事件。

过后,全球大国都一起进行量化宽松(QE)、负利率量化宽松(QQE)等的政策,渡过了极度危险的“海啸”。

当时中国的温家宝等也注资高达 4-5万亿人民币;至今中国已超额注资,广义货币(M2)高达国内生产总值(GDP)近270%。是货币战致命伤的“软肋”。



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美国经济恢复了强劲增长,也决定要和中国博弈,还要阻止中国不断全球扩张的军事、经济、金融势力,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击措施或名之为印太战略。在这个印太战略中,货币战才是主要的一环。

阻止日圆取代美元

问题是美国不可能走回1998年“摧毁亚洲货币”,尤其是日本金融的手段。美国当年和国际炒家(大空头)配合,集中抛售一个一个的货币,直到日本接近破产向美国求救,也同意大幅开放后,才逐步停止,从而阻止日本要用日圆来取代美元的计划(也是货币战)。

对于今天的中国,要搞货币战,美国采取了“冷战方式”如下:

1.联储局间接调动利息:特朗普特意警告联储局不要升息,就是直接要通过“弱势美元”来应付中国可能利用“贬值增加出口”来反击美国的关税政策。看来联储局应当同意降息,从而压低美元汇率;就算中国要贬人民币,也未必有利出口。

2.全面开打贸易战:美国最后很可能继续对3000亿美元的中国出口实施关税。这个才是全面。理由是中国已实施了对美国出口的关税(只有600亿美元)。对中国这全面性的关税,必然在中长期大幅削弱中国的贸易盈余后陷入“缺美元危机”。

3.废掉20国集团(G20)作用:上面提到的G20 ,现在已经“武功近废”。特朗普派了他女儿代表他出席,就把G20 的重要性给压低或作废了。实际上也一样。美国开始“QE退市”,其他国家还得靠QE。因此,美元随时直线上升。打货币战,特朗普必须压低美元;反之,中国人民币贬值,弊多于利,企业更难还美元外债。

4.中国“流血”(美元):除了关税,特朗普还对回流的美国企业给予巨幅免税,吸引跨国公司回流或移出中国,导致资金汹涌外流。目前已有超过1000大型跨国公司移出中国,对中国的打击不小。这些外资企业占了整个出口的40%左右,是重要的外汇来源。

阻止外资进入中国

5.阻止美元外资继续投资中国:美国不断制造不利外资的条文,阻止外资进入中国投资。可预见的是从中长期来看,中国面对资金外流、外汇削减、出口急降的恶劣形势。对于美国这是削弱中国势力和人民币的重要途径。

6.利用石油武器: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对于中国弊多于利。中国与伊朗不管美国的制裁,继续来往;美国开始对有关中国企业制裁,后果如何难料。不过,美国肯定有所行动,如上次制裁俄国那样:冻结俄国的资产。如果中国也反击,也冻结美国企业在华的资产,后果是:更少资金流入中国,再度打击中国。

7.美国还可以“取消”中国企业在美国的上市地位。这些企业牵涉近万亿美元,是中国重要的美元来源。单单阿里巴巴就值得1760亿。美国证券所正在“研究”如何把这些企业“除牌”,切断中国企业和华尔街的关系,切断中国的美元收入。

8.美国通过以上措施“打击”中国货币的软肋:超额发行的人民币。加上中国的天量总债务(GDP的300%);和超过储备金的总外债(3.1万亿对外债3.4万亿),任何“错误”的开放(如2014-16年的上海自贸区),中国必然受狙击甚至“破产”。美国必然大胜!

以上所谈的尚未包括其他的军事战略。单单在“货币冷战”中,美国已占了上风。

著名的投行也预测:在货币冷战中,美国已占了上风!

问题是:这个上风是否可以持续?中国又如何反击?

反应

 

言论

中国社会的“戾气”想象/黄贤鸿

中国广东省珠海市体育中心11月11日晚间发生越野车撞人事件。在案件信息仍处于不甚明朗的处境下,中国民众普遍一直对这件事进行各种揣测、表达看法。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在中国网络上,重点在官方的“离婚与财产分配”问题,紧贴各种肇事者私人生活进行揣摩;一些人则拍手叫好,因受害者中不少是因时常做出扰民举动而被贬称的中老年休闲活动团体“暴走团”,觉得他们被撞是活该;一些侧重在今年下半年来多起类似此案的犯者生活背景称,中国历来司法不彰,又碰经济下行,“随机伤人”、“报复社会”等暴力事件只会增多,呼吁健全社会保障与司法机制。不同的意识形态与立场,有不同的关注点。

但几乎没有例外的是,所有人都说:中国这几年来,戾气很重。

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无比关心这起事件,但中国政府早期却是忌惮无比。我们盘点事后中国政府做了什么。

压制媒体操控舆论

即时压制媒体,尤其是非中国的外国媒体报道,直到习近平发话后才不压制;事后两天内不断删除民间社会就相关事件讨论的网络信息,尤其是剑指社会戾气、正义不彰或经济下行的内容;外交部对各国媒体就此案提问进行马马虎虎、牛头不对马嘴的回应;似乎有意的舆论操控手段,比如微博热搜本应存在此事的网络标签,却疑似被撤下,或被其他非社会议题的热点标签掩盖;官媒报纸几乎不见此事的深度追踪报道;有公安单位把前往事发地悼念者的鲜花没收……

中国公安尚未就珠海一案,包括此前的类似案例,公布完整调查结果,但全世界与中国社会有利益或关系牵扯者,多少皆因此案的严重性产生恐惧感。比如,日本驻中使馆担心再度发生深圳日本人学校随机伤人案那般的案件,因此提醒在中日本人勿在当地“引人注目”,避免因日本人身分惹来杀意。

我认为多数舆论对此事中肇事者的想象似乎过于狭隘。尚未有任何可靠调查结果前,我们仍可以假设,肇事者经济能力正常、此案并非随机伤害、对肇事者财产的司法审判并无不公……等等,而非主流,包括中国政府所设想,此案的发生,综合来说是中国经济下行背景下的产物。

我们应该从此案的社会舆论注意到的是,无论什么身分与立场,驻地中国者感受到的中国社会,已不再是中国政府宣传那般“小康富裕”、“是世界上最安全、稳定的国家”,而是充满戾气、随时都要提防外人的社会——这不是外交部的一句“此次事件没有外国人伤亡”就可以应付的。

珠海撞人案敲警钟

这次案件是一个警钟:敲醒中国政府“只要没人说,就没发生过”的信息审查技术,恐怕没有办法应付公众的不安,甚至可能会加剧之。而顾虑“不报道就不会引起模仿效应”的想法,我只能说这是天真——假若此案真是“报复社会”的“恶性事件”,本就怀有报复社会意识者,不需要此案的新闻报道来激发他的犯罪心理。一个可犯罪的环境和条件,再加上不可预测的心理状态,就足以促使一人突然想报复社会。哪怕中国政府不愿使用“无差别伤人/随机伤人”一词,此类案件的发生,就是不可预测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