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升息再降息?/黄子伦

美联储升息这回事儿可说是今年,至少是2022年上半年的一大投资主题。许多投资市场发生的事情都可以用这事儿来解答。
例如:为何许多国家货币贬值?因为升息,除了让美国的本地存款变得更划算而引起回潮,另一个则是让需要用来偿还贷款的金额增加。为了挪出更多的美元,人们和企业不得不把大量美元调回美国本土,使得其他货币被抛售,贬值也就随之而来。
美联储今年连续四轮会议里后升息,共上调了225个基点。不过,当美国的7月通胀数据公布后,即使比市场预期高出30个基点,美股未见大幅下滑反而上涨。
从这些现象来看,美联储升息对市场的效果逐渐消退,许多投资者已经适应了“升息是常态”的节奏,甚至出现了另一派观点,认为美联储会在今年不断升息,这么一来,明年就有足够空间来降息。那么此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呢?
多次升息抗通胀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美联储升息主要目的就是要把通货膨胀率给压下来,不过我此前曾多次转告表示,不是所有通胀现象都是和利率政策有关,有许多通胀现象就是供应不足或者货物无法按时到位,导致人们用更高的价格来确保自己拿到需要的货物。如今,全球的通胀现象主因就是属于这种类别。
因为各种环保政策的推行,使得石油巨头减少投资和开发,让油产量低迷。中国对冠病疫情的清零政策让这个世界工厂的产能和运输一直卡关。俄罗斯和乌克兰战火迟迟未见和解方案,虽然偶有一些货物获得运输许可,但依然杯水车薪。这一切,都不是美联储上调利率就可以解决得了。奈何,美国政府早就把这个责任硬套在美联储头上。
我们不如假设接下来几个月内美国的通胀率真的是有所下滑,给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提供喘息空间,不用激进升息。当市场已经逐渐适应了一个相对“高利率”的大环境,那些不赚钱的企业该倒的倒,该被收购的被收购,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就已经在运作了。
人们做投资决策或者扩展生意版图时,就会有更合理的期许。老实说,那些连2到3%的利率环境都无法生存的企业,又有何颜面自称是企业?不过是一群不断向投资者伸手要钱的低利率寄生虫罢了。
市场本来就是适者生存,低利率或者零利率就是把这个机制拔除。
若降息美股疯涨
更重要的是,经济本不是一个开关键可以调节。如果美联储明年真的降息,美股肯定又会来一轮疯涨,而且可能会涨好一段时间。
不过,因为企业和个人将很难对政策产生一个合理的预期,遑论什么三五年的投资计划,对于美国的长期竞争力是弊大于利,也不会成为投资者应该长期投资的市场。
关税迷雾遮蔽通胀前景 鲍威尔也举棋不定

鲍威尔
在评估关税对通胀影响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有一套应对策略,那就是把真正的“信号”从“噪音”中分离出来。
然而,特朗普对全球贸易伙伴广泛、激进的关税政策,导致鲍威尔本就困难的通胀评估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且影响重大。
削弱经济推高物价
摆在美联储官员面临的是一道选择题,要么降息以支持经济,要么长期维持较高利率以遏制通胀。经济学家预计,这一系列关税措施将对美联储形成双重压力,既削弱经济,又推高物价。
选择正确的政策路径,首先需要官员判断通胀上升中有多少是由关税引起的,然后评估这一上涨是暂时性的,还是更持久的。
MacroPolicy Perspectives的高级经济学家劳拉·罗斯纳-沃伯顿表示:“相比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关税措施,我认为这一次关税行动的影响将更加分散,因此也更难识别。受到波及的商品更多,受影响的企业也更多。”
特朗普周三宣布了范围广泛的关税措施,其中包括对所有对美出口商征收10%的关税。许多国家括中国、欧盟和日本面临的税率要高得多。
此次宣布的关税力度,超出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期,之前特朗普已对钢铁、铝和汽车下令加征关税。
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将分析最新数据,以评估这些关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包括成本向消费者的传导程度、价格上涨的范围,以及美国民众对未来通胀的预期。
上个月鲍威尔表示,他们的基线预期是关税带来的通胀上行压力可能是暂时性的。但如果美联储判断失误,央行可能在遏制通胀问题上落后于形势。另一方面,若经济走弱而官员们未能及时采取行动,美联储会面临衰退风险。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前美联储理事会部门主管威廉英格利希表示,美联储官员将首先观察价格变动是否与被加征关税的进口商品相符。“如果两者出现不一致,他们也许会开始思考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直接与间接效应
Inflation Insights的奥迈尔·沙里夫表示,关税对许多日常商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很可能会在CPI数据显现出来,典型的例子包括电子产品、鞋类和家居用品,这些都是美国大量从中国进口的商品。
但他认为,钢、铝等中间品关税对价格的影响相对没办法直接做出分析。尽管PPI中的分类指标可以提供一定帮助,但此类商品的成本上涨往往会在生产链的各个环节中被部分吸收,至少某种程度上是。
直接影响可能最终表现为一次性价格上涨,这类情况似乎是官员们愿意“暂时放过”的类型,但圣路易斯联储行长阿尔韦托·穆萨莱姆表示,关税对非进口商品和服务的间接影响可能对通胀产生更为持久的冲击。
他手下的研究人员估计,美国有效关税税率提高10个百分点可能会使美联储关注的通胀指标上升多达1.2个百分点,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关税的间接影响。
彭博经济研究估算,目前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已从去年的2.3%上升至约22%,这将使Musalem团队所提出的通胀影响几乎翻倍。
Vanguard美国高级经济学家乔什·赫特表示,长期的贸易战有可能引发顽固的商品通胀,并使美联储更难摆脱关税带来的影响,商品通胀持续得越久,他就越担心价格压力会更广泛地蔓延开来。
乔什·赫特表示:“在这种情形下,确实存在一种风险,即通胀开始更多地蔓延到服务领域,进一步传导到工资,甚至对通胀预期也造成更大的影响。”
通胀预期受瞩目
亚特兰大联储行长拉斐尔·博斯蒂克,在最近接受彭博新闻采访时表示,他不仅会关注关税向消费者的传导程度,也会关注美国民众对关税的反应及其通胀预期。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正影响消费者对经济的看法,并促使他们上调对短期和长期通胀的预期,这对美联储而言可能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
此外,目前尚不清楚美国民众在面对价格进一步上涨时,会容忍到什么程度才开始减少支出。
分析师表示,此类因素可能会影响的涨价策略,从而使评估关税影响变得更加复杂。
罗斯纳-沃伯顿表示:“我们曾经经历过由疫情引发的严重通胀冲击,因此可能会看到更多预防性的行为。这种影响或将蔓延到那些并未直接受到关税波及的行业。这一次的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难解。”
鲍威尔曾表示,美联储工作人员正在对关税的一系列可能结果进行建模,通常假设美国贸易伙伴会采取全面报复。他补充说,预计央行最终会有一个值得信赖的预测,但“很难讲是什么时候”。
新闻来源: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