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美要中国自废武功/罗汉洲

美国总统拜登于4月初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财长耶伦随即后程前往中国,据说国务卿布林肯也将访问中国。

表面上看来,美国似乎要向中国释放善意,亟待与中国修好,其实是虚情假意,都是为拜登蝉联总统大位敲锣打鼓作秀。所以耶伦尚在广州品尝粤菜时,老美就联合了日、澳、菲在南海操练,意在威吓中国,副国务卿坎贝尔又大放厥辞扬言AUKUS能阻止中国“侵略”台湾,维持台海和平稳定。

坎贝尔用上“中国侵略台湾”字眼,分明是指台湾是不属于中国的独立的国家,这根本就是挑衅中国,美国哪有丝毫善意?何况台海问题纯属中国內政,不容域外国家过问,美日澳菲别多管闲事。

耶伦指中国产能过剩,中国的廉价产品摧毁了美国企业,她又扬言美国不接受新兴产业如电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等。

耶伦这次访华另一个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指责中国输出太多廉价品,企图阻止中国研发先进科技技术,也为逼迫中国放弃发展强劲经济实力而来。

耶伦也很明显地促请中国须顾及美国的企业,须为美国工人的利益着想。

彰显霸权作风

耶伦对中国的种种指责彰显了美国的霸权作风,竞争输人了,就逼人放弃,即如赛跑落后了,就逼领先者放慢脚步,好让他超前。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用这种蛮横霸道的手段逼停德国和日本,但中国不是德国,也不是日本,德国和日本向强权屈服低头,中国人却不吃这一套。

中国是为自己的国家而发展,为自己的人民而发展,不是为美国企业发展,中国也没有义务为美国工人的利益着想,中国发展新兴产业,是中国的权利,不由美国接受不接受。

美国企业被摧毁,只能怪美国企业落后,制度落后,不能怪中国企业强大,岂能叫中国企业停止发展?耶伦的思维真奇怪得荒谬,她似乎以为中国是美国的藩属国了。

再说,打从特朗普时代开始,美国对付中国产品的手段已无所不尽其极,不是提高征税就是禁止入口,甚至造谣生非,以“强迫劳动”、“种族灭绝”借口,强迫世界各国抵制中国产品。

扼杀中国高科技

但仍无法阻止中国“廉价产品泛滥全球”,于是老美“再接再厉”,指华为5G、华为手机危害美国国家安全,再指腾讯技术是中国间谍,现在又指TikTok及电力汽车把美国国防数据传回北京,劝大家禁止TikTok、禁止中国电动汽车。真是胡闹,美国不是杯弓蛇影,而是找借口扼杀中国高科技技术。

于是耶伦突然异想天开,竟胁迫中国放弃高科技技术,放弃一切制造业,自废武功。

 事实上,中国有今日之巨大成就,全拜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所赐,它们对中国团团围堵、封杀、抵制,中国被迫自力更生,尤其是美国,不但本身不供应先进科技产品给中国,也严禁西欧、日本把高科技产品卖给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不甘束手就擒的中国当然发展本身的高科技技术,遂有种种的所谓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反令欧美西方国家瞠乎其后,所以说中国能反超西方集团,实拜它们围堵中国所赐。

视频推荐 :

反应

 

国际

习拜最后一会 拜登:中美竞争不应演变成冲突

(利马17日讯)美国总统拜登16日最后一次以美国总统身分,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这两位中美元首的目标是在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前缓和紧张局势,但这一目标受到网络犯罪、贸易、台湾和俄罗斯等新冲突的挑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拜登、习近平两人16日那天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亚太经合峰会期间,在习下榻的一家酒店进行了7个月来的首次会谈。两人握手后就座,并发表简短的开场白。

习近平表示:“中美双方要从两国人民福祉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出发,作出明智选择,继续探寻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实现中美两国的长期和平共存。”

他说,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的目标没有改变,承认两国关系存在“起落”,但中方愿与美国新政府保持对话,扩大合作,管控分歧。

拜登告诉习近平,中美元首并不总是意见一致,但两人的讨论“直率且坦诚”。他说:“美中两国不能让任何竞争演变成冲突。这是我们的责任,在过去4年里,我认为我们已经证明了建立这种关系的可能性。”

美国政府官员和总统竞选团成员的电话通讯,近期遭到与中国有关联的骇客攻击,这激怒了华府,美国也担心北京对台湾的施压,以及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不断增加。

早前有报道称,台湾总统赖清德计划在一次敏感访问中过境美国夏威夷州,也可能过境关岛,这肯定会在未来几周内激怒北京。在此同时,拜登在亚太经合峰会上会见了台湾代表、前经济部长林信义,对方邀请拜登在“不久的将来”访问台湾。

拜登也希望中国在朝鲜问题上提供协助。平壤政权与莫斯科日益加深的关系以及在俄罗斯部署军队,令华府感到担忧。

同时,中国的经济正受到拜登政府贸易措施的沉重打击,其中包括限制美国对中国人工智能、量子运算和半导体的投资,以及限制高阶电脑芯片出口的计划。美国官员表示,所有这些议题预计都会纳入会谈中。

中国经常否认美国的骇客指控、宣称台湾为内政事务,并抗议美国关于中俄贸易的声明。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拒绝置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