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联国特大 孤立普丁/陈文坪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正义、公义战胜了野蛮独裁者的不义。

2022年3月2日,联合国大会在193个成员国中以141国家(票)赞成,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要求俄罗斯总统普丁立刻停止战斗,无条件从乌克兰撤军。

消息传开后,国际社会纷纷赞扬联合国及各成员国对俄罗斯发动战争的最严厉谴责。占73% 或141个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不但是对乌克兰人民遭受战争迫害的道义相挺,更是对俄罗斯及普丁霸权主义的打击。这是过去40年来,联合国安理会召集联合国大会的一次特别会议。上次会议是在1982年。可说是意义非凡、重大。也是振奋人心的一次特大会议。

2月24日清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首都基辅等城市爆炸声连连,到处硝烟四起,炮声隆隆。过去一个星期来,乌克兰的数百栋建筑物遭到摧毁;许多民用建筑物等设施如医院、民宅、电视塔、公路、桥梁、幼儿园、广场等等遭受俄罗斯的炮火蹂躏。国际媒体更报道乌克兰政府指控俄罗斯用集束炸弹轰炸乌克兰建筑物,这是严重违反《集束弹药公约》的。

百万难民逃到邻国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统计,战争已造成百万难民在炮火中逃亡到邻国避难。

俄国防部指出,迄今俄军已有498人阵亡、1597人伤。而乌克兰方面已有逾2870名军民阵亡,约3700人受伤。其实,被炮火摧毁的建筑物伤及无辜的乌克兰平民百姓更是不计其数,不知超出几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上周要求193个成员国就乌克兰危机召开特别会议,为40年来首见。

历经近三天发言,141个成员国支持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只有俄国、白俄罗斯、朝鲜、叙利亚和厄立特里亚投下反对票,中国、印度、伊朗等35国选择弃权。

即便普丁先前已下令俄罗斯军队将包括核武器在內的威慑力量置于“特别戒备”状态,用核武来勒索全世界,国际社会始终坚持原则。投票结果清楚说明,本次联大以压倒性通过俄罗斯撤军议案,意义重大,再次证明:公义自在国际社会、自在人心、自在人类的血液中。这些价值观都能在热爱和平的人们心中流淌。一同对俄罗斯及普丁发出反对战争的怒吼声中。

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只剩下4个。普丁已完全被孤立。这是国际社会的胜利,也是对残暴行为、践踏国际法、侵略他国给予最严厉谴责的一种方式。俄罗斯挥军侵犯乌克兰后,战火在乌国境内持续燃烧,几十公里长的军用车队昼夜挺进乌克兰城市。炮火更是在乌国城市不区别的狂轰滥炸。

容不下支持反战声音

这一铁的事实,有些国家完全视若无睹。在大是大非面前,把国际公义收进桌底下面、把良心当成了利益交换、把野蛮行径“美化”为是“正当防卫”。连一声反战、停战的声音也没有、连呼吁和平的声音也吝啬。反而是说这是有历史原因造成的。

有些国家,容不下支持反战声音,把反对战争的声音清除得干干净净。这就是所谓的“强大”吗?“强”化网络管理,“大”力销除反战言论?

发动侵略战争者没有被谴责,反而获得同情。杀戮无数平民的战犯,没有被抨击,反而成为英雄。这是对和平的扭曲更是支持弱肉强食的掠夺法则。侵略就是侵略,发动战争者就必须给予谴责,岂能没有是非?岂能没有对错?

美化侵略,把邪恶美化为正义,把滥杀无辜美化为是对方抵抗,把入侵他国土地美化为维和,把开打战争美化为军事行动,把辨别对错的原则美化为是自身考量……在大是大非面前如此忽悠、敷衍国际社会,即便泱泱大国,也难以令人苟同。

无法弥补生命财产

超过73%的国家支持联合国谴责俄罗斯的动议,普丁已陷入孤立。战争是残酷的,国际社会再多的制裁都无法弥补生命财产的消失。因此,国际社会须一道努力去阻止俄罗斯继续炮轰,须共同维持和平的正义。

反应

 

言论

摇摇欲坠的联合国/潘政麟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其初衷是为了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并通过国际合作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在成立后的几十年里,联合国确实在许多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冷战期间的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援助以及推动全球发展等方面。然而,近年来的一系列事件却让人们对于联合国的制约力和影响力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2022年初爆发的俄乌冲突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国际危机之一。这场冲突不仅导致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和经济动荡。

尽管国际社会普遍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但联合国在应对这一危机时显得力不从心。

首先,联合国安理会作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其决策机制受到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的否决权影响。

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作为常任理事国之一,多次使用其否决权阻止了对自身不利的决议。这使得联合国难以采取有效措施来制止冲突,甚至无法通过一些基本的人道主义援助决议。

其次,国际刑警组织虽然对俄罗斯总统普丁发出了通缉令,但这并未对俄罗斯的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在面对强大的国家力量时,显得束手无策。这种无力感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联合国的信任和期望。

中东地区的局势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升级,随后以色列与黎巴嫩之间的紧张关系也不断加剧。

这些冲突已经持续了近一年以上,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近期更是抢占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领土。

在这些冲突中,联合国多次发表声明,谴责各方的暴力行为,并呼吁立即停火。然而,这些声明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层面,未能真正起到降温的作用。

制约力执行力不足

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和特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但在解决根本问题上几乎毫无进展。

以巴冲突为例,联合国多次派遣特使进行调解,但收效甚微。以色列和巴勒坦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包括领土争端、定居点问题以及耶路撒冷的地位等,远远超出了联合国的能力范围。

同样,在以色列与黎巴嫩的冲突中,联合国的介入也未能改变双方的强硬立场。

联合国作为全球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支柱,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俄乌冲突和中东地区的长期冲突暴露了联合国在制约力和执行力上的不足。

要恢复联合国的权威和影响力,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倘若联合国持续无法在重大国际议题上发挥影响力,未来恐怕世界大动荡就不远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