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莫给大学生最低薪酬/南洋社论

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提醒国内雇主,“莫以1700令吉的最低薪金聘请大学生”,“莫以此低薪标准压榨大学生的才华”。

最低薪金制的实施原是为保障就业员工能享有最低限度收入,以维持生存与生活尊严及经济安全,其实此措施是符合市场正义的。

可是今日全球面对最严峻的就业形势,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毕业后就陷入“就业冰河期”,过早失业正摧毁年轻人对未来的规划。

为解决“求职麻痹症”,年轻人可能会选择拖延战术,继续留在学校读书,或是接受企业界以最低薪金提供的“临时”或“过渡”工作。

职场处处亮红灯

教育似乎已然不再是黄金货币,职场处处亮红灯,好些名牌大学毕业生一样难觅舒适的工作,要是大学生不嫌薪水低,就算专业不对口,只想谋得一份工作,就只能屈就。

过去大学生被戏称为旱鸭子,只能在水面学着拼命扑腾,可是随着就业市场的萎缩,鸭子离就业的河岸似乎越来越远,真的想要找到工作还须要更有创造性。

当然要解决年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仍是大家都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雇主不能借机贬低大学生的学历,要懂择优录用、择优培养,要促进企业的创新和进步发展,就不能吝啬。

当然还须承认,工资是劳资协商和博弈的结果,老板总要聘请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和效益的优秀人才,才会给有技术,有才能的人才优渥的薪酬。

不断学习新技能

因此,大学生必须要能证明自己是难于取代的稀缺人才,还需挤时赴学,不断学习新技能,才能遂成功业。

特别疫情过后,关税战引爆,给全球经济动荡加剧,让职场上的每个人都增加危机感,失业的恐惧迷漫,让离校觅职的毕业生倍感焦灼。

还有一场汹涌澎湃的AI风暴突然来袭,教学及评估工具发生了改变,给就业市场带来改变。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更是大胆预言,人工智能将在未来10年内取代人类在大多数领域的角色,优质医疗建议和教学辅导将变得免费且普及,医生和教师会被替换掉。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须根据社会需求重新制订新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横向技能和软能力,以应对新趋势的挑战。

因此,马来西亚更要努力提高教育素质,重塑未来教育发展,要以政策创新的力量,激励年轻的大学生不断学习新技能及磨练能力,顺应劳动市场的剧变,避免被残酷的竞争市场淘汰。

 
 

 

反应

 

要闻

【天然气管泄漏大爆炸】高教部6措施助受灾大学生

(吉隆坡3日讯)高等教育部将通过6项援助措施,包括由学生自强基金会(YPS)发放2000令吉予每名在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露大爆炸事件中受影响的高等院校学生。

该部发文告指出,其余援助措施将在评估后陆续公布。

该部说,共有4名高等院校学生在该事故中受影响,惟他们的情况稳定,其中两人被安置在布特拉高原救灾中心,其余两人已返回家乡,惟仍处于受创状态。

该部已通过马来西亚政府大学志愿者理事会(MASKUM)展开救援任务,包括捐助基本生活物资、社会心理支持、医疗援助及志愿者服务。

“政府大专院校新学期预计在4月7日开课,高教部允许受灾学生延迟报到,更多详情可直接联系相关高等教育机构。”

该部也将分发食品、衣物、个人卫生用品等基本物资予所有救灾中心的灾民,并为所有灾黎,特别是出现创伤、焦虑症状者安排心理咨询服务。

该部也通过政府大学医院联盟(KHUAM)提供流动诊所服务,为灾民提供紧急治疗、健康检查及急需的医疗支援。

此外,该部已动员志愿者配合当局,确保灾后恢复工作顺利进行,并随时准备为灾黎,尤其是受灾学生提供一切必要援助与支持。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