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党埋下“计时炸弹”?/东之盈
若说民主行动党大事不妙是夸大了,但的确行动党已经不再气势如虹,下届大选看来是难以夺得上届如此辉煌的成就。
虽然反跳槽法令能够强化行动党的势力,但却也埋下计时炸弹,让行动党基层都感到不妙。万一党意凌驾民意,那么行动党依然会在大选后与巫统谈组织联盟,而反跳槽法令并没有约束党领袖跳槽。这样的跳槽是集体跳槽,符合党的利益,没有议员有权利来反对。
许多基层犹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刘天球是硕果仅存,敢以向特大表达其忧心的感受。大会拥有3672名代表,出席者有1175人,而投票支持的有632人,那么那些出席而没有投票者是开溜了,还是乘机去厕所了?虽然是99%的人以绝大多票数通过修改党章,并让党领导层拥有对付反对党意的议员权力,但却是让民主行动党的民主褪色了。
行动党无法保住其最有价值的民主,尤其秘书长陆兆福劝谕刘天球退党,无法做到海纳百川的心胸。刘天球将无法为自己的论点拥有发言的权利,反而被秘书长抨击为反党分子,让发表对党有利的言论被钳制,无法发挥民主精神与真谛。若是以此类推,行动党成为执政党,民意也一样会被践踏,人民将像刘天球那样被谴责,无法表现出民主的意义,只看到党秘书长的雄威。
刘天球曾经在敦马哈迪医生任相时抨击他违反改革精神,对马哈迪开始背弃希望联盟的意愿推行对国家不利的政策感到气愤。当时的希盟领袖为了保住官位,都对刘天球的话嗤之以鼻,最后证明刘天球的指责是正确的。
如今刘天球再次发飙,对火箭的反跳槽法令意见相左,是对行动党的一种忠告。他深怕将来行动党领袖为了当官,而毅然与巫统结盟,最终可能导致行动党被巫统搞得天翻地覆,从此让行动党万劫不复。
党员无声抗议
行动党党员出席而不投票,也是一种无声抗议,但该党秘书长却说是99%赞成通过反跳槽法令。不只党中央的出席率偏低,据说有些区部大会出席者也是寥寥无几,国会议员似乎已经失去了凝聚力。
行动党大肆向公众捐款作为大选基金用途;马华大肆向公众捐款,却是用来推动兴建优大医院慈善用途。这种趋向让人民有了分辨能力,于是行动党的捐款数目已经大不如前。
若是这种情况继续燃烧,正说出人民对行动党已经开始失去拥护力量,尤其是党秘书长不断发表将与巫统结盟组织政府的言论感到不悦,开始对政治运动意兴阑珊。
行动党钳制党员的发言行径是钳制人民发言的前奏曲,人民必须对行动党的修改党章给予关注,以免华人陷入行动党所带来的困境。
最近反贪会首席专员指出槟州公务员是最贪婪腐败,行动党主席林冠英立刻跳出来捍卫公务员,并谴责反贪会首席专员在没有证据之下,诬赖槟州公务员。
另一边厢,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却配合反贪会的指控,公开欢迎反贪会捉拿涉贪的公务员。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个领袖的言论是违反党章,行动党是如何处置违规的领袖?
行动党应该对加盟巫统与伊斯兰党做一个了断,既然是准备在巫统的强区竞选,那么就是把巫统当作政敌,也应该把伊党列为巫统外的一个政敌。
因此,党章应该列出绝对不与巫统伊党结盟的条例,以免将来行动党的领袖为了当官,而默默地进行结盟的勾当。若是行动党国会议员违反党意,那么是应该具体被辞职,因为他们违反了党规。
视频推荐:
槟城也留不住人才/东之盈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表示,槟城需采取多方面策略,包括薪资与住房政策,以留住本地人才,尤其要防止人才流失至新加坡。
虽然槟城是马来西亚的高科技重镇,但槟城华裔前往吉隆坡和新加坡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未来恐怕也难逃人才外流的困境,而政府对此可能束手无策。
槟城华裔人口减少
许多华裔年轻人向往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最终还是会选择离开槟城。
槟城人口约177万,华裔曾占多数,但2023年开始,巫裔人口已达45.1%,华裔仅剩44.2%。
槟城华裔人口减少的趋势不容忽视,这一点可以从华小学生人数大幅减少的现象看出,间接反映了槟城正面临人才外流的问题。
由于许多年轻人为追求更高薪资而选择离乡背井,未来槟城可能将面临人才短缺的危机。
虽然吉隆坡生活成本高昂,交通状况不比槟城优越,但由于雇主愿意以高薪挖角,拥有良好学历与经验的年轻人赴吉隆坡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
除了吉隆坡,新加坡也是槟城华裔年轻人的热门选择。不论是熟练工人还是非熟练工人,越来越多人为了赚取优渥的外汇,前往新加坡谋生。
此外,还有许多华裔年轻人远赴澳洲、中国、美国或英国发展。部分人在当地适应良好,最终取得永久居留权,定居海外,只有在假期才回马来西亚探亲或旅游。
不论是吉隆坡还是海外市场,都比槟城提供更高的薪资与更好的福利,因此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离开槟城。
虽然槟城拥有许多高科技工厂,这些企业或许能提供优渥薪酬,吸引高科技人才留在槟城,但一般企业难以与吉隆坡和新加坡的薪资水平竞争,因此人才外流仍在加剧。
信息流通快速,一旦槟城年轻人发现新加坡或吉隆坡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自然会考虑跳槽。
槟城熟练工人的薪资难以与吉隆坡匹敌,薪酬差距使得许多槟城人宁可放弃本地低薪工作,前往吉隆坡就业或创业。
须提升槟城吸引力
在槟城创业的年轻人也感受到市场局限,许多人愿意冒险前往吉隆坡发展,据说成功率甚至比留在槟城更高。
吉隆坡消费力强,市场潜力大,因此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前往开创事业。
此外,许多已经在吉隆坡或新加坡取得成功的槟城年轻人,进一步影响了其他人的决定,使得更多人蠢蠢欲动。
槟城的通货膨胀率逐步上升,当地居民普遍感到生活压力,若吉隆坡或新加坡出现高薪招聘,原本留在槟城的年轻人也会重新考虑离开。
即使槟州政府制定了良好策略,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仍难以阻止人才外流。如何提升槟城的吸引力,留住更多年轻人,是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