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党强大能护华社?/洪东水

经过一番大洗牌, 民主行动党可能变得强大,但这不一定等同于捍卫华社权益。
行动党的核心权力集团,获得中央代表的托付,将让行动党的根基变得更稳固。
行动党再也不怕党内产生纷争,因为他掌控了党的一切。行动党将以秘书长陆兆福马首是瞻,这让行动党领导层可放手去干一番大事业,所谓的大事业就是朝向行动党的大方向迈进。
丹斯里林吉祥与林冠英失去昔日的威风,但他们却不会像巫统前主席敦马哈迪医生那样,摧毁巫统。
林吉祥是开创行动党的大功臣,林冠英曾经是行动党的战士,依然深爱这个政党。他们仍会保护这个他们深爱的政党,绝对不会采取激烈的报复行动,去为难现任的行动党领导层。
多元化消弭错误观念
行动党的大方向是塑造一个超种族的政治意识,以便消弭马来人对行动党的错误观念。
领导层努力把行动党多元化,并让许多非华裔领袖融入核心权力,就是向马来人展现行动党的决心,不愿意继续仅作为华裔的保护神。
行动党扩大了政治方向,希望借此取得更多马来人的青睐。
由于现在行动党强调的是内部协商精神,因此在捍卫华社权益也只能在内部解决,而不会向外发表太多的谈话。
面对不利华社的政治言论,行动党已无法像反对党时期那样敢怒敢言。行动党改变了政治倾向,准备舍弃反对党的思维,最终将彻底改变华人对行动党的看法。
为了实现行动党的政治大方向目标,将来都必须以多元化思维来解决问题,而不会再出现种族情绪化华社课题。
以前当反对党,可以向执政党国阵抛出许多华社不满的课题,如今若出现类似的不公平对待,还看行动党在政府内如何发挥自身角色。
华社课题依然胶着
行动党的强大并不须靠马来人来维持,它只要依赖华印裔的支持,就已经强大无比。但要继续执政,必须以大局为重,确保盟党人民公正党与国家诚信党胜券在握。
即使是巫统,行动党也必须表现卖力,才能避免下届大选与国阵分道扬镳。
如今的行动党成功打造最强队伍,让盟党也刮目相看。但华社课题依然胶着,看在华社眼里确实有些担忧。
为了让华社放下心头大石,行动党还必须在解决华社课题方向有所表现与突出。
行动党应坚定捍卫华社权益有决心,并实现对各种族公平的对待,绝对不能对一些课题继续保持缄默。
行动党依然面对种族与宗教的威胁,行动党的强大或可开创黄金十年,但仍须确保华社权益得以保障。
当了官改变发声方式/罗汉洲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在党代表大会上表示,行动党不是“静静党”,也不是“做了官就不敢怒敢言”。但他强调,作为政府的一员,必须用不同方式发声,要“有逻辑和技巧地向首相有礼貌地传递想法、协商”。
实际上,陆兆福所说的“有礼貌地传递想法、协商”,正是马华的“看家本领”——内部协商。
然而,这种方式最终却被华社讥讽为“越削越伤”,也让马华因长期抱持协商策略而逐渐衰落。行动党须引以为鉴。
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曾说:“反对党在外面大声呱呱叫,我都听不到;但马华在我耳边悄悄说话,我就听到了。”这与陆兆福的“有礼貌地传递想法”如出一辙。
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首相是否听到了,而是他是否愿意接纳、问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行动党不能像马华那样,把意见传递出去就算完成任务。
静不静人民心中有数
行动党到底是不是“静静党”?人民心中自有评判。例如:吉隆坡机场“小黑屋”事件、浮罗交怡禁止穿短裤事件、肉骨茶列入国家遗产事件、非回教徒少女因在自己店里穿短裤被罚款事件、非回教徒人士喝酒跳舞遭取缔事件。
在这些备受华社关注的议题上,我们看到的是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拿督斯里张庆信仗义执言,民政党与马华也发声声援,而行动党成员似乎选择作壁上观。因此,有人戏言:“一位张庆信,胜过40名行动党国会议员。”至于行动党是否真的“静静”,人民心中有数。
当然,身为政府一员并不意味着不能公开发声。例如,前年教育部宣布推行“巴勒斯坦团结周”,尽管教育部长是公正党人士,但12名公正党国会议员仍联名发表反对声明。
邓小平曾说:“不论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同理,不论内部协商或公开发声,能解决问题才是好办法。行动党的“有礼貌传递想法”是否有效?
希望联盟1.0至今,团结政府已执政超过4年,从华社的整体反应来看,对行动党的评价可谓贬多于褒。行动党必须正视这一事实,因为“有逻辑和技巧地发声”“有礼貌地传递想法”效果明显不尽人意,值得深思。
凭实际表现赢华社支持
行动党的另一大败笔,是在2018年大选时许下多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取消大道过路费、关闭莱纳斯稀土厂、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等。
当时,多位重量级领袖誓言“必定在任期内完成任务”,甚至豪言壮语:“若无法兑现承诺,我收工回家!”华社听后兴奋不已,最终却落得一场空欢喜。
此外,在华小四年级学习爪夷文课题上,尽管华社普遍反对,就连敦马哈迪医生都表示“华人不需要学爪夷文”,但行动党依然力挺该政策,并发表诸如:“学了爪夷文更像马来西亚人”、“学了爪夷文不会变成马来人”、“只是区区3页,就像世界末日一样。”
这些言论无疑让华社感到刺耳。
国阵时代,华人被告诫“要稳定,不要乱”,最终只能选择支持国阵;国阵倒台后,又有人以“难道你要包头做政府?”来吓唬华社,华人于是又选择支持行动党。
如今,行动党似乎已改朝换代,过去掌控党的旧势力式微,进入了“陆兆福时代”。然而,行动党能否凭借实际表现赢得华社心悦诚服的支持?这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