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党还能再创高峰吗?/林楷骏
3·08大选后,民主行动党的议席可谓是蒸蒸日上,从3·08的28席,5·05的38席,并在5·09大选时达到创党最高峰的42席,成为当时的国会最大党,而随后的11·19大选行动党表现也不逊色,依旧保住大部分席位,即40席。
尽管行动党一再标榜是多元种族政党,但火箭依旧离不开华基政党的标签,加上巫统多年来对火箭的妖魔化举动,导致火箭甚至是希盟在争取马来选票上举步维艰。
巫统60年以来的妖魔化,把火箭和共产党联想在一起,引起马来选民的白色恐怖,进一步让马来选民对行动党心存芥蒂,甚至与行动党合作的马来政党也一律拒之门外。
民联时期,尽管伊党在2013年大选所斩获的议席有所上升,但与火箭合作令伊党失去传统马来选民的支持,同时失去吉打州政权,让伊党反思与行动党的合作关系,最终促使民联在2015年瓦解。
2019年,土团党在丹绒比艾补选因马来选票的流失而兵败如山倒,让其萌生离开希盟的念头,而最终引发喜来登政变。
民联的瓦解与土团党退出希盟,充分说明马来选民对与行动党合作的马来政党的普遍抵触。
选区划分不公正
在华裔选民占比的情况逐年下降,行动党未来的基本盘是否会因此逐年缩小?更何况,在前朝国阵政府不公正的选区划分下,华裔选票被集中在华裔占比50%以上的选区。
例如,雪州共有4个华裔选区,即巴生、白沙罗、蒲种和梳邦国席,且每个选区的选民总数均超过15万,与雪州乡村选区沙白安南仅约5万选民的规模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通过“杰利蝾螈” 操控的选区划分进一步破坏了“票票等值”的原则,削弱了华裔选票的影响力,换言之,乡区马来选民的影响力则大幅提升。
自UNDI 18落实以来,由于华裔生育率下降,国内大部分选区的华裔占比逐步减少,华裔占多数的选区也随之减少。
此外,华裔选民普遍对团结政府感到失望,使其在全国大选或州选中的投票率偏低,政治参与度不足。
在双溪巴甲和马哥打州席补选,华裔投票率低于50% 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即华裔选民对团结政府的不满而拒绝出门投票。
与此同时,马来选民相对较高的投票率进一步削弱了华裔选民的影响力。
调整策略适应局势
自11·19大选后,国内政治氛围弥漫着浓厚的种族及宗教色彩,迫使行动党不得不调整其政治策略,以适应当前局势。
面对保守势力的抬头,行动党一方面需要平衡多元文化的核心立场,继续巩固华裔选民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避免被标签化为“反马来人”或“反回教”的政党,以免进一步激化族群对立。
这种双重压力迫使行动党在面对巫青团长拿督阿克马三番四次的挑衅只能尽量保持回避,甚至在某些敏感议题上采取低调处理的方式。
然而,这种策略削弱其在核心支持者中的信任度,进而影响传统华裔选民对火箭的信心,更有者调侃火箭为马华2.0。
综上所述,行动党能否再创高峰,关键在于其能否在复杂的政治生态中找到新的平衡点。
行动党需要在捍卫多元价值的同时扩大马来选民的基础,因此火箭需在马来社会继续努力耕耘,以化解马来选民的焦虑。
唯有如此,行动党才能突破现有困局,不仅稳固传统支持者的信心,也在更广泛的选民群体中赢得认同与支持,在未来的政治版图中继续再创高峰!
固打制未废反扩/东之盈
马来西亚在经济、预科班及大学录取方面盛行固打制,这一直是反对党过去主张废除的课题。然而,政坛经历改革后,固打制不仅未被废除,反而在民主行动党内部生根,推行女性候选人固打制。
固打制长期饱受诟病,被认为是导致人才外流的主因。但团结政府为了维护族群和谐,仍坚持推行这一政策。
许多人认为,固打制不仅制造不公平,也无法提升教育水平。然而,执政党出于政治考量,最终不敢贸然废除固打制。
女性当选反被质疑
当年“烈火莫熄”运动高举体制改革旗帜,但若政治上贸然废除固打制,恐将动摇现政权根基。为平衡非土著优秀生的权益,团结政府提出优先录取优质非土著学生的政策,作为补偿。
行动党过去一直批评固打制不公平,却在党内推行女性候选人30%配额制。
部分人认为,一些女性候选人是因固打制而当选,引发争议。但这些候选人纷纷反驳,强调自己是凭实力赢得中央代表支持,而非靠固打制进入中委会。
新任中委廖彩彤率先表态,称自己及其他8名女性中委都是靠实力入围,而非因固打制获选。
然而,由于男性中央代表占多数,女性候选人要凭自身实力脱颖而出,确实不容易。
为贯彻政党理念,仍须优先照顾女性候选人,使行动党展现捍卫女性权益的形象。
妇女能顶半边天,但在政党体系中,女性要摆脱“花瓶”角色并获得真正的决策权,仍面临诸多阻碍。
女性的崛起必然会影响男性在政党的晋升机会,因此若无党章明确规定30%女性配额,女性的政治空间仍受局限。
大选或30%女性参选
然而,女性固打制也带来了争议。有些人认为,它模糊了女性候选人的真实力,因此部分女性中委不断强调自己是凭借影响力获选,而非依赖固打制。
从选票来看,张念群与杨美盈的高票入选,的确证明了其实力。但其余6位女性中委,则主要因州属及种族配额分配当选。
固打制既非值得维护的体制,也称不上光荣,因此部分女性领袖感到委屈,强调自己并非因固打制而当选,更希望以自身实力立足,而非依赖政策扶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女性固打制的推行,未来全国大选,行动党或将执行30%女性参选配额。这一趋势显示,固打制不仅未被摒弃,反而在政治领域愈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