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要治本,也要治标/黄子伦

要说反对消费税的荒谬理由,可有千万种,而当中不乏说会增加通货膨胀等扰民因素。

不过,最近我听到的最荒谬的理由是认为重启消费税是一道伪命题。持这观点者认为重启消费税是为了增加政府的税收,而政府的税收之所以这么低并非是缺乏消费税这个管道,而是整体国民收入的太低所致。

故此,重启消费税是治标不治本,提升人民收入才是正解。

我相信很多人已经听过关于治标不治本的逻辑争论,而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指导来看,似乎治标确实不如治本来得高明。

然而,学校里的理论世界是简单的,现实世界却是极其复杂。在现实世界里,要搞清楚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容易,而且也要弄清当中的主因也是极为复杂。

举个例子,国民肥胖问题的主因是什么呢?

最流行的方式就是指责肥胖人士,认为他们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没有节制,没有自律。另一个观点则认为人们缺乏对食物营养均衡的认知,总购买那些不健康的食品。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人们缺乏运动导致。

从表面上来看,以上理由似乎都有道理,但要你说出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理由,要怎么做才是治本之道呢?而且,我也可以驳斥以上全数观点。

从进化和生存的角度来说,在古代,一旦有任何吃东西的机会,人们都应该马上摄取并储存为脂肪,以确保在饥饿环境下还能够生存得下去。

与其说人们管不住嘴巴是缺乏自律,更不如说是尊重自然演化。况且,许多有营养食品的价格都偏高,不容易购得。更别提要人们在白天工作了一整天后还要拖着身心俱疲的身躯去运动,这简直是强人所难。

看到了吗?要找到主因并不容易。

纵使退一万步说,治标确实不如治本,但就代表不应该治标吗?你生活作息紊乱,又饮食不健康,当然很可能就是你生病的主因。而药物治疗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即使不能让你的生活恢复正常,但让你康复也是没问题的。

可是,按照 “因为治标不治本,所以索性不治标” 者的逻辑,就应该药物干预也免去了。岂不荒谬?

让税收制度更完整

重启消费税并不是治标不治本,而是让税收制度变得更加完整,严谨和公平。人们收入固然也要提升。这本来就是可以共存的关系,但是从某些人的观点看来,这两者就有了莫名其妙的对立关系,实在是莫名其妙。

下次,当你听到一些人再和你谈治标不治本的问题时,莫着急,记得叫他证明治标一定不如治本高明,以及说清楚该问题的主要症结在哪里,再来下结论也不迟。

 

 
 

 

反应

 

言论

增值税成美欧争端新焦点/陈万诚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的贸易策略再次引发全球关注,特别是其对增值税(VAT)的指责。

特朗普认为,欧洲普遍实施的增值税制度是美国贸易逆差的关键原因之一。然而,这一观点并不完全准确。

增值税本质上是一种消费税,无论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如何,都会对其征税。与关税不同,它并非针对进口商品,而是在整个生产和供应链过程中逐步收取。

在经济层面上,增值税和销售税的区别主要在于征收方式,而不是最终的经济负担。

特朗普对增值税的关注更多是出于对贸易赤字的焦虑。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美国与欧盟的贸易逆差在2024年达到了2360亿美元,仅次于中国。

这种逆差长期存在,并且特朗普政府认为欧洲企业享有增值税退税的优势,从而对美国出口商造成不公平竞争。

然而,美国出口商在向国际市场销售产品时,本身也无需缴纳国内销售税,这与增值税的出口退税机制相类似。

事实上,美国历届政府都曾对增值税制度提出异议,特别是针对欧洲企业在出口商品时获得的增值税退税。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宪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美国政府不得对出口商品征税,因此美国的出口商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税收优惠。

特朗普的政策提议忽略了这一事实,试图通过提高关税来平衡所谓的不公正贸易环境。

销售税体系上限明显

此外,美国自身的销售税体系具有明显的上限,各州税率普遍低于10%。

相比之下,欧盟27个成员国的增值税平均税率高达21.5%。

由于增值税具有较强的合规性和较低的逃税可能性,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倾向于采用这种模式,而不是销售税。

特朗普此次的贸易关税计划可能不仅仅是出于经济考量,而更像是一种谈判策略。历史经验表明,美国在推动关税政策时,往往会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外交协商。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可能希望通过威胁提高关税,迫使欧洲做出让步,以达成更有利的贸易协议。

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引发欧洲国家的反制措施,并加剧全球贸易摩擦。

无论特朗普此举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延续,还是出于战略谈判的考量,最终的影响仍取决于各国如何回应。

如果欧洲选择维护自身经济利益,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全球供应链可能面临新一轮调整,而这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深远影响。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