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认清政客真面目/南洋社论

6州选举尘埃落定,选民通过手中的一票,选出了自己认为能够带来好处和发展的代议士和政党。

政党在选举中的得或失,自己必须深入检讨和反省,选民的抉择一定有必然因素,应该受到尊重。

首相署前部长拿督再益依布拉欣在州选举前语重心长的说,人民祈求的是富同情心的领导者,并且具谦卑之心,能够了解我国存在的许多问题。

“每天称自己为团结政府是没有用的,如果每天都在疏远、羞辱和谴责他人。当不相信法治时,背诵国家原则也是没有用的。

“让我们的政治和行政更加温和、中立和谦逊。这就是最睿智的人奥嘉沙里宗教司提醒回教徒领袖应该做的事。”

选举是政治博弈,政治人物竞选期间的言行和竞选手段,是在昭示各政党的竞选目标。

选民虽然素质不一,有些盲从和有些愚昧,但比较明智的选民都会通过分析,了解到相关政党的治国方针,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什么,能够带领国家走向开明发展或是落后闭塞。

狡猾的政治人物,三寸不烂之舌,可以颠倒是非;虚假言行举止,可以昧地瞒天,朴实的人民群众,轻易会被这些政治人物影响。

政客选后原形毕露

只是,这些政治人物目的得逞之后,马上会原形毕露,照旧是面目狰狞。

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宗教和文化的国家,各个种族都有各自的生活、信仰和文化取向。

长久以来,我国的这种特质一直在良好和相互尊重与信任之下,维持着非常和谐的氛围,也反映在国家团结的良好成就。这是马来西亚最足以引人入胜的特质,也可以成为全世界多元社会的模范。

可惜的是,随着国内政党治国理念的分歧与政治人物的个人考量,国内政治博弈的形势日愈剧烈,长久的和谐社会也面临着严峻考验。

许多政治人物动辄玩弄种族情绪,他们利用本身的影响力,误导一般民众对种族团结的认知。

团结是力量的凝聚,是国家全民努力共同耕耘的成果。政治人物必须扮演好自己团结人民的角色,尤其是位高权重的领袖,讲话更必须谨慎再三,不可信口雌黄。

政治人物蓄意歪曲的讲话,某某种族要什么这一类的言论具有无穷的杀伤力,是割裂种族团结互信的尖刃。

缺宽容谦和从政者

马来西亚必须能出现对国家社会负有重大使命的政治家,才能带领国家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

当前政坛上的人物,绝大部分只能归类为个人利益着想而不顾国家未来发展的政客。人民只看到政客反复的言行举止和信口开河的承诺。人民看不到这些政客的治国理念和方针,只看到为个人利益的权术争夺。

马来西亚最近几届的大选,显示我国政治格局已经发生重大的改变,我们越来越缺少心胸宽广谦和的政治人物,能够实事求是和了解国家社会所面对的问题,同时具备宗教、种族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包容。

6州选举的结果让人民看到了什么?这是我们追求的未来吗?

 
 

 

反应

 

保健

黑心政客为何常叫嚣?/李志祥博士

周末清晨,走进巴刹,迎面而来的除了有各种食物与日用品,还有商贩们此起彼落的叫卖声:“老细,今天的蔬果又平又靓;靓嫂,海鲜好生猛,嗱嗱声快啲买……”

夜晚回家,打开电视,新闻里传来的除了天灾人祸、天气股市报道,更多的是政客之间的激烈叫嚣:“你威胁国家安宁……亵渎神圣宗教……伤害民族和谐……”

我们都了解,商贩提高声量是为了招揽生意,那么政治人物像上演肥皂剧般的激烈纷争,真的都是为了国家人民发声?还是另有企图?

心理学如何看待

政治人物经常形容对手“借题发挥以捞取政治资本”。且让我们看一看,挑事叫嚣如何能影响大众心理,为政客捞取资本:

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你应该听过“刷存在感”这个名词。 在纷乱的政治世界里,“沉默”就等于不存在。

“叫嚣”,哪怕内容空洞甚至荒诞,才能够吸引更多媒体报道受人关注。炒作话题不仅仅发生在娱乐圈,如今更是政治人物的拿手伎俩。

正所谓“黑红也是红”,即使没有贡献,只要频繁曝光在媒体中,就容易让人潜意识里产生 “经常听到他的名字,这个人应该很重要,应该很有作为”的错觉!

恐惧诉求(Fear Appeal)

“制造危机、散播恐惧”是一些政客的能事。哪怕是生活中的芝麻小事,他们也会刻意叫嚣,将事件上升为“侵害国家、道德、宗教或民族利益”的重大事件!

人类天生就对危害自身的负面消息更为敏感,“恐惧”与“愤怒”更容易使人失去理性判断。

刻意将课题渲染上国家民族或宗教情怀以激发群体恐慌与民愤,让群众更加依赖自己拥簇自己,这就是以“放大情绪、恐惧诉求 ”来操弄群体、博取支持的手段。

制造群体对立(Group Polarization)

阿明和阿强都是巴刹里的榴梿摊贩。相比之下,阿强的生意不及阿明。

然而阿强并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根源,却开始散播谣言告诉客户 “自己的才是正宗本地榴梿,阿明的是外来冒牌货……本地人就应该支持自己人!”

渐渐地一些客户不再是凭品质价格来挑榴梿,而是像选阵营般凭借 “支持自己人”的立场来光顾阿强,甚至还帮着中伤阿明。

当政客不再认真思考问题根源,而是不断叫嚣离间大众、夸大分歧,将问题归因为 “某个群体剥夺了自身群体的权益”,借此上位赢得支持,这就是“制造群体对立”。

比黑心商家更无良

偶尔在巴刹买到货不对办的劣质品,我们不免抱怨这些无良的“黑心商家”,并拒绝再次回购。

然而当你看到堂堂政治领袖不断在煽动对立、散播恐惧、制造矛盾冲突,还不断在媒体曝光……这些“黑心政客”比起前者更无良:前者让我的荷包蒙受损失,后者却足以祸国殃民……而我们居然还不能即刻终止他们的服务,还必须忍受他们继续荼毒生活。

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提醒人民避免触犯敏感课题,以维持国家安宁与和谐;然而环顾当今社会,更多的忧患其实来源于“将课题敏感化”的黑心政客。

政府必须果断采取行动,取缔这些政客,否则国家将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与内耗!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