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误人误己的评论—驳冯振豪歪论(下篇)/谢诗坚博士

后来,林敬益医生也揭开真相,原来是他把赖秋福“藏在他家里”,任吴清德怎样找,也找不到人。

这一幕闹剧就在马华失意中谢幕了。由此可见,马哈迪还是对民政有些“好感”的;尤其是在1995年大选时,许子根一举击败林吉祥而引起马哈迪对许子根的另眼相看。也就在大选后同意策划兴建第二座槟城大桥。

对此,冯振豪认为是因为民政在各项选举中“掌握实力”,令国阵霸主巫统缺乏问鼎首席部长的理由。这种臆测是不正确的主观判断。

第二点,民政之所以“偏于一隅”,也许对制衡马华有一定的想法,不过民政对巫统的威胁是不曾存在的。反而在加入国阵后,受挟于巫统的一党独大的威力。比如在1982年的大选,马哈迪同意民政与马华在槟州各角逐8席,弄到林苍祐气急败坏,特别是将民政的光大选区(甘榜哥南)转给马华。林苍祐也曾为此事向马哈迪论理,要用马章武莫选区换回甘榜哥南选区,结果不得要领。在此之后,民政和马华就不再“称兄道弟”了,而是在国阵内不断上演“兄弟阋墙”的斗争。林建寿在1982年州选失利,有部分因素是民政还给马华李三春的最大反击(当年马华与巫统的交换条件据称是李三春“牺牲”自己,转到芙蓉国席硬碰行动党老大曾敏兴医生,以换取马华能在槟城抬头)。

林苍祐高瞻远瞩

无可否认的,槟城在林苍祐的治理下(1969-1990),已成功引进国际财团入驻,也为人民提供成千上万的工作机会,更实现了乡村城市化及城市工业化的目标。犹记得在2000年(林苍祐已退休),当槟州发展机构庆祝成了30周年时,马哈迪当面称赞林苍祐的高瞻远瞩,把电子业带进马来西亚,而使槟城成为马来西亚的“硅谷”(Silicon Valley),进而演变成世界著名的电子城之一。

除了引进电子工业外,林苍祐也征用农业地发展工业和设立自由贸易区(林苍祐说,他在峇六拜征用大片土地发展工业,只是征用17名地主之地,却利惠万千人民,何乐而不为之?)。

在林苍祐之后的许子根也萧规曹随,用18年的主政推动先进工业的发展,包括对半导体产品的引进,在在让外来投资者刮目相看。因此说民政早在1990年就与槟州政权“不道而别”是言过其实的武断。在许子根之后的林冠英和曹观友也同样继承了槟州的发展走势。

尽管在林冠英眼中,林苍祐曾是敌对党人,但也没有否定林苍祐的功绩和许子根留下一个不断在发展中的槟城,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就此而言,冯振豪说,林苍祐的政绩成为民政党的唯一政治遗产也是最大的败笔。

论政应实事求是

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年轻的政论者不应过于自傲和抬高自己,而贬低他人的功绩;更重要的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第三点,就我们看来,他那篇稍嫌杂乱无章的论述也让我们不知他要表达的是什么?希望他能磨练好陈述有序的文笔,不是在言语中突然心血来潮插入不相干的段落。

例如他在评论中突然加入“1987年巫统党争威胁马哈迪地位及行动党卷入华社争议性课题(应指茅草行动),也就交由马华对民政进行制衡”。就不知所指为何?还有这与民政的主政,林苍祐的开路及许子根接班的安排又有何关系?我们宁可读到文短一些,精简而有序的立论,而不要跌入“不知所论”的陷阱中。结果是把槟城人带去“荷兰”,而走在迷宫中。

相关报道:误人误己的评论—驳冯振豪歪论(上篇)/谢诗坚博士

反应

 

言论

误人误己的评论—驳冯振豪歪论(上篇)/谢诗坚博士

一位在台湾东吴大学当政治研究生的年轻人冯振豪君,于2月27日在《星洲日报》广场发表的评论是十分严重的误导,不但显示他对槟城政治的一知半解,也暴露了他的史论是“道听途说”的误判。

第一点,他的标题:“老马是如何把民政党吃掉”,不但耸人听闻,而且闻所未闻。

他说:“在1990年槟州首席部长的委任上,马哈迪医生以放弃代表性的职位,为巫统党员征得更加实惠的报酬;而民政党出于保住眼前的首长,须向马哈迪和巫统表示更大的忠诚和妥协,要说许子根在2008年败走槟城,倒不如说民政早在1990年便已跟州政权不道而别。”

事实是,马哈迪从来没有刻意把民政党吃掉,他也没有必要对加盟国阵的“小政党”施予杀手。

既然民政党加盟国阵对马哈迪来说完全没有威胁性;也没有冲撞巫统向来所主张的“马来人至上”的指导思想,如此“武断”地指责马哈迪对民政党赶尽杀绝,是与事实完全不符的。

当年的情况是,民主行动党的林吉祥挟其“丹绒一役”吹起的威力(1986年开展丹绒一役,目标是要拔掉许子根的国会议席并为行动党造势。他除了打败许子根博士,也成功把十条大汉送进州议会。接着再于1990年使出丹绒二役的余威,压倒林苍祐医生,企图达成改朝换代的目的。

林苍祐犯“兵家大忌”

在投票前,林苍祐显得“老臣在在”,不为市面谣传所动。但当我看到在竞选期间,老佛爷(党内对林苍祐的尊称)在街头演说的清冷场面,不由得暗中叫苦;尤其是陪伴在老佛爷左右的多是拿督级和有头有脸的人,就更加忐忑不安了。政坛虽然需要资本家在台前台后支持,但在竞选期间是讳忌的,林苍祐就犯了“兵家大忌”。

果然开票当晚,林苍祐输了800多票,林吉祥的丹绒二役奏效,共有14人闯进槟州立法议会,只差3席即可上台执政。选举的成绩是:国阵—巫统12席、民政7席,合共19席执政。反对党阵线中的行动党拿下14席(槟州议席总数是33席,目前已增至40席)。

因为民政只剩7席,不能有所要求;在马华及国大党全军覆没下,只剩下巫统和民政,该如何选首长呢?

一时之间,马哈迪嘱咐他的助手安华与民政谈判。根据了解详情的陈锦华(已故,槟民政主席)向安华提出的意见是,因为民政也输了,就由巫统人当首长,除非国阵同意改组槟岛和威省的市政局,即槟岛市议会主席归民政党,而威省市议会主席归巫统。

马哈迪的回应是:此时更换首长由巫统人出任并不恰当,坚持由民政党派出人选担任。

其时,马哈迪在心里盘算另一个远大目标,要在30年后的2020年达成先进国宏愿(人均年收入15000美元),所以不急于改变政治结构,以便他能在1991年时正式推出2020年宏愿,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在30年后出现“马来西亚民族”。

没借机“马来化”槟政权

在马哈迪拍板下,民政就忙于推荐首席部长人选,只有两人比较符合资格,第一位是美国留学归来的普林斯顿才子许子根。他原是林苍祐的政治秘书(1986-1990),第二位是原任副农业部长的吴清德博士(他是哈佛大学高材生)。最终民政中央选了许子根成为林苍祐的接班人。

许子根的脱颖而出,也确定了民政在槟州继续处于主导地位。这也显示马哈迪当时对民政的支持,不借机将槟州政权“马来化”。

当然马哈迪也同意民政的陈锦华出任槟岛市政局主席(市长)。但在6年后,陈锦华与许子根的矛盾因为争夺民政槟州主席一职而尖锐化(这事与巫统无关,反而是在选前吴清德找副首相嘉化峇峇说情,但不成功,因巫统不能干涉民政党选首长)。

另外一件事是1999年的大选后,民政在槟州议会取得10席,而马华则有9席。吊诡的是,竟有两名民政党州议员退出民政加入马华,他们是林武灿及林建安(林苍祐长公子)。这一下子马华变成11席,而民政党跌剩8席,情况对民政非常不利。

此时马华议员被集中在浮罗交怡“度假”,这是马华总会长林良实医生的绝招,希望能取得在浮罗交怡度假的马哈迪之首肯,由马华人出任首席部长。

在此千钧一发时刻,马哈迪马上促请许子根延后一个星期才宣誓就任首长(这是许子根在后来透露的),主要是马哈迪要马华再证明尚有多1名州议员跳槽,他就是赖秋福,被视为吴清德的“政治徒弟”。

这时如热锅上的蚂蚁的吴清德怎样也找不到赖秋福,只好向林良实汇报无法拉拢到赖秋福过档,也就不能变成12对7席的局面。就这样,马哈迪请许子根就职了。这也说明了马哈迪并非亲马华而贬民政,而是按实际情况作出决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