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读史求答案/陈俊安

韩国总统朴槿惠的“闺蜜干政”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尽管总统已被暂停职务,但整件事必须经过法庭判决、重新大选,才能画上句点。



韩国民众本来应该高兴才对,却闻韩国民众为排解困惑,纷纷学习、研读历史,试图从中求得答案、求得安慰。

读史有鉴古知今功效,是不争之事实。

看来,我们也该翻一翻历史典籍,为大马政治乱局寻求答案了。

远的不说,就从独立历史开始看吧!

大马经历了1942-1945年的抗日战争,而英国在东南亚因为这场战争,势力受到致命打击!英国的背信弃义,也激起了各地的反殖民民族主义的浪潮,导致1957年马来亚联邦的独立。



当时还发生了1963-1965新加坡的加入而又退出,成为独立国家的不愉快事件;以及经历了马来西亚与印尼的对抗(1963-1966)。

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读历史,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独立得来不易,三大民族的分享政权与和谐共处也得来不易!不过,自从“新经济政策”之后,种族政治抬头,加上神权政治的干扰、贪腐严重,国家人民从此陷入多事之秋。

再读一下历任首相的历史。从东姑阿都拉曼、敦拉萨、胡申翁、马哈迪、阿都拉巴达威到现任首相纳吉,总共有6位;而且符合了“拉曼预言”(RAHMAN)——即从“拉曼”这个字,预示了未来5个首相的人选。

昏君无能 奸臣弄权

如果真的以史为鉴,我们看到了前5位首相,胡申翁、阿都拉巴达威都被公认是清廉自守的;东姑、敦拉萨也没有传出任何贪污丑闻;马哈迪掌权时,固然为人诟病是“朋党政治”,也被传在“土著金融”事件中涉及贪腐,但从未被证实;唯有现任首相纳吉,“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丑闻不断发酵,“户头七亿”,很难解释得清楚。

如果读史求答案,历史早就证明:“昏君无能,奸臣弄权,害得国家衰亡,民不聊生。”我们能不警惕么?

 

 
 

 

反应

 

国际

韩媒分析3大相似场面 尹锡悦或重演朴槿惠惨况

(首尔13日讯)韩国《中央日报》报道,总统尹锡悦因为戒严面临弹劾的情况,与2016年12月朴槿惠遭弹劾时的情况,似乎越来越相像,总统府与执政党“国民力量”都对此严阵以待。

2016年朴槿惠被弹劾时,时任执政党新国家党(现在的国民力量党)领导层强调全党团结一致、反对弹劾,但随着舆论恶化、示威规模扩大,党内“必须弹劾”呼声渐增,最终在表决当天改为“自主投票”,约60名执政党议员投下赞成票,使朴槿惠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二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

尹锡悦弹劾案也有相似之处。国民力量党在第一次表决时集体离场、拒绝弹劾,仅安哲秀、金睿智投赞成票,金相旭投下反对票。

不过,金相旭10日公开表态,将在下次弹劾表决时投赞成票,另外裴贤镇议员也表态参与投票。上述趋势让执政党开始担忧弹劾案通过的可能性。

8年前朴槿惠弹劾表决前夕,亲朴派、非亲朴派发生冲突,导致执政党分裂为国民力量党、自由韩国党。

党内意见难一致

而在尹锡悦第一次弹劾表决未通过后,国民力量党魁韩东勋提出“有序下台”方案,却被党内其他派系强烈反对,多位官员的去留问题又进一步加剧冲突。

执政党人士表示:“按照目前趋势来看,明年大选时,执政党能否保持整体性,还很难说。”

2016年朴槿惠面临弹劾时,与执政党议员缺乏沟通,导致党内意见难以保持一致。

尹锡悦的状况也非常相似,他3日深夜发布紧急戒严令、4日凌晨解除,7日上午演说表明“交由党内决定”,接着直至12日一早才又发表全国谈话,但坚决不下台。

尽管4日曾在总统府与党内资深人士会面,6日又在官邸单独会见韩东勋,但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首尔汉南洞的官邸内,闭门不出。

总统府相关人士表示,总统与幕僚之间沟通顺畅,但执政党人士透露,除了秘书室长郑镇硕与民政首席秘书金周贤之外,尹锡悦与大多数幕僚都失去联系。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