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课堂呼唤真实性学习/林国安

课程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课堂,课堂教学面貌是教育改革落实情况的真实反映。然而,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互走极端的现象。

例如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满堂灌”偏向“满堂问”,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发,也没有什么逻辑指向,纯粹是为提问而提问;学生的回应随意性大,表面看似意见纷呈,气氛热烈,实质不着边际,无关宏旨。这样的课堂教学面貌更新只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粉饰,是虚假的课堂!

教师代替学生学习

尽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于教与学关系的调整,但是我们的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教师仍包揽一切,甚至代替学生学习。

例如阅读教学常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设计主要是教师自己预设完成的任务和目标,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思考和体验。这不是学生真实性学习。

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未能贯彻“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赋予学生学习主动权,积极参与课堂,实现个体学习发展,这是未竟全功的教育改革。

毕竟,杜绝虚假现象,落实真实性学习,是改变课堂教学面貌、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要提高到“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课程教学改革要致力于构建以学为主线、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采纳“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以学定教”,让“学”决定“教”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充分体认学生是教学认识、实践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教师教学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创设适当教育情境,导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内化所学。

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是落实真实性学习的主要机制,其核心是学科本质的学习。当代课堂教学要建立在学科概念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超越对知识与技能的简单传授,关注学科知识的源起、发展、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从学科的视角理解世界和分析问题,形成学科意识和思维习惯,对学科本质与规律有深刻认识与把握。

例如华文学科本质的内涵包括:语言学习与运用、思维能力与品质、审美与生活涵养、文化传承与互鉴;数学学科本质包含:数学眼光观察与直观想象、数学思维思考与数学抽象、数学语言表达与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自然科学学科本质则有: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科本质学习为主干主线,可以避免“泛学科化”,把华文课上成思想道德课、文学鉴赏课,数学课流于解题分析和运算技能训练,科学课仅注重静态知识记忆与理解。

当前素养教育改革,学科本质学习是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途径,也是学科“深度学习”的基础,它的普及化有助于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形成学科能力和求解学科问题。

追求学习共同体

课堂教学面貌改革追求的另一道风景线是“学习共同体”,同侪协同共学,以改变学生单打独斗的学习状态。但又有别于一般分组分工的集体学习。

学习共同体小组内不布置分工任务,也没有层级领导或竞比高下;只有互听他者的声音,互问以厘清困惑,互学以共好,协同发展。

课堂教学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自己能学、能学会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

教师要做好“有效提问”设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营造让学生安心自在讨论的课堂氛围,构筑“产生学习”的机制,落实真实性学习。

反应

 

言论

年度流行语与AI时代/林国安博士

12月2日,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语言文字权威期刊《咬文嚼字》发布“2024年十大流行语”:“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

12月7日,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立德树人、巴黎奥运会、全球南方、中国游、以旧换新、低空经济、未来产业、新职业。”

在这期间,世界几部知名词典也先后评选出2024年度词语,包括:

《柯林斯词典》:brat(原意是顽童,被赋予新义:“具有自信、独立和享乐主义的人/态度”)。

《剑桥词典》:manifest(原意是清楚显示情感、态度或品质,也被赋予年度词语的新义:“积极想象,以完成目标的场景来给自己动力”)。

“2024牛津年度词语”:brain rot(脑腐化,特指一个人由于过度浏览那些无聊或低质量的网络内容而导致的精神或智力状态的恶化或退化)。

《韦氏词典》:polarization(两极分化,表示在对立派别或群体之间引发强烈分歧)。

年度词语和流行语的评选,是语言学界一年一度的盛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披露,2024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人工后期处理提取、筛选而获得;语料来源于本年度国内主流报纸、中央及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的转写语料,以及网络门户网站文本,语料规模达10余亿字次。

流行语折射时代特征

《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黄安靖介绍年度十大流行语评选要保证广泛社会认可度,覆盖面要广,能全面反映过去一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面貌的变化以及最显著的时代特征。

此外,也要兼顾语言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注意词语结构、含义、用法上是否有创新且符合语言规律和社会文明规范,能否为汉语言文字发展起到规范引导作用;注意考虑流行语如何反映时代发展特点,为一年的社会生活留下印记。

考察上述2024年度流行语和词语,其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是十分鲜明的。

现大量AI相关新词语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引领的高新科技发展迅猛,正推进社会与产业革命,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词汇敏锐反映社会新生事物和社会生活变化。于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词新语大量出现和广泛流行,形塑年度流行语和年度词语。

例如,本年度流行语“数智化”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体,反映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如“人工智能+工业制造”“人工智能+教育”等,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而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转型,致力“技术含量、创新性和高效能,体现经济发展向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方向的转变”。

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安全治理,强调“以人为本,智能向善”,既能够推进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缔造美好社会,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中国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为产业变革带来新赋能和新机遇,呼唤“未来产业”的布局建设,以及新业态和新技术含量高“新职业”的生成,包括拓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新赛道,以加快培育高质量人才,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人工智能发展也启示人们树立“自信、独立和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想象,以完成目标的场景激励自己”;面对海量、虚虚实实、真伪难分的信息资源,需要审慎思辨,勿沉迷于无聊网络内容而导致“脑腐化”!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