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谁毁掉正义的“美国队长”?/南洋社论

二战之后,美国一跃而起,成了世人眼中替天行道的正义大国。

当年,日本“进出部队”向珍珠港发动偷袭攻击,重创美国海上战斗力量,也导致美国正式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领导的联军在欧洲及亚洲两条主要战线,击溃纳粹德军及日本“进出部队”,让世界结束了战乱,把太平日子还给世人。

若美国没介入二战,又或美国无法攻克德日,一切的历史将从此改写,欧洲将落入纳粹之手;日本将把亚洲划入它的“东亚共荣圈”。却因有“美国队长”横空而出,打败纳粹,再掷了两颗原子弹给“进出部队”,一举结束二战,嬴得世界高度尊重。

那谁是“美国队长”?

美国漫画中最“主旋律”的超级英雄,非美国队长莫属。



他用国名当做头衔,制服是红白蓝加上明亮的星星;一面同样颜色的盾牌就是他的武器。

没错,他的诞生,正是源于爱国主义的目的——当然,爱的是他们美国。

在1941年,二战在欧亚战场延烧,美国尚未参战,但是国内反法西斯之声越来越强烈。当时时代漫画公司趁势推出了一位爱国者,那就是代表美国正义精神的英雄——美国队长,从此深植美国人的内心,成为美国人的价值观。

很不幸,来到特朗普之手,“美国队长”却与正义脱了序,是谁在毁掉美国正义精神?是谁在让“美国队长”成为类似二战日军“进出部队”的奸角?

特朗普以举国之力去对付、围堵一家民营通讯集团华为,还扣了任正非的女儿为“人质”,这是“美国队长”会干的事吗?难道,正义已在美国人的信仰消退?又或是美国选民所托非人?

如果以强击弱的华为事件成为美国对外的常态手段,那今天是华为,明天又会是谁?更何况美国是第一大军事大国,如果会发生打压民营集团,那更难保美军会化身为威胁世界和平的“进出部队”。

世界在期待着美国人民发挥“美国队长”的精神,让美国走回正道,那才是重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的精神。

反应

 

言论

伊党别高兴得太早/南洋社论

在本周一举行,本来由巫统当推手,伊斯兰党趁机“抽水”的声援拿督斯里纳吉集会,巫统在最后一分钟宣布退出,并且声明执意出席者须自担后果的政治决定之后,反倒让伊党成为了集会上耐人寻味的主角。

巫统的悬崖勒马,等于是国阵所有成员党得以从这一场不知所谓的集会解脱,因为此宗涉及国家元首谕令争议的案件已进入法庭程序,各种迹象也已经显示谕令的存在,纳吉的律师团队也都准备得妥妥当当走入法庭,还需要什么声援?

巫统宣布取消集会,让出声援纳吉前线,看似周全了团结政府的面子。然而,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来说,其副手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不给脸”的罪名已形成;对阿末扎希来说,他也开罪了党内的纳吉势力阵营,这是扎希避不开的难处。

伊党在最后阶段喧宾夺主,于集会场地以八比二的人数优势占据会场,像是以敌人身分去了别人的家,以不受欢迎客队之名赢了当地主队,目的是让主人家“看见”他们,情况确实耐人寻味。

然而,如果熟知伊党擅长“不计前嫌”地亲近敌营,收编一些政治成果后即反脸的政治手段,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天有约1200人聚集在神圣的司法宫外声援纳吉案,大部分国盟的领袖都出现了,巫统也有一些二线以下的成员不顾个人后果前来刷存在感,媒体估计不到200人,据说是要让纳吉看见巫统有来人,可让他感到安慰。

这一场纳吉居家服刑争议案引发的种种政治戏码,其实也在巫统和团结政府内部多处掀起各种角力。

伊党要安华烦心

巫统内部有希望纳吉提早走出牢笼,得以回家坐牢的支持者,也有希望他牢底坐穿的另一股势力;希盟对元首谕令保持尊重,知道不该多说,但是哪会有多少希盟人希望纳吉获得越来越多的行动自由?纳吉可是在希盟执政的时代被送进去牢房的。

伊党投机坚持集会,摆明是要公开与纳吉交上朋友,反正最后交不成也没有损失,最重要的是,要让这场阿末扎希的巫统扫安华政府巴掌的集会成功举行,让纳吉开心,安华烦心就可以了。

投机的伊党是看到纳吉与安华,以及与扎希之间的矛盾,也看好谕令的存在,极大可能可让纳吉获得更多行动自由并重新掌控巫统,只要到时纳吉的巫统重新虑与希盟的合作,伊党就有了依附在纳吉身后,再度走入布城的机会。伊党向来都只是瞄向这一个利益,未曾更改。

当天上诉庭已以2对1票裁决批准纳吉的上诉申请,让高庭审理他居家服刑一案,纳吉的律师也已经出示王宫发出的信函,以证实元首特赦令附录的存在,一般相信一周后高庭对此的审讯,纳吉极占优势。

伊党想希巫决裂

有说王宫信函的发出,将会成为反对党和巫统纳吉派系群攻安华政府的子弹,继而演变成伊党最想看到的希巫决裂,并引发团结政府出现崩盘危机,其实只是一厢情愿的说法。

从特赦令附录的议题闹起,到入稟上诉庭,再到号召司法集会,安华和王室都是知情人,却都没有积极插手和处理,任由法庭程序依法进行,不就正好说明了安华的胸有成竹和王室对他的信任吗?

就算最后纳吉成功在家服刑,也是不可抗的依法而行,安华必是早已预知结果并已作好应对准备,伊党可别对他们的投机成功高兴得太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