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谁让我们失业了?/南洋社论

外劳抢饭碗?正当大部分国人都这样认为时,世界银行却告诉我们“你们错了!”。

世界银行调查指出,外劳不单不会抢走人民的饭碗,反为国人创造了更多工作机会。



题为《大马经济监测:外劳》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大马某些特定的领域,每当10名外劳的加入,就会为大马人创造5.2个新工作机会;而外劳人数增加10%时,大马人的薪水也将会增加0.14%,受惠最大的是中学学历的就业者、主管或经理级人士。

不过,市场的实况却是“饭碗被抢了,工作少了,收入甭提了”,而抢他们饭碗的不只是人民,还包括外劳。

外劳已成人民和雇主之间的问题,也成为工会和政府,以及劳资之间争议的课题。

鉴于巨大的工资差距,非熟练员工向高收入国流动的压力必然存在。因此,先是大批的印尼外劳进入我国,然后是缅甸、越南,再到最近的大批孟加拉外劳大举涌入我国就业市场;还有一些菲律宾人,以及摆地摊的中国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无不抢走了人民的工作机会。

随着民众担忧的加剧,劳资之间两种针对外劳需求的不同看法在争议着。企业界说劳力不够,需要增援;劳动层却说引进外劳不单抢了饭碗,甚至压低了就业市场的薪金。



外劳的引进,抢夺了人民饭碗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小贩;即使说大马人民不热衷3D(肮脏、辛苦和危险)工作,但肯定不包括当小贩。经济放缓,公司裁员最盛时期,许多工人,甚至是被解雇的中产阶级最容易最快找到的工作,很多时候就是当小贩。

今天,许多外劳就是被用来当小贩,而一部分更是“业余”之后,从事小贩或小商行业捞外快。也只有他们才能赚到“同乡”的钱。

在一些州比如槟城,外劳几乎成了小贩代名词,所以,槟州政府才要立法阻外劳当小贩,却遏制不了。

世界银行一名经济学家毛罗特达维德说,当一家公司聘请很多非熟练员工后,就有能力扩张业务,并制造许多需要中等技术的工作机会,而这些工作机会大多开放给大马人。

他指出,一般大马人受教育程度已提高,因此,大马人占非熟练员工比例越来越少。

但,我国非熟练员工何曾少过?即便大学毕业生,只要还没工作经验,其实就是非熟练员工。庞大的大学生失业大军在在说明了这个事实。

低熟练外劳的流入已给本土出生的竞争者造成损害。随着合法或非法外劳人口比例的上升,相对不熟练的本土工人比例的下降,许多本土非熟练工已不属于劳动人口——他们成为了就业无望的工人。

本地劳动力从不愿做(3D工作)到做不来和无能力做,在在反映了外劳所构成的影响,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外劳从事的是人民不愿从事的工作,不尽全对,也会是一个错误。

劳动力的供应取决于它的价格。首先,不能否认的一点是,如果没有外劳,雇主们就不得不为保姆、清洁工、农场的园丘工人及建筑劳工等等支付更高价格。第二,虽然大部分是外劳,但从事这些工作的也包括本地人。障碍并不是缺少本国工人,而是如果没有外劳的话,雇主必须为他们支付更高的工资,以致增加了成本。

世行的报告中也提到,大量外劳涌入,其实也大幅度降低外劳之间所获得的薪水,跌幅接近4%,而大马籍非熟练员工的薪水则跌了大约0.74%。

外劳削弱人民工作机会与薪金都是事实,今天我国非技术工人越来越多地进入非贸易产品生产活动,如果非技术外劳也压低了这些岗位的工资,一个不幸的下层阶级将不可避免的产生。

经济放缓,生活压力不断加重的当儿,外劳肯定是一个严重问题,而政府和企业更需要的是提供一个切合国家社会需要的人力链——教育和训练,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大学生失业大军的加剧,而外劳也肯定不会是一个降低成本的有效长远方案。

反应

 

言论

勿忘大马是我们祖国/黄瑞泰

1956年,作为时任教总主席的林连玉老师给《马来前锋报》的开斋节特辑写其著名的〈心理的建设〉一文,文中的为尚未建国的马来亚(后来的马来西亚)提出了两个建议,分别是共存共荣的观念以及以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的观念,这在当时可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想法,至今仍然适用。

林连玉老师所提出的这两个理念是我国华人在这个土地生活的基本信念,尤其是第三、第四代华人的出现,本地华人早已将马来西亚视为第一家乡,把马来西亚视为自己的祖国,这在过去是无人可以质疑的。

共存共荣正是多元文化的象征,华社普遍推崇多元文化理念,唯有透过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接受多元的文化传承,才能延续我国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这正好也是独立至今华社极力维护的基本信念。

过去巫统主导的政治环境中塑造了马来人社会团结一致的印象,华社则以一种抵抗国家意识形态的打压而团结一致的合作,如此一来华巫两个群体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华人社会与巫裔两个社群从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牢不可破的存在。

只是这种以族群文化身分划分表面看起来稳固的共同体,在近年来国际局势的丕变,包括中国经济崛起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及以巴冲突在我国回教徒社群带来的冲击下,却显得脆弱不堪,华人社会对于中国崛起有不同想象与期待,巫裔社群内部对于马来人身分也有不同的讨论,改变了国内的政治版图与加剧族群间的误解。

坠入身分冲突情境

对我国华社来说,中国崛起给了很多人不同的想象与期待,甚至渴望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能够带领我国华社逃脱长久以来的的意识形态困境,只是这样的期待对自己的身分及国家认同产生不同的矛盾,使得很多人坠入另一个身分冲突的情境。

或许林连玉老师〈心理的建设〉一文所提出的概念可以作为今天华社困境的提醒。我们的第一家乡是马来西亚,当我们享受这片土地所有的好时,也该思考如何解决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挑战,而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只能够往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身上找寻,而不是透过外来的力量能够解决的。

中国的崛起或许能够带给我们更大的市场与更好的经济契机,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政治、社会,甚至是文化发展在这个改变中就会变好,长久的问题就能够被解决,尤其是国内所面对的政治、族群关系的问题更不可能会因为中国因素而得到缓解。

大家还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这片土地本来就汇集了不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的人群。唯有通过彼此互动、磨合才能够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和平共处。

作为移民的后代,华社应该要理解这里才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崛起或许可以锦上添花,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马来西亚才是我们的祖国。

林连玉老师在六十八年前的呼吁,是一个超越时代和社会的见解。在整个族群与文化日益撕裂的今天,我们仍需要时刻叮咛自己勿忘共存共荣和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这两个号召,让马来西亚可以度过矛盾与分裂,走向更好地未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