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走了杨邦孝来了许启谟 ——林苍祐与杨邦孝的政治故事(完结篇)/谢诗坚

林苍祐当上马华总会长(1958年3月23日)的得力左右手,一个是党的总秘书朱运兴副教长(学历是香港大学三年级生),另一个是宣传主任杨邦孝(学历是律师,与李光耀在伦敦剑桥是同学,奠定了他们两人成为至死不渝的挚友)。

在1958年5月20日及6月3日,有两批中学生分别冲向林苍祐的医务所提出质问。先是中华中学的学生当面要林苍祐答复八个问题;后是韩江中学的学生在校内举行闪电式的大集会后,接着“闯入”林苍祐的医务所提出三项诉求。



综合起来,两校学生的要求主要是:为何马华代表单独会晤教长,而不邀“三大机构”(包括董总和教总)的代表一起面见?马华公会对新考试制度的看法(政府规定初中的初级文凭及格是作为升高中的标准)?不仅要求校方收回开除学生的成命,而且要求在甄拔考试未获得合理解决之前,不强迫学生参加;及政府应澄清超龄生可否修完高中课程?(那个年代,华社称为初中甄拔考试和高中甄拔考试,使用华语出题和作答)。

所谓的改制和超龄生的问题在1957年教育法令(由拉萨报告书转成法令)中也有接受华文中学申请津贴而改制成被控制的学校。其中钟灵中学、芙蓉振华中学及昔加末华侨中学的改制已成定局。

此外,政府也规定在1957年时,年满17岁的(小学生)必须退学,而到了1962年,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不超过12岁;至于中学,按规定是13岁进中一,17岁中五毕业。后来政府改成同意改制中学设“下午班”,以收容超龄学生,这些“下午班”后来变成所谓的“独立中学”了。

考试制度引争议



至于考试制度也引发激烈争议。教部认为所有学校应参加统一的考试,即初中考初级文凭,高中考高中文凭或剑桥文凭,概以英文出题和作答。

教总则认为应按拉萨报告书规定,允准不同源流的中小学存在,且可用本身的媒介语出题;同时中学初级文凭考试只属测验性质,不能当成升高中的条件(必须考试及格)。

有鉴于事态严重,担心又再酿成更大的学潮,林苍祐马上吩咐杨邦孝一定要面见教育部长佐哈里。杨邦孝果然不负众望,他最终在取得了教长的同意,可将甄拔考试改成测验性质,与升级和津贴无关。林连玉回忆录中这样说:由于杨邦孝口说无凭,他很难向学生交代,也就要求杨大律师在纸条上签名为证。通晓中文的杨邦孝照做了,一场第二轮的大罢课也就消弭了。

当年的林苍祐意气风发,矢言马华与华教共存亡。

第二件事却给林苍祐栽了大筋斗,连他整个“革命团队”也去了“荷兰”。

事缘在1959年6月24日的时候,林苍祐按马华中委通过的议案,致密函给东姑,要求在议席分配上马华分到40个议席。这样倘使未获得联盟中非马来人政党的同意,将不能对宪法提出修改。

当年马来亚国会共有104席,而三分之一席是35席。马华认为它提出40席是合理的,因为也要提防某些席位输给反对党。

后来有关争议又似乎可以降到35席,但这也不是东姑所能接受的,他认为林苍祐的密函形同在他背后捅一刀。

在密函中,林苍祐也提到教育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要事,应允准现有的学校用其教学媒介语举行考试;且具有与国家教育文凭同等的程度,并纳入教育政策之中(即受到官方承认其文凭的价值)。

本来林苍祐是期待在1959年7月10日的联盟会上讨价还价,但有关密函却提前在媒体曝光。对杨邦孝来说,马华是以民族大业高举鲜明的旗帜,不论是成功或失败,都要表明立场。这就是为什么杨邦孝把密函公诸于世。

虽然林苍祐在7月10日与东姑会面,但不欢而散。这意味着暴风雨快要降临了。

果然东姑在7月10日的复函中表明不再与林苍祐合作,但将与支持联盟的马华会员合作面对大选。这宣告了马华内部的分裂,陈修信派从中崛起,获得分配31席(未达1/3席),而林苍祐派榜上无名。

在无可奈何下,林苍祐派杨邦孝会晤李光耀(他刚在1959年6月5日就任总理和组阁),而杨邦孝虽与李光耀关系十分密切,但也无法说服李光耀发表文告表示同情,因为李光耀要以新加坡利益为重,希望能与马来亚合并而不愿得罪东姑。

退一步说,如果李光耀当年有反应,也无法扭转局面。也因为这样,林苍祐、杨邦孝、朱运兴等人败在马华内部的分裂与争权夺利。最后杨邦孝在1969年举家定居新加坡,先是出任华侨银行董事主席,后在1989年应李光耀之邀,出任新加坡法官,并在1990年接替退休的黄宗仁,成为首席大法官。一直到2006年以79岁高龄退休。

李光耀不欣赏许启谟

吊诡的是,陈修信掌权后起用的是新加坡政治部主任许启谟(林有福时期的政治部主任)来当马华署理总会长(1972年病逝)。李光耀不欣赏许启谟,形容他是肥胖臃肿,财大气粗的人。而失败的林苍祐在10年后(1969年)东山再起。也是在这一年,杨邦孝找到了他的“伯乐”李光耀,彼此惺惺相惜,把新加坡搞成了一个不是小国的小国。

如果当年是林苍祐与杨邦孝合作领导马华,马华今天会变成怎样的政党呢?也许廖中莱与魏家祥不妨回望历史,从中找出马华的弱点在哪里?而马华的政治遗产又是什么呢?

谢诗坚■资深评论员

反应

 

言论

马斯克是基辛格第二?/谢诗坚博士

特朗普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是奇迹,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民主党的举棋不定,而且坚持派出女性总统候选人贺锦丽作为拜登的取代者,结果一败涂地。

根据美国的选举历史,第一位回锅的总统是克利夫兰。他在1885-1889年担任民主党总统,但不幸在1890年输给共和党的候选人。不过在1893年他又卷土重来,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布莱恩。在没有连续主政下,他是第二个重回白宫的总统(1893-1897)。

正因为这次特朗普强烈地希望再入白宫,也就使尽各种办法来取得胜利。无独有偶,今年美国商界竟中途插入支持特朗普的马斯克,引起各界的广泛猜测。最主要的质问是,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基辛格?

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基辛格是在1971年受美国总统尼克逊委托密访中国,探测中国对美国的态度。在获得正面的反应后,这位当时白宫顾问就用一年时间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部署,而在1972年成行,基辛格也随行其中。这件破天荒大事不但改善了中美关系,也缓和世界局势。例如中美关系因为乒乓外交而进行官方的接触和贸易往来,直到1979年才正式建交,互换大使。

与此同时,因为美国的带头向中国示好,许多亲西方国家也就改变政治立场,与中国打起交道,这包括日本和马来西亚等。

虽然基辛格于1977年从国务卿职位引退,政治影响力逐渐缩小,但他依然是中国的好朋友。直到2023年适逢百岁逝世,总算留下改天换地的历史故事。

在基辛格之后,中国一时仍找不到第二个基辛格,直到今年马斯克加入特朗普的团队。其出手之阔绰,单单为特朗普的竞选活动就捐助了超过1.18亿美元。

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马斯克,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但因热爱从商,也就辍学而从事高科技的生产。1995年,他与弟弟金巴尔成立了网络软件公司Zip2,后来被康柏公司收购。2002年,马斯克创办SpaceX,负责太空运输。2004年他创办电动汽车特斯拉(Tesla),并在2014年提出在中国上海兴建电动车生产工厂。

在2022年马斯克以440亿美元全资收购推特(Twitter),在2023年保持其首富地位,资产高达2700亿美元。

除了拥有太空设施,能将人送往太空外,他的特斯拉电动车也大步迈进。根据2023年的记录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总产量的51.9%,达到91.7万辆,包括特斯拉的电动汽车销量在内。

有消息指出,马斯克的母亲现居住在中国。若真有其事,他是一位对中国情有独钟的企业家。

这位被视为亲华的大资本家不完全与特朗普思想一致,至少特朗普主张对中国进口货加征关税,马斯克是不同意的。他认为这样的结果将导致美国的老百姓因而增加生活的费用。

法国的《世界报》针对马斯克的立场也发表评论,指他一面提倡言论自由;另一面在中国时却将这件外衣(言论自由)收了起来。

美国康涅狄格州民主党参议员查德布鲁门撤尔直接点名批评马斯克的言论和行动,认为他对美国的安全造成威胁(有所谓政商不两立)。

但是特朗普对马斯克的表现则大为赞赏。他形容马斯克是超级天才和政治新星,也当众点名马斯克是其政府内阁中的部长,将担任提升政府效率的委员会主管,审视并精简联邦政府的预算与运营。

马斯克能成陶朱公?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寄望马斯克在高科技或航太领域中超越中国。但马斯克正在审视特朗普内阁中的鹰派所起的阻力。目前特朗普除了左右逢源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平衡两种不同思潮的冲突。

路透社在一篇新闻评论中也指出,除了马斯克外,其他大企业家如比尔盖茨也拜访了习近平主席,苹果总执行长蒂姆库克也与李强总理碰面。

以此综合美国对华政策虽不会放宽,但也不符合大企业家的商业利益。

如果说基辛格是解决战争的高手,在1974年促成日内瓦会谈,结束越南战争;而马斯克则是当代中国的陶朱公(公元前336-448年)(又名范蠡,是商界偶像,助越王勾践复国,消灭吴国)。因为他看到未来的中美是不可分割的,而且将连在一起牵动世界的走向。

马斯克正走着陶朱公的道路,他能否与特朗普长期合作?尚未得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