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走了杨邦孝来了许启谟 ——林苍祐与杨邦孝的政治故事(完结篇)/谢诗坚

林苍祐当上马华总会长(1958年3月23日)的得力左右手,一个是党的总秘书朱运兴副教长(学历是香港大学三年级生),另一个是宣传主任杨邦孝(学历是律师,与李光耀在伦敦剑桥是同学,奠定了他们两人成为至死不渝的挚友)。

在1958年5月20日及6月3日,有两批中学生分别冲向林苍祐的医务所提出质问。先是中华中学的学生当面要林苍祐答复八个问题;后是韩江中学的学生在校内举行闪电式的大集会后,接着“闯入”林苍祐的医务所提出三项诉求。



综合起来,两校学生的要求主要是:为何马华代表单独会晤教长,而不邀“三大机构”(包括董总和教总)的代表一起面见?马华公会对新考试制度的看法(政府规定初中的初级文凭及格是作为升高中的标准)?不仅要求校方收回开除学生的成命,而且要求在甄拔考试未获得合理解决之前,不强迫学生参加;及政府应澄清超龄生可否修完高中课程?(那个年代,华社称为初中甄拔考试和高中甄拔考试,使用华语出题和作答)。

所谓的改制和超龄生的问题在1957年教育法令(由拉萨报告书转成法令)中也有接受华文中学申请津贴而改制成被控制的学校。其中钟灵中学、芙蓉振华中学及昔加末华侨中学的改制已成定局。

此外,政府也规定在1957年时,年满17岁的(小学生)必须退学,而到了1962年,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不超过12岁;至于中学,按规定是13岁进中一,17岁中五毕业。后来政府改成同意改制中学设“下午班”,以收容超龄学生,这些“下午班”后来变成所谓的“独立中学”了。

考试制度引争议



至于考试制度也引发激烈争议。教部认为所有学校应参加统一的考试,即初中考初级文凭,高中考高中文凭或剑桥文凭,概以英文出题和作答。

教总则认为应按拉萨报告书规定,允准不同源流的中小学存在,且可用本身的媒介语出题;同时中学初级文凭考试只属测验性质,不能当成升高中的条件(必须考试及格)。

有鉴于事态严重,担心又再酿成更大的学潮,林苍祐马上吩咐杨邦孝一定要面见教育部长佐哈里。杨邦孝果然不负众望,他最终在取得了教长的同意,可将甄拔考试改成测验性质,与升级和津贴无关。林连玉回忆录中这样说:由于杨邦孝口说无凭,他很难向学生交代,也就要求杨大律师在纸条上签名为证。通晓中文的杨邦孝照做了,一场第二轮的大罢课也就消弭了。

当年的林苍祐意气风发,矢言马华与华教共存亡。

第二件事却给林苍祐栽了大筋斗,连他整个“革命团队”也去了“荷兰”。

事缘在1959年6月24日的时候,林苍祐按马华中委通过的议案,致密函给东姑,要求在议席分配上马华分到40个议席。这样倘使未获得联盟中非马来人政党的同意,将不能对宪法提出修改。

当年马来亚国会共有104席,而三分之一席是35席。马华认为它提出40席是合理的,因为也要提防某些席位输给反对党。

后来有关争议又似乎可以降到35席,但这也不是东姑所能接受的,他认为林苍祐的密函形同在他背后捅一刀。

在密函中,林苍祐也提到教育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要事,应允准现有的学校用其教学媒介语举行考试;且具有与国家教育文凭同等的程度,并纳入教育政策之中(即受到官方承认其文凭的价值)。

本来林苍祐是期待在1959年7月10日的联盟会上讨价还价,但有关密函却提前在媒体曝光。对杨邦孝来说,马华是以民族大业高举鲜明的旗帜,不论是成功或失败,都要表明立场。这就是为什么杨邦孝把密函公诸于世。

虽然林苍祐在7月10日与东姑会面,但不欢而散。这意味着暴风雨快要降临了。

果然东姑在7月10日的复函中表明不再与林苍祐合作,但将与支持联盟的马华会员合作面对大选。这宣告了马华内部的分裂,陈修信派从中崛起,获得分配31席(未达1/3席),而林苍祐派榜上无名。

在无可奈何下,林苍祐派杨邦孝会晤李光耀(他刚在1959年6月5日就任总理和组阁),而杨邦孝虽与李光耀关系十分密切,但也无法说服李光耀发表文告表示同情,因为李光耀要以新加坡利益为重,希望能与马来亚合并而不愿得罪东姑。

退一步说,如果李光耀当年有反应,也无法扭转局面。也因为这样,林苍祐、杨邦孝、朱运兴等人败在马华内部的分裂与争权夺利。最后杨邦孝在1969年举家定居新加坡,先是出任华侨银行董事主席,后在1989年应李光耀之邀,出任新加坡法官,并在1990年接替退休的黄宗仁,成为首席大法官。一直到2006年以79岁高龄退休。

李光耀不欣赏许启谟

吊诡的是,陈修信掌权后起用的是新加坡政治部主任许启谟(林有福时期的政治部主任)来当马华署理总会长(1972年病逝)。李光耀不欣赏许启谟,形容他是肥胖臃肿,财大气粗的人。而失败的林苍祐在10年后(1969年)东山再起。也是在这一年,杨邦孝找到了他的“伯乐”李光耀,彼此惺惺相惜,把新加坡搞成了一个不是小国的小国。

如果当年是林苍祐与杨邦孝合作领导马华,马华今天会变成怎样的政党呢?也许廖中莱与魏家祥不妨回望历史,从中找出马华的弱点在哪里?而马华的政治遗产又是什么呢?

谢诗坚■资深评论员

反应

 

政治

【独家】时评员:若与伊党闹分裂 土团将失谈判筹码

独家报道:许世平

(吉隆坡13日讯)伊斯兰党副主席拿督斯里阿末山苏里辞去国盟总财政职的事态演变,分析人员认为,一旦土著团结党和伊斯兰党闹分裂,前者将会失去谈判筹码。

然而也有分析认为,作为国盟最大党的伊党在大选后等待多时才出手争夺话语权,或已非最佳时机。尽管如此,分析认为两党的关系或只是变淡,还没有到交恶的地步。

谢诗坚:未到交恶地步

政治评论员谢诗坚博士强调,土团党的势力愈趋单薄,要是与伊党闹分裂的话,就等于没有了谈判的筹码。

他说,6名土团党国会议员宣布支持安华后,现在只剩下25名国会议员及另有35名州议员,已经没有可炫耀的能耐了。

谢诗坚是对伊斯兰党副主席拿督斯里阿末山苏里辞去国盟总财政职后,土团党与伊党会有什么关系的变化的问题时,向《南洋商报》说,伊党最近只顾自身的事务,也未与土团党有牵扯,土团党感到孤立无援,才会找到前首相敦马哈迪来撑场,也未有伊党人马到场。

他认为,类似的情况对土团党而言,并不是好事。

“面对白礁岛案被追责及独断独行的敦马,伊党也并没特别要找他寻求协助斡旋,而慕尤丁却比较需要敦马的力量支持,选择委任阿兹敏担任总秘书自有其考量的依据,就是要促使伊党承认其党内的地位。”

他说,因为总秘书的人选未通过会议讨论,引起伊党的不满,而慕尤丁坚持他的做法,自然进一步加剧与伊党的矛盾。

此举使到两党没法继续维持如初的和好关系 ,但这并非交恶,而只是关系变得冷淡。

“但是,它却让外界察觉到此两党的确发生了问题,只是目前距下届大选仍有一段时日,从现阶段来看,问题还不显得很严重。”

他说,要是这个局面持续发展下去的话,说明慕尤丁似乎仍操纵大局,伊党还没法做大。

“当然会对国盟产生影响,因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似乎比较倾向于接纳伊党的参与,而剔除土团党。”

他说,土团党更需要伊党,让慕尤丁甚感失落,也促使土团党更急切要拉拢伊党。

“可要是伊党与土团党脱钩,土团党势必被架空,最后将会崩溃,这是慕尤丁不愿看到的局面。”

胡逸山:伊党出手太迟

政治时评员胡逸山博士则认为,伊党现在才出手其实已经太迟了。

他说,上届大选伊党赢获的议席最多,由伊党主导国盟是合情合理的。

“原本早就应拍桌叫嚣,迫使国盟主席丹斯里慕尢丁等早日退位让贤,可是伊党现在才出手稍嫌太迟了些。”

胡逸山还说,土团党本来就是依靠伊党的帮忙才能赢得议席,那么现在就应该乖乖就范,排在一边,应该礼让,让伊党真正保持在国盟的领导地位。”

对此场国盟的内部斗争可能会有怎样的影响,他认为土团大可退出国盟,察看自己如何能生存。

胡逸山针对阿末山苏里辞国盟总财政,在国盟内部可能引发一场“无声的抗争”如此分析。

据报道,阿末山苏里于12月11日致函辞去国盟总财政职,惟并没有说明辞职原因。

他也是登嘉楼州务大臣,而外界盛传他是国盟未来执政联邦时的首相人选,是伊党和国盟的关键政治人物,他的辞职却让人甚感诧异。

日前,慕尤丁宣布委任阿兹敏担任国盟总秘书,另5名土团党领袖也受委担任国盟的重要职位,包括土团党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韩沙再努丁受委为国盟副主席,土团党副主席拿督斯里阿末费沙担任国盟宣传主任,土团党妇女组主席拿督玛斯恩美雅蒂担任国盟妇女组主席。

另外两名土团党副主席拿督斯里罗纳建迪和拿督拉兹吉丁则被委为国盟最高理事;拥有最多国会议席的伊党却未获分配担任国盟要职。

因此,阿末山苏里的辞职,被视为是一种抗议,及将引起国盟内部的分裂。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