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马华,不可超越火箭/章龙炎
最近有关华小10+ 6计划在2018年大选后的变动引发的争论,特别是其中三所华小易名争论,“经手人”张念群反击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说如果当时她真的是大错特错,为何马汉顺不立马纠正?
张念群还说,她只当了20个月的教育部副部长,在“喜来登政变”后接手的马汉顺,虽然有33个月的时间,还是什么都做不了。她还提醒马华,10 +6华小内有三所华小可由出资者命名,马华不需要当作不知情。
这是典型的混淆视听。首先的问题就是,在她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之前,有关三所华小已经命名。她在任时出现的是“改名”(重新命名)不是‘’命名‘’。两者是有差别的。再说了,出资者可选择将华小重新命名,但不一定要这么做。教育部不点头,出资者也无可奈何。不是吗?
我说呀,张念群要是不认同国阵时期对有关华小的命名,何不建议以火箭的已逝领袖或者华教领袖取而代之?多几个以华裔先贤为名的学校,就是为华人贡献的史实加分,何需妄自菲薄呢?张念群在教育部开了这个自我矮化的先例,不是授人以柄吗?
其次,张念群揶揄马汉顺当了33个月的教育部副部长不能纠正“张念群的错误”,是无能。其实,在火箭眼中,马华是当家不当权,又被华裔选民所唾弃。马汉顺因此实在没有道德制高点来纠正所谓的错误。
相反,张念群只当了20个月的副教长(虽说任期是20个月,但改校名是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就可以把几个华裔先贤名字排除在外,真的是太强大了。不过,这样的‘’强大‘’建立在混淆视听而不是正视听,因此缺乏担当的底气对华裔是非常不幸的。
张念群不敢光明正当地“承认”错误,也不敢坚持当年所为是正确的,只是以稻草人谬误手法,来回应马汉顺及其所属政党。
承认华裔先贤贡献
上面所提到的把‘’命名‘’与“改名”混为一谈,把自己所做的事要马汉顺“负责”是其中两个例子。
但是,两党代表及其支持者在你来我往之中,我们看不到的是华社对这个关系到“去华化”的课题,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所谓的“去华化”是要淡化华人的色彩。承认华裔先贤在世时的贡献,以建筑、道路、学校等命名(或重新命名)纪念他们,有教化作用,可进一步巩固华裔在各领域的历史与政治地位。反其道而行,自然会有截然不同的后果。
可惜,很多华人到现在还跨不过一个坎:超越马华,不可超越火箭。火箭成为最高指标。
像张念群指马汉顺要带风向掩饰自己无能是容易的,要把一切罪名都推给她更是最直接的,很多华裔会信受奉行。
我把上述谈话改成“张念群要带风向掩饰自己是容易的,要把一切罪名都推给马华是最直接的”,华裔的反应就不一样了,即使这比较接近事实。
张天赐率队晤苏海利 商暴力追债问题

(吉隆坡15日讯)马华公共服务及投诉部主任拿督斯里张天赐日前率团队,与武吉阿曼刑事罪案调查局总监拿督斯里苏海利会面,以针对打击暴力追债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因应近期频繁接获有关借贷者遭暴力恐吓及勒索的投报,他提出建议警方援引刑事法典第307条文(企图谋杀)及第436条文(蓄意纵火)下展开调查,严正对付涉案者。
张天赐今日发文告指出,他昨日在马华雪州投诉局主任陈凯荣律师、法律顾问张朝盛律师及阿伦甘尼斯律师的陪同下,向警方移交了两宗相关案件的报案书,并详细说明案情及受害者所面对的威胁。
他说,这些暴力讨债行为,尤其是涉及抛掷汽油弹的事件,已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也对借贷者及其家属构成极大威胁。他希望警方能严肃看待,并速采取行动,防止类似案件一再重演。警方在会面中表示,将依据现有证据,从纵火角度展开调查。
另外,陈凯荣律师也借此机会建议,应重新检讨并修订1953年住家公开赌博法令,他认为该法令已不符合当今社会环境与需求,亟需更新以反映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