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蹩脚英语,So What?/李慧珊博士

大马电视频道NTV7改为教育部频道的Didik TV KPM一开播就遭致许多观众以及网民们以节目水准低,不够专业的批评而引起风波。其中备受争议的就是节目组一名科学老师的英语水平。

就职于Hitz FM的一名DJ更是在网上发布了嘲笑科学老师的英语的视频,DJ后来也因为其言论严重影响了他人的形象而遭到公司暂时革职。

英语不好,难道就应该遭到耻笑吗?

确实,Didik TV作为一个教育部新的特备节目,在专业性和节目主持人选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收看更好,更高品质的节目内容,如果观众觉得节目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都可以合理地给予批评和提出建议,毕竟有批评才会有进步。但这种批评和建议应该是善意且富有建设性的,而不是针对个人且具有嘲弄和诋毁意味的。

那些伤人的话,对于老师而言就是一场赤裸裸的霸凌。当然了,发生在老师身上的事绝不是个案。相信许多人也拥有因为自己蹩脚的英语而遭到嘲笑的经历,尤其是在以华语为主的家庭中长大的华人。或许是因为大马教育的关系,英语考得好的人自然会被老师以及家长称赞,英语考得差的人则会受到别人的斜眼。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对许多人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而是莫名的压力。

英语好的人往往有异于他人的优越感,因此越学越好,讲得越来越有自信;英语不好的人则是在成绩的打击以及旁人的打压之下,越来越排斥英语,最后干脆不开口说话了。当然并不是每个学英语的人都会面对这个极端的情况,但英语不好确实是许多人跨不去的坎,也确实使许多人信心受挫。

如果你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是你必须知道的——你的英语或许真的很差,但是你并不需要为此感到自卑;你的英语或许真的很好,但你并不需要为此感到沾沾自喜。英语是沟通的工具,它的重点不在于你懂得多么多艰深的词汇,你的文法有多么正确,你的发音有多么标准,而是你敢不敢以及能不能把你的想法清楚地用英语表达出来。

英语华语一样重要

英语不好并不代表你不能成功,英语不好不代表你低人一等,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现在把它丢进垃圾桶为时不晚。别忘了,中国小米的老板雷军说着一口蹩脚的英语,但他一样获得了全世界的掌声。

但各位也千万千万不要觉得我说这些是为了告诉你英语不重要,不值得我们学习。相反的,英语与我们的母语华语一样重要,并且现今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

一个不谙英语的人是难以与大环境融合的,他的无知将会使他失去一生中很多宝贵的机会。但我怕我说得不好被别人嘲笑怎么办?事实上,当你勇敢地开口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英语程度其实比想象中的好一百倍。只是长久以来的打击,让我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深怕一开口就会说错话而遭到耻笑。

所以,勇敢地开口吧,当你选择开口而不是沉默的时候,成功又离你近了一步。

(作者为拉曼大学副教授)

 
 

 

反应

 

大千

手术醒来“变外国人”荷少年“母语忘光”只会说英语

(阿姆斯特丹26日讯)荷兰出现一起离奇病例,一名少年膝盖受伤接受手术,醒来却完全忘了母语,只能用英语沟通。

这名少年更一度坚称自己在美国,医疗团队起初以为是麻醉导致的短暂混乱,但持续数小时仍未改善,请来精神科医师才被诊断罹患极为罕见的“外语综合症”(Foreign language syndrome,FLS)。

美国Live Science科学新闻网站19日报道,这名少年因踢足球时受伤,送往荷兰一家医院接受膝关节手术,但术后他从麻醉中苏醒时却无法说也听不懂荷语,甚至不认得父母,只能用英语沟通,并反覆坚称自己身处在美国,但他此前仅在学校上英语课时才会使用英语,也没有精神疾病史。

据报道,护理师起初以为这可能是术后短暂的“苏醒谵妄”(emergence delirium),在麻醉药效消退时偶尔会发生。但数小时后少年仍无法说出荷语,医疗团队才请来精神科医师进一步评估。

医师发现少年神智清醒,回答问题时使用带荷兰口音的英语,且表现得相当放松、专心,后来他开始可以用荷语简短回答,但明显仍有困难。少年被诊断罹患罕见的“外语综合症”,这种疾病会使患者突然且无意识地使用第二语言,而非母语。

在手术后18小时,少年已能听懂荷语但仍无法说出口。未料隔天朋友前来探病时他突然恢复,可正常使用母语。医师判断不需进一步脑部扫描或其他神经心理检查,他在手术3天后顺利出院。

这起病例发表于《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期刊,目前在医学文献中仅有9起类似病例,多为白人男性,从母语切换至使用后天学习的另一种语言,而非典型的双语人士。

研究报告作者表示,“外语综合症”在儿童身上极为罕见,认为这可能是全球首起正式纪录的青少年病例。

新闻来源:Ettoday新闻云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