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选后首要任务——东西马一家人/谢诗坚博士

不论马来西亚大选结果如何,它依然存在东西马的政治权益分配的斗争。

虽然选前国阵主席阿末扎希说,一旦国阵胜选,将会委任3名副首相,一个在西马、一个在沙巴及一个在砂拉越;而希盟主席安华则宣称,希盟的竞选政纲中早有列明会委任两名副首相,一个在西马;一个在东马。

不过,严格来说,东马的政党至今并没有对西马政党提出“东马人的副揆论”感到惊喜与雀跃。这说明了,今日的东马人所要的是更多和更大的自主权,而不是带有“虚名”的副首相。

其实,马来西亚概念的提出乃因牵涉到复杂的国际政治大问题,并不是为了东西马人的权利才作安排。

一位著名学者迈克里特(Michael Leigh)在2018年穷其毕生精力,完成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砂拉越和汶莱在马来西亚塑造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少关注大马概念

这位在悉尼大学有35年执教经验的教授,打从1962年就对砂拉越的政治进行研究。他在书中提及一个鲜为人所注意到的,当时世界局势的转变,对马来西亚的成立竟是息息相关的。

远在1955年时,英国殖民地大臣宁诺波特(Lennox Boyd)联同英国驻东南亚最高专员麦唐纳(Malcolm MacDonald),秘密地提出他们的长远规划,其中包括英国有必要对其剩余的殖民地进行非殖民化。

麦唐纳则补充说,在过去8年,他已向新闻业者提出这种概念,但婆罗洲方面好像鲜少关注到他们对马来西亚概念的构思。

在1961年时,随着中国的统一与强大,共产主义已在东南亚取得立足点,包括朝鲜半岛、越共的活跃及印尼、泰国和菲律宾共产势力的兴起,因而被印尼总统苏卡诺形容为新兴势力(New emerging forces, NEFOS),必将战胜旧势力(Old established forces, OLDEFOS)。

在苏卡诺眼里,所谓旧势力包括属于新殖民主义的马来亚及殖民残余的国家,如汶莱、砂拉越、新加坡和北婆(沙巴)。

在这个时期(1962年),苏联的核威胁已在古巴布阵,而古巴仅离美国领土不过150公里,这种局面也刺激东姑阿都拉曼将新加坡视为第二个古巴。

出于对共产势力的恐惧和担心,新加坡的李光耀支持马来西亚的成立,这对新加坡的生存和安全是十分关键的,以让新加坡继成为“自由世界”。英方东姑也因之被鼓励策划马来西亚的成立,并认为对马来亚有利。

按英国的计划,马来西亚应在1963年8月31日成立,但因联合国派团进行鉴定民意(称为柯波调查团),也就将马来西亚成立的日期展延至9月16日。

经过多番的谈判,马来亚联合邦政府终于与新加坡、沙巴和砂拉越分别签署了“马来西亚63协议”。

在条文中,规定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是以“邦”的地位成立马来西亚,也有协议保证。其中新加坡保有移民、劳工、教育和财政自主权;沙巴20点协议中及砂拉越18点协议中,也保有移民与劳工自主权。

有关协议于1963年7月31日由英女王御准。但在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而成为独立国家,也就意味着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签署的协议书完全失效。

东马“邦”不见了

尤其重要的是,在协议中,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是以“邦”的地位加入马来西亚的。

但不知为何,在1976年东马“邦”的地位不见了,沦为与西马一样普通的州属。这是胡先翁当首相时发生的事。

这一年对马来西亚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沙巴的执政党沙统(慕斯扎法领导)一党独大,为所欲为,违抗中央旨意,胡先翁在国会提出修宪,将东马的邦地位降为州级,以控制东马不得逾越雷池一步。

平心而论,自从东马加入马来西亚后,就未曾享有“自主的地位”。例如1965年沙巴首席部长唐纳史蒂芬被中央调任联邦部长,不再担任首长。又例如1966年砂首长加隆宁甘被罢黜,经斗争后还是败下阵来。这说明了首相的权力大过天。

既然沙巴已贬为州,则中央拥有更大的权力在1985年进一步突显,中央另支持团结党打败人民党,且在90年代一鼓作气将沙巴变成巫统的天下(沙统人出任首席部长)。

只要“东马人的东马”

进入千禧年,东马人民已开始不满西马中央集权的压制;尤其不能接受为何东马比西马落后,例如沙巴的贫穷率已恶化至20%。而砂拉越油气的税收虽然高达34.8%,人均GDP高达1万1000美元,但整体发展还是十分缓慢。

虽然国会已在2021年4月8日通过修正案,将东马的“州”地位恢复为“邦”,但依然未见东马人兴高采烈。因此“东马人的东马”一词一直围绕在东马人民的头上,他们所要的是富庶的邦应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利,而不是诉求未果下,“邦”的地位被典当了。

无可否认的,在字面上将邦变成州,再将州变回邦,是没有多大的意义,除非在实质上让东马人民感到他们有自主权,而与西马是真正的一家人,而不是两家人。

 

 
 

 

反应

 

政治

单凭区域优势难组政府 巫统领袖:国盟需扩大影响力

(瓜拉登嘉楼17日讯)巫统登嘉楼士兆(Setiu)区会副主席莫哈末依斯干达今日发文告指出,国盟若渴望将其领导人推举为首相,必须实事求是,先评估自身在第15届全国大选中所赢得的议席数量及执政能力,而非频频发表“市场测试”式的言论。

“其实他们也意识到这一点,但不过伊斯兰党把持的态度也是意料中事,因为他们以伊斯兰主义政党的形象为幌子,而把职权作为斗争的主要目标。

“在谈论是否有资格成为我国的主要执政党之前,伊党需要计算一下在第15届全国大选中是赢得多少个席位。”

莫哈末依斯干达指出,即便国盟内另一成员党土著团结党(土团党)加入,也难以单独组建政府,必须依靠其他政党的协助,特别是沙巴和砂拉越的政党资源。

他表示,伊党的支持力量完全建立在马来人占多数的地区,特别是被称为“马来链带州”(Malay Belt State)的东海岸和半岛北部各州。

“国盟需要扩大其影响力至沙巴和砂拉越,以获得简单多数来组建政府。问题是,伊党是否能够吸引到这些支持,因为上届大选的结果表明,若伊党单独参选是无法赢得很多席位。”

他强调,土团党显然需要依靠伊党在基层推动发展,因为他们缺乏强大的组织力量。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