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都是“人的问题”?/黄子伦

在辩论或是笔战这条路上,只要对手认真提论点,不管他有多固执,或其论点有多不堪,我都给予最基本的尊敬。但有一种对手是比较麻烦应付,他们喜欢说:XX是好的,只是人类自己诠释/使用的方式有问题,所以是“人的问题”,不是XX的错。大致上有两种人会用这招,第一种是“没立场,只是要打圆场”,另一种则是不负责任,纯粹是要回避质疑和论证责任而瞎说一通。

为了阐明这种说法的缺陷,我就用近期常批评的《弟子规》来说明。其护航者说《弟》有很多好处,使小孩懂得敬老尊贤等等,但一谈及其糟粕时,就改口说这是人自己不会变通,刻板诠释等等。好,问题来了。既然护航者认为《弟》有其影响力,为何功劳是归《弟》,而问题却是和《弟》没有关系?这种遮住坏的一半,只看好的那一面,在逻辑上就是以偏概全。



更进一步说,如果坏处是人自己导致的,和《弟》无关。那么好处是不是也是人自己办到的,一样和《弟》无关?

这时,比较有素质的反对者会说,这是“滥用的问题”,就像是滥用药物也会有问题,但不能否认药物有治疗作用。

好,既然一项工具是很容易被滥用,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需要对这项工具进行严格把关?例如:必须由专业人士来诊断病人的状况、斟酌适合的药物剂量、或是设定药物索取管道的难易度等等。而当我们这么做时,是不是已经是默认了,疗效和滥用是药物的一体两面,无法切割?只不过在权衡了“生病时的治疗效果”和“滥用的后果”,我们建立了一套健全的病情诊断和药物分配系统,以便把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因此,滥用只不过是表面原因,深层的原因是,这个工具具备了“可以/很容易被滥用”的特质。

这时我们就来到一个更严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人会‘滥用’某些工具/主义/思想”?



需搞懂人的特质

当我们往这方面探讨时,就必须了解人的特质是什么。是服从权威?缺乏自律?懒惰思考?多疑?残忍暴力?缺乏同理心?要决定一个工具的优劣,我们需要搞懂人的特质,并检视那项工具会否放大人类的某种缺陷或是优点。如果会放大人类缺陷并祸害人间,那么它就对人类发展有害,反之亦然。就像什么是害虫什么是益虫,都是以人类的利益为判断标准,这没什么好争议的。

因此,我们对待这些工具/主义/思想的正确态度是:如果它带来的建设无法大于破坏,就应该摒弃之,并寻求另一个更好的替代品,而不是强迫人类违反天性去改变。工具是用来服务人,而不是人去服务工具。例如几乎全部经济学家都认同市场经济会放大人类的贪婪本性,但他们从未回避,更不会说某某企业不是“真正的资本家”。也因为市场经济所解放出来的竞争力和财富创造力的规模也是前所未有之大,且超越规划经济,所以比较了利弊后,市场经济是目前最适合人类经济发展的思想体系。不然中国也不会舍弃规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滥用”一说,根本原因是我们缺乏批判这项工具的坏处,而选择墨守成规。

以上所说的反驳论述,适合针对《弟》,或是任何的经典学说/思想/主义/工具/技术。

黄子伦

 

 
 

 

反应

 

东海岸

弟子规中心导师 莅叁娘善心老人院演讲

(直凉2日讯)弟子规中心导师陈志伟及杜可盈老师在岁末时刻到叁娘善心老人院举办“中华礼仪”演讲,以亲子团康活动来为2024年画上句号,再以《使命》、《五音療癒》来开启新的一年。

陈志伟与杜可盈经常到叁娘善心老人院弟子规中心讲解中华文化,免费教导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效仿古人无私奉献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共有60名学生参与讲座,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陈志伟受访时说,这是世界大同的理想而办的活动,活动内容有传统作揖礼仪简说,礼的意义,在家礼仪是和谐之本。

他说,讲座也有谈到音乐养生之道,五音疗愈,多听轻音乐有助于身心健康,也有参观万姓祖先堂寻根,了解中华民族起源,孝道的传承和意义。

最后,活动也给参与者父母孩子一同制作香囊,把好运带回家。

叁娘老人院院长拿督叶玉梅感谢陈志伟及杜可盈老师一路来的付出,让家庭亲子关系更和谐,把正能量带给社会。

“叁娘善心老人院弟子规中心为志工老师开放,他们善用这里的资源,把中华文化贯彻予新生代,让社会更美好。”

视频推荐 :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