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重燃希望/格迪

从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我一直很庆幸自己是国家教育制度的受惠者,不需缴付高昂学费,就能完成教育,祖国对我的栽培,我铭记在心。我自许,在学有所成后,一定努力回馈社会和国家。

在我大学毕业之际,国家经济开始走向衰退。我们左等右盼了一两年,好不容易才被分发到各自的实习单位,为病人效劳。看似守得云开见月明,但由于实习需与政府签下二至三年的合约,在这段期间,纵使面对种种冷眼或不平等对待,我们只能咬紧牙根,坚持下去。



我们刻苦学习,卖力付出,为的就是等待一至两年的实习训练结束后,我们能真正的被接纳成为正式医护人员。某单位的医护人员完成了一年的实习训练,但是承诺却没有兑现,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没有权利过问“上头的决定”。是否能成为正式医护人员?两年以后再谈吧。原因是国家经济还未复苏,政府无法支付更庞大的医疗人员薪资,我们只能忍耐,和政府携手渡过难关。

 

不公平也不许投诉

是的,听起来很合理,只要能为人民服务和效劳,其实薪资多寡,合约或正式员工不重要,为的是要照料人民的健康。但,原任首相纳吉最近承诺,政府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给青年,并实现5年创造300万就业机会的目标。哦,原来国家还是有能力资付薪金的,那为什么我们却是被牺牲的一群?

作为公务员,我们不能评论任何时事课题,我们面对不公平对待,也不许投诉。我很纳闷,发现问题后倘若没有管道投诉,又哪来的反省与进步?很多时候当病人给我一些意见,我都会聆听和接纳,希望毛病与过失不再重犯。而且病人的健康,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不得等闲视之。



医护人员的使命,就是让病人早日康复,这是我每天上班的动力。我要感谢的,并不只有祖国,而是一路走来,给予我鼓励与批评,包容与接纳的所有人。有大家的陪伴,我才能在行医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有力量。

反应

 

名家专栏

35岁的百万富翁/股悦

从小到大,“百万富翁”这个词汇可能在我们的耳边回响了无数次,这也成为许多人的梦想与目标。

近期,在社媒引起大家关注的一篇新闻,就是一名才35岁的青年,其公积金存款已超过百万令吉,甚至接近200万令吉。

这则新闻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纷纷在脑海中出现疑问,如何在短短的十多年打工生涯里达到将近200万的存款。

对于普通的打工一族来说,这样的累积速度几乎难以想象,因此也好奇如何实现如此巨额的存款。

当然,令人羡慕的是,该名青年自爆拥有5万月薪,以及每年多达20万至30万令吉的花红。

这种高收入在社会中并不普遍,尤其是对比我国即将提高的最低薪金标准1700令吉,更加凸显了薪资差距的显著性。

自愿缴纳公积金

除了高薪与巨额花红的贡献以外,该名青年也通过自愿缴纳公积金的方式,让其存款快速增长。

在现有的自愿缴纳公积金机制下,会员每年可自行存入高达10万令吉,他也因此每年自存此数额。

深知复利所带来的威力之下,他坚持不从公积金户口进行提款,以便每年的利息可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复利的力量是资金在初期累积较慢,但一旦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增长速度显着加快。

这也是为何他的存款在首个100万令吉耗时十年的光阴,而之后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倍增至将近200万令吉。

通过公积金存款成为百万富翁已不是梦,而200万令吉存款所带来的利息,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

每月万元利息

假设公积金局派发6%的利息,以全年200万令吉的存款计算,一年的利息已达12万令吉,或相等于每个月1万令吉。

对不少人来说,单靠公积金存款中获得的利息,已远远高于他们每个月所领取的薪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此的利息已经足以支撑生活中的各种基本开销,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

随着公积金局允许非私人领域打工一族的国民也可以参与自愿缴纳,这为更多人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增值管道。

相比之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合理利用公积金作为理财工具之一,以实现他们的财务目标。

坚持储蓄

尽管并非人人都能享有高薪,但通过坚持储蓄、善用复利机制、坚持长期投资,即使没有超高收入,财务自由亦不再遥不可及。

善用公积金局提供的自愿缴纳机制、不动用公积金存款,并让复利让大家努力工作,长久就能看见其成效。

财务自由不仅带来经济上的保障,更是获得生活的安心感和自信,从而让自己更专注地追求梦想与兴趣。

你是否也计划通过公积金存款的渠道,开启实现财富目标的旅程,让自己逐步靠近百万富翁之路?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