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银行不(只)是贪图那2块钱/周若鹏

话说蛇仔明提着2000块钱现金去找大耳窿,打算还清债务。

“龙哥,这里连本带利,没拖没欠啦!”



西装笔挺的龙哥招了招手,手下就毒打蛇仔明一顿,龙哥说:“2000不够,是3000!”

蛇仔明一脸无辜:“啊?!”

龙哥很专业的把账单拿出来:“连本带利,2000没错。可是你过来见我,花我的时间,要算见面费;因为你,我得开灯开冷气,你要还电费;我伸手接你的钞票,要伸手费;这钱得要麻烦我跑银行,还需要路费。所以,多算你500。”

“我的天啊!那还有500是什么?”

“我手下打你也要花力气,也要出粮,不是?”



我有个朋友是做“贷款”的,他深信自己是在帮助人,有的人需要小额贷款,银行不会受理,就只好找他了。做生意罢了,若有借有还,不会轻使暴力。我本来想说“以上故事纯属虚构”,但又不全是,叫荒唐变真实的不是高利贷,而是我们的银行。

推动电子转账节省成本

近日多家银行宣布,顾客若使用柜台服务或自动出纳机还款,要另征额外费用。在某些群体抗议下,各银行已取消此措施,事情就算了结了吧?其实还没。

一般顾客会觉得另征交易费万分不合理,银行用我的存款去投资,也从我的贷款中赚取利息。作为顾客,要我亲自把钱送上门了也就算了,还要付“交易费”?天理难容啊!银行这不是像大耳窿龙哥般嗜血吗?不是的。银行作为企业,没错就是要赚钱,但这样的交易费不见得能为银行增加可观收入,背后真正目的是要改变顾客行为,以提升整体营运效率。

为什么购物中心明明设有停车场,路边还是有长长一排非法停泊的车子呢?不是因为停车场满了,而是大家想节省2块钱的停车费。劝导是没有用的,很难改变消费者习惯,但如果伤害他的钱包,他就马上会有所反应。要消费者少用塑料袋吗?每个收2毛钱就好,大家就会记得自备环保袋。要减少使用塑料盒吗?外卖多收一块钱,顾客就会记得自备饭盒。

除了收钱,另一个办法就是给予回扣奖励,如电讯公司不想再寄纸本账单给顾客,只要顾客同意接受电邮账单,就给予回扣。这样节省了多少纸张、救了多少棵树啊!不过环保不是电讯公司真正关注的事,它只是要节省列印和邮寄成本罢了。

银行也一样,它希望全世界都用电子转账,能少聘几个出纳员就几个,能关掉几家分行就几家。

既然大众严重抗议另征费用,大概表示习惯不易改变,时机未到。我身边有些长辈到现在才勉强学会用自动出纳机,要他们使用网路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反正这交易费也不是重要收入,取消就算了,何必破坏企业形象。可是,对银行来说这事情还没有了结,必会想方设法推动更能节省成本的电子交易。无论如何,若法子用对,未尝不是好事。

 

 
 

 

反应

 

财经新闻

继砂拉越之后 雪州政府也要投资银行

(吉隆坡19日讯)消息人士透露,继砂拉越政府投资银行之后,雪兰莪州政府也正考虑投资本地银行。

根据财经周刊《TheEdge》报道,雪兰莪正在与三家银行接洽,分别是马建屋(MBSB,1171,主板金融股)、安联银行(ABMB,2488,主板金融股),以及大马银行(AMBANK,1015,主板金融股)。

其中,其中与马建屋的洽谈,自去年起已展开。

消息指出,目前谈判仍处于初期阶段,雪州政府有意成为主要股东。

另有消息称,雪兰莪考虑以至少5%的股份入股某家银行。“这只是一个开始,目标是逐步增持。”

若雪州政府决定持股5%,需先获得国家银行批准。

根据大马金融服务法令(FSA),机构股东在银行的持股不得超过20%。

雪州大臣拿督斯里阿米鲁丁表示,州政府确实有意图在金融领域多元化发展,以减少对土地溢价的依赖。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