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陈修信与董教总立场之争/方奕鸿

【寻找时代出路的人·第三篇】

马华公会于1949年2月27日创立时,首要是为了解决华人公民权。华文教育课题此前主要由教总主持。当陈祯禄与林连玉于1953年会面以后,华文教育课题纳入成为马华公会争取华人权益另一主要部分。

陈修信如何看待华教问题?他认为华教是华人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一个失根的民族,不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因此华教必须获得保存。

不过,在与巫统的独立谈判时,陈修信面对最大困难是英殖民政府与9州苏丹所签署的《1948年马来亚联合邦协议》已经承认并赋予马来人特权,而马来语作为官方语文是特权的一个部分。

为了交换华人公民权,陈修信唯有承认马来人特权,放弃争取华文官化。但是,为了确保华文在国家独立后依然能够自由教学与使用,获得保存与不被损害,陈修信要求将保护性条款写入宪法中。

2021年12月29日的吉隆坡高庭宣判“华淡小不违宪”案件,所引用的宪法条文,就是陈修信当年所写入的保护性款项。

陈修信主守 林连玉主攻

在华教课题上,由于担心政府会消灭华教,教总则认为一劳永逸解决华教危机的有效方法是将华文官化。不过,陈修信无法满足教总要求。

陈修信与林连玉、沈慕羽等人在处理华教课题上最大分别是,陈修信要守住华教现状,林连玉、沈慕羽要再进一步开拓华教空间。

促使陈修信采取守势,守住现状的原因有几点:

第一,陈修信受限于与巫统在独立谈判时所达致的共识,承认英语和马来语为官方语文;

第二,陈修信认为华文教育的自由教授和发展已获得宪法保障,不会被消灭;

第三,陈修信欲守住与巫统的谈判成果,担心节外生枝,毁掉得来不易的华巫合作共识与基础;

第四,当时东南亚国家民族主义此起彼伏,国内族群关系紧张,陈修信担心语文问题将引发族群流血冲突事件,对华人生存不利。

相对于华教人士首要关注华教课题,陈修信身处的位置——马华公会总会长、政府内阁部长,就迫使他必须从更宏观的战略格局去思考和看待各项挑战。

除了面对和处理华教问题,他还必须注意族群关系互动,周边国家政治局势发展,以及更复杂的政党政治博弈课题。在处理华教问题上,他无法如华教人士般干脆利落。因此,陈修信百般劝阻华教人士推展华教运动的行为,看在华教人士眼中,就成了反华教。

陈修信与华教人士在立场上的分歧,注定了双方无法走到相同的一条路上去。马华公会虽然宣称代表华社,但在华人文化与教育议题上,华社大多数却以董教总马首是瞻,党内因此发生数次领导危机,对马华公会在联盟内部的权威和影响力带来深远冲击。

反应

 

言论

寻找时代出路的人,他们说……/方奕鸿

【寻找时代出路的人·完结篇】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副院长黄文斌老师在评述我的著作《陈修信与马来西亚华社关系研究(1961-1974)》时说,马华公会第三任会长陈修信是一个寻找时代出路的人。

谨此摘录学人、时人对族群关系与语文教育问题的看法,分享与大家。

学人何启良说,陈修信无法理解华教人士护根感受。何国忠说,理解和重视族群和谐关系,让陈修信在处理事情上充满顾虑,进退失据。黄文斌说,陈修信是个务实的人。章龙炎说,陈修信无法扮演出色的政党领袖,却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家。

学人陈绿漪说,为达致族群融合,英殖民政府推行以英文为共同语文政策,教总担心华小最终被关闭或改制而展开华教运动。郑良树说,独立后华教地位每下愈况,教总不得不争取华文官化。Margaret Roff说,语文政治主导马来西亚建国进程,联盟语文政策不只招致华教人士不满,也面临马来教总抨击。报人张木钦说,东姑因为8000名马来教师退出巫统,而辞首相职,到全国各地向基层解释。

学人崔贵强说,英国人曾提出对华社有利的马来亚联邦宪制,但是华社心向祖籍国,不够重视,马来人则群起抗议,巫统成立,英国人向巫统妥协。 Tregonning说,陈祯禄发动罢市抗议失败,最终换成1948年马来亚联合邦宪制。谢文庆说,《1948年马来亚联合邦协议》确认了马来苏丹主权与马来人特权。马来西亚本质就是马来民族主义国家。王赓武说,马来亚民族主义的核心由马来民族主义,及巫华印联盟理念组成。

学人陈庆珠说,马华的创立是为了捍卫华人公民权。王碧君说,马华在与巫统谈判时没有太多筹码。J.M.Fernando说,陈修信在独立谈判时坚持在联邦宪法中加入基本而必要的保护性条款,保护了非马来人权益。

教总无党无派

独立初期,副教长朱运兴说,当前政治环境无法落实华文官化,除非采取革命性步骤。马华第二任会长林苍佑说,马华着重政治折冲,在处理事情上须审时度势,不能像董教总般能够畅所欲言。教总第三任主席林连玉说,教总无党无派,希望华文官化在大选前有满意答复,不然,教总不会再停留在马华华文教育委会内。

1960年代,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华裔家长对华人语言文化有情意结,但是为了儿女日后较广出路,多数选择送儿女入英校,因为他们的将来取决于是否能掌握英语。教总第六任主席、马青全国副团长沈慕羽说,华文官化不成功,即使我不叫,全马华人也会叫起来。马华署理会长许启谟说,政党目标不变,政治路线却可以迂回,可进行先进行,需固守要固守,否则便是瞎干蛮干,必然招致失败。学人曹淑瑶说,马华处在巫统与华教人士之间承受双边压力,吃力不讨好,最终失利于1969年大选。

忍耐是有限度的

1969年大选后,马来西亚国父东姑说,假如华社能让这么好的领袖难堪,他们下一步将是什么呢?第四任首相马哈迪说,东姑对华人的宽容,造成五一三种族流血冲突,毁了马来人生活。时任副首相依斯迈说,如果继续不生不死,巫统将与联盟伙拆伙分离。陈修信说,在选举成败与建国目标之间,马华不介意付出被看扁代价,期望在建国路上达致团结各族目标……我要说的是,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1970年以后,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萨说,政府以巫统为支柱,所以由巫统决定组织什么形式的政府。学人Gordon P.Means说,自阿都拉萨掌权后,马来特权地位成为事实,成员党间的均衡平等主张逐渐被侵蚀。

我说,这是时代赋予那代人的使命。陈修信、林连玉、沈慕羽在考验面前做出了认为对族群最好的选择。人们可以不认同陈修信的立场与看法,但是不能否定陈修信在时代局限中,依然穷尽所能,寻求突破和维持华人在这个国家的生存权益所付出的认真和努力。

我同意黄老师的看法,陈修信是一个寻找时代出路的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