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特征/黄子伦

所谓韭菜,指的是在特定游戏规则里被压榨的一方,是从中国股市中延伸出来的双关词。
正常情况下,任何人都有可能会被欺骗或者压榨,但只要吸取教训就行。
“韭菜”特别之处就是他们的生命力顽强,可以长期被收割(欺骗和压榨),故此,“韭菜” 就被用来嘲讽那些死不悔改并不断飞蛾扑火的人们,他们也是骗子们的最佳长期饭票。
这里我列出一些韭菜的特征,供大家参考:
(一)你愿意相信富人会花时间对你倾囊相授。这一点说过多次了,富人永远都是讲究利益交换。他们嘴巴上可能不说,但言行举止的底层逻辑都是由名与利组成。这并不是富人吝啬或没有道德,而是他们珍惜自己的时间,并善于利用时间。
(二)你勤于上课,但懒惰学习。这句话可能会得罪许多人。不过,就像我们以前在学校上课时所遇到的一些同学,他们从不缺席,功课准时交,考试前照样温习,但他们就是无心向学。
他们会出现在教室里也只是应付老师和父母的要求。许多勤于上课的人们也是如此,他们并没有太多学习欲望。他们觉得生活中的难题只要花钱上课就可以解决,是一系列机械式的消费举动。他们更像是消费者,而不是思考者。
(三)你觉得自己赚得不多,是“格局”问题。基本上会去上课的人们,大多对自己的收入不满,而且没有能力改变。于是,有人迷信只要提升“格局”,就能拥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看透一切。但事实上,一个人能赚的钱大多由他所身处的行业决定,然后才由他的能力决定。
一个行业能赚多少钱则是由它的商业周期决定。可是,大部分人连那个行业的山脚和半山腰都没爬到,就觉得是自己的“格局”限制了自己,也不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腿无法支撑你那妙想天开的白日梦。
付钱来认识人
(四)你相信付高价来认识人是扩展人脉。人们对 “人脉”二字最深的误解就是以为多认识人就是人脉多,结果只是存多几个手机号码。真实世界的人脉并不是什么刻意维系,而是大家有利益往来。
为何生意人会比上班族的人脉更广?正是他的工作逼得他不得结识更多人,和更多人合作,而上班族不需要。
以上是一些较为常见的“韭菜”特征,供各位看官欣赏之。
关税暂缓是真缓?/黄子伦
就在全世界股市已经连续下跌了好几天,特朗普在星期三晚上突然松口,宣布决定将“对等关税政策”暂缓90天。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一出,全球股市瞬间暴涨,纳斯达克指数甚至录得双位数的单日涨幅。更令人咋舌的是,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高喊:“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让人不禁怀疑,此君是否涉及内幕交易。
我们暂且搁置阴谋论,来猜测特朗普此举背后的真实意图。
从4月2日那张关税图表出炉后,全球市场一片震荡,股市普遍大跌。大家心知肚明,美国此番主要剑指中国。
中美过招互不相让
于是中美就此在关税上展开过招,轮番加码税率,互不相让。其间,特朗普多次放出“最后通牒”式的喊话,结果不出所料,中国并未买账。
不过,他又话锋一转,称自己“非常尊敬习近平”,并认为对方是“聪明人”,为谈判保留了回旋余地(虽然他的手下发言就没那么客气了)。
然而,谈判期限已过,中国依旧不让步,美股应声大跌。凑巧的是,美国财政部在此时拍卖价值580亿美元的3年期国债,结果国内反应冷淡,需求不振。这可能促使美国政府意识到,连一向被视为“零风险投资”的美债也开始遭遇市场动摇。
接着,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暂缓90天。对此有几种解读:
其一,从谈判角度看,一味强硬未必有效,毕竟痛觉会被麻痹。“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才可能让对手在“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心理循环中逐步崩溃。当然,这对国家机器未必管用。
其二,他可能未能按原计划达成协议,或者部分国家愿意让步,但要求更长的决策期。
当然,也有可能两种原因兼而有之。
你可以说特朗普精明至极,每一步都算计周全;也可以认为他和幕僚愚不可及,临时抱佛脚。
但无论哪种看法,其对等关税政策的目的始终如一:要么接受美国的关税制度、要么将工厂迁至美国、要么购买美国国债(这一点尤为关键)。白宫文件对此早已写得清清楚楚。
从风险角度来看,对等关税政策并未解除,而这90天只是暂缓。
市场更希望“长痛不如短痛”,但特朗普也应该明白,虽然人们不会像对待“狼来了”的牧羊童那样轻视总统的言论,可反复反转的策略迟早会产生递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