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须平衡劳资双方利益/南洋社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最近重申,雇主必须为外籍员工缴纳2%的公积金,而外劳本身也需缴纳2%。此举旨在改善外劳的社会保障,同时促进国家经济的长期稳定。然而,这项政策的推行,也在雇主与工商界之间引发不小的争议。

外劳是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尤其是在建筑、制造、种植和服务行业,他们的贡献不容忽视。

然而,与本地劳工相比,外劳在社会保障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强制缴纳公积金将有助外劳积累一定的退休储备,提高他们的经济安全感,也符合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劳工保障的基本原则。

此外,雇主为外劳缴付公积金,也能减少劳工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改善本地劳工就业环境

目前,由于外劳无需缴纳公积金,雇主在聘请外籍员工时较本地员工更具经济优势。这种不平衡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挤压了本地劳工的就业机会。引入2%公积金缴纳政策后,雇主的成本计算将更趋平衡,有助于改善本地劳工的就业环境。

外劳公积金账户的设立不仅能为个人提供退休保障,也能通过雇员公积金局的投资营运,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公积金的积累还可用于支持政府推动的电子化、数字转型及教育设备投资,为国家的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

不过,在负面效应方面,企业负担增加,连锁反应可能波及整体经济。

(一)企业营运成本上升,加重经济压力。尽管2%的缴纳率相较最初提议的12%已大幅降低,但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仍然意味着额外的经济负担。

工商界担忧,在最低薪金制、外劳人头税等多项成本叠加的情况下,这一政策可能成为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与价格上涨。企业为外劳缴纳公积金的成本最终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例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雇主可能会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价格来弥补成本增加。这将导致市场物价上涨,加重消费者的经济压力。

(三)降低马来西亚对外资的吸引力。马来西亚一直以来依靠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吸引外国投资。

然而,随着最低薪金制、公积金缴纳及外劳税费的增加,外资企业可能会重新评估在马投资的可行性。

若企业选择将生产线迁往成本更低的国家,如印尼、越南等,马来西亚的制造业竞争力或将受到影响。

可设过渡期助企业适应

政府应该考虑如何在劳资权益之间取得平衡。政府可考虑设定过渡期,例如在首两年提供税务减免或补贴,帮助企业适应新政策。

此外,政府应加强沟通,确保商界对新政策的实施细节有充分理解,并设立反馈机制,允许企业提出合理建议。

政府必须确保外劳公积金账户的管理透明,并制定明确的提款程序,以免外劳因不了解政策而未能领取应得款项。相关部门还需加强监管,避免雇主以其他手段规避公积金缴纳义务。

我们认为,雇主为外劳缴纳2%公积金的政策,初衷是为了提高外劳的社会保障,并减少本地劳工与外劳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然而,政策的推行必须考虑市场承受能力,避免对中小企业和整体经济造成过大的冲击。

政府应与企业界保持密切沟通,制定合理的配套措施,以确保这一政策能够在保障劳工权益的同时,不损害企业的竞争力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外籍雇员公积金率2% 种植业盈利冲击不大

(吉隆坡5日讯)外籍雇员公积金缴纳率定为2%,可能对种植企业盈利造成一定冲击,但分析员预计影响有限,盈利跌幅不超过2%。

兴业投行研究指出,周二政府正式提出外籍员工的公积金(EPF)缴纳率为2%,比最初建议的12%低许多。

不过,实施细节与时间表仍未披露,分析员预计,政策可能会分阶段推行。

“若2%缴纳率是用于所有新旧外籍员工,我们认为这是正面的,因为这远低于现有雇主和雇员的12%法定缴纳率。”

下滑0.3至2%

根据报告,以1700令吉最低薪金为例,外籍员工每月仅需缴纳34令吉,实际可支配收入将达1666令吉,同时,种植企业只需额外支付34令吉。

“因此,以最低薪金来估算的话,这政策对于我们追踪的种植公司影响有限,预计每年盈利下滑约0.3%至2%。”

然而,分析员也强调,这属于最理想的情况,因为收割工人的薪资,通常远高于最低薪金,这意味着对盈利的冲击可能更大。

此外,若雇主需通过加薪方式承担员工所须缴纳的2%,分析员预计,盈利冲击影响或将扩大,跌幅介于4%至8%。

考虑到此次缴纳率的调整,相比之前建议的12%,大幅缓解了种植业成本压力,有助于减轻公司财务负担,分析员持续看好该行业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尽管盈利可能受到轻微影响,但整体冲击不大,因此我们也暂不调整盈利预测。”

目前,分析员选定的首选股,分别是柔佛种植(JPG,5323,主板种植股)、砂拉越油棕(SOP,5126,主板种植股)和SD牙直利(SDG,5285,主板种植股),涵盖了纯种植企业及具备特定投资机会的公司。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