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公会70年/利亮时
马华公会(简称马华)今年迎来70周年,然而马华内部没有欢庆之情,因为它在去年5月丧失政权,下野变成一个弱小的在野党。
70年来,马华历经英殖民地、联盟、国阵和目前的希盟,亦从执政到下野。马华开始之初是为华人服务,也只是一个社团组织,尤其是协助新村的华人,后来在英殖民政府鼓励下转为政党并和巫统结盟,在英殖民时代开始掌握政治权力。
美好的年代,马华无法具有长远的规划,内部的峇峇集团和新客华人,基本上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在英殖民到独立,各自的想法无法全面为华人争取权益。当英国人离开这片土地后,一切就变得不相同。政治绝非请客吃饭,而是势力的比拼,形势转变让马华有志难伸。
马来西亚成立原本又有新的机会,但陈修信的小格局,让马华和人民行动党陷入角力局面。巫统自然可以坐山观虎斗,最终是新马再度分家,而许多争取的机会也转眼即逝。
1969年5月13日之后,东姑阿都拉曼的下台,代表温和主义的失败,换来阿都拉萨则是采取较激进的政策。当时的陈修信应该清楚看到族群主义的真实面,并使他的想法幻灭。
选票市场越来越小
正如笔者一直强调,陈修信路线的失败,种下马华下野的局面,48年后,马华几乎是一败涂地。未来如何?由于华社人口的流失及不愿意多生,导致人口减少,马华的单一族群路线只会让他的选票市场越来越小。马华必须正视这一点,如何转型?马华有必要深思,本身是否要整合民政党,并转为多元族群的政党?
盟友如印度国大党,几乎是难有作为,而巫统则是把心思放在和伊斯兰党(简称伊党)的合作。对巫统而言,马华无法争取华人票,如今就要鼓动族群主义情绪来集合马来人票,以此来撼动希望联盟的政权。
如今的马华往往把炮火对准民主行动党,但该党缺乏整体作战政策,例如如何整合志同道合的政治朋友和党派,如何有效的监督政府。
打击执政者,并不是每天针对鸡毛蒜皮的事件来发言,必须等待机会给予重击,方能让老百姓有感。政党要改革,必须抛弃老人政治,并且放下身段去聆听底下的声音。
(作者为台湾高雄师大东南亚暨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郑春子吁检讨现有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功能

郑春子:汽车安全气囊存隐患。
(关丹24日讯)马华妇女组宣传局主任郑春子促请有关当局及汽车制造商全面检讨现有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功能,重新评估其可靠性与安全标准,以确保不会对乘客造成二次伤害。
她是针对马华关丹士东阁再也支会主席王莉莉日前在车祸中不幸离世一事,发文告这么说。
她说,2016年,雪兰莪一名女子在一起轻微车祸中不幸丧命。尽管车辆仅受到轻微碰撞,安全气囊却突然爆裂,并喷出金属碎片,直击其胸口,导致当场身亡。
“同时也应提升社会大众对安全气囊潜在风险的认知,尤其提醒驾驶者与乘客保持正确坐姿与安全距离。对于儿童与老年乘客,更应制定更明确的指引与保护措施。”
日前,东海岸大道联增往加叻方向80.8公里处发生一起涉及轿车与罗里的严重交通事故,王莉莉不幸在这起事故中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