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华宜卧薪尝胆/罗汉洲

第14届大选过后,马华上上下下陷入一片混乱中,有人(党员)自我痛责活该,有人说必须脱离国阵,有人说万万不可离开国阵,有人说马华应转型为多元种族政党,有人说必须保留为华人政党,意见纷纭,莫衷一是。

马华是成也国阵,败也国阵,国阵对马华有功,也有过,惟归根结底只能怪马华本身懦弱,在所谓国阵精神之下,马华凡事都只能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在华社看来就是没有维护华人权益的勇气。马华的解释则是华人不支持,所以它在巫统面前“无力”。但因为它“无力”,所以华人不支持它,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惟实际上,华人也曾大力支持过马华,远的不说,1995、1999以及2004年一连3次大选,马华都把行动党打得落荒而逃,尤其在1999年大选,巫统多名领袖承认巫统候选人靠华人票过关,但马华都没有把握机会“硬一下”,仍处处“为大局着想”委曲求全,好像只有马华才须为大局着想似的,华人离弃马华岂为无因?盖觉得马华不足与有为也。

另一方面,马华退出国阵的好时机已过去了,倘若它在上一次大选变成7-11时就与巫统割席断交,退出国阵,尚有可能博得华人刮目相看,现在濒临被“剿灭”才退出国阵,难免给人看作只可共富贵,不可共患难,马华将陷入前不巴村,后不结店的窘境,马来人和华人都不支持呢!

逮到希盟错误就鸣鼓

至于转型为多元种族政党又怎样?拙稿“民政党路怎样走”(2005年9月5日本栏)中说,标榜多元种族政党正好是民政党沉重的包袱,因为有巫统和伊斯兰党,所以马来人不须它作代表,马来人的问题也不须它越俎代庖;印度人有国大党,也不需民政党作代表。且它既标榜为多元种族政党,当然不便事事为华人出面,于是它就有如四不像,前路必崎岖难走。如今事实摆在面前,果不其然乎。



当然会有人反驳说,标榜多元种族的行动党和公正党不是大受欢迎,成了执政党么?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说法。华人支持行动党并非等于支持行动党的政纲,此所以马华能三番四次击败民主行动党,但因为华人对国阵太过失望,觉得再也不能让国阵来操纵我们的命运,于是造就了行动党。

换言之,行动党是因国阵犯错而崛起的。除非马华转型为有如人民公正党般的多元种族政党,总会长和署理会长都由马来人担任,理事会也以马来人为主干,三几个华人点缀其间,党政大权在马来人手中,华人聊备一格作陪衬,这样或许能得到马来人的支持,如果希盟又犯了错误,逼得华人转而支持反对党,马华这个多元种族政党翻身机会就来了。

其实,马华不必过于气馁,因为华人本来就是要两线制,故尔不愿看到马华或国阵一蹶不振,且希盟政府肯定也会犯错,君不见有人一登台就与祖籍割切关系,不知惹怒几许华人么?所以马华做好反对党角色,反对党的角色就是只放嘴炮而不必(无权)做事,一逮到希盟的错误就鸣鼓而攻之就是了,行动党和公正党都曾有溃不成军的经历,所以马华何必惊慌失措?

反应

 

文教

马华:抹杀华裔先贤贡献 反对敦翁毓麟华小更名

(八打灵再也8日讯)马华反对教育部将敦翁毓麟华小更名为“金务大湾(Gamuda Cove)华小”的决定,并指有关决定违背华社意愿且抹杀华裔先贤对国家的贡献,同时也指责行动党未能捍卫华社利益。

马华总秘书拿督张盛闻指出,早在2017年,国阵政府批准的“10+6新建与搬迁华小计划”中,9所新建华小以华裔先贤命名,这是对华裔历史和贡献的重大肯定。

张盛闻强调,不论哪个政治阵营执政,这一决定都不应轻易更改。

“然而,在希盟首次执政期间,敦翁毓麟华小却被改名为金务大湾华小。直到最近这所华小举行动土礼时,其校名已显示为金务大湾华小。”

他指出,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昨日在国阵成立50周年庆典的演讲中提到此事,并强调教育部应尊重历史,保留原校名。

他续指,国阵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回应表示将把此问题带入内阁讨论,并捍卫国阵政府原本的承诺,要求恢复敦翁毓麟华小的原名,也反映了国阵的正式立场。

陈德钦斥默许改名

“火箭没为华社争取权益”

马华副总会长拿督陈德钦对行动党提出严厉批评,指责该党未能为华社争取权益,反而默许教育部的改名决定。

他质疑为何行动党的内阁部长和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对这一决定视而不见。

“为何行动党的内阁部长们,以及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对敦翁毓麟华小改名的决定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华裔选民在大选时满怀希望把命运交托给行动党,结果换来的是什么?是行动党的静静、假装看不到、还是选择性眼盲?  

“尤其是黄家和,作为华裔副教长,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面对教育部将敦翁毓麟华小改名的事,到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根本不敢反对?”  

他指出,作为华裔副教育部长,黄家和应当积极反映华社的声音,而不是对教育部的决定袖手旁观。

陈德钦认为,行动党在此事件中的消极态度揭示了其“虚伪的面具”,并强调幸好魏家祥挺身而出,否则华社可能对此问题一无所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