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华年轻化必须治本/南洋社论

在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的指示下,从今年起,国内613个新村(包括渔村及重组村)村委会(JKKK)的15个成员,其中至少3人的年龄必须不超过40岁。



此举显然是为了达致村委会年轻化的目标,这跟全球年轻化的大趋势是一致的。

很多革命皆因年轻人而起。来到资讯爆炸的这个大时代,此现象尤为显著,得不到年轻人的认可,任何政府或组织都难免存在垮台危机。

马华公会日前召开特别代表大会,通过让区会妇女组主席及区团团长自动成为中央代表,随着这项决议案,原本从区会妇女组选出的一名中央代表,其年龄也跟青年团一样,限制在40岁以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时任总会长敦林良实医生的领导下,马华通过修改党章,让区会妇女组选出一人成为中央代表,但这位中央代表不受年龄限制,用意明显是为了加强女性在马华的代表性。

马华当时意识到妇女在组织的重要性,尤其在大选期间,马华的沿户访问和拜票工作,实在少不了女党员的帮衬。



青年团方面,从2013年杪,也就是5·05全国大选之后,除了年龄限制从45岁降低至40岁,这个原本清一色男性的青年团也被允许招收女青年,换言之,马青同时进行了年轻化和强化代表性的两大目标。

林良实重视女党员,马华党内众人皆知,如今曾担任马青总团长的现任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中莱对马青“多有关照”,亦情有可原,况且这也完全符合马华迈向年轻化的目标,只不过,这些变化能够引领马华迈向更好的明天吗?

无可否认,区团团长自动成为中央代表,以及妇女组当然中央代表年龄不超过40岁这两项决策,对上或许有助于推动党领导层的年轻化,但对下而言,要是区会仍保持僵化,外界根本就感觉不到马华的年轻化,而年轻人也将继续跟马华形同陌路。

抛开对政府的不满,许多年轻人今天不准备加入马华,其中极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马华难有容身之地,要在党内有一番作为,更是难上加难。

有志于参政之士大都希望有朝一日扬名立万,或至少拥有一展所长的机会,作为接触社会大众的最主要环节,区会的活力直接影响马华的形象,唯有将尸位素餐者的人数减到最低,马华下游的动力才能活起来。

要改变区会面貌,年轻化是非做不可的工作,而要治本,则必须从支会组织根本做起,这对马华来说,绝对是一项知易行难的大工程。

反应

 

柔佛

马汉顺:行动党若有能力 “领袖命名华小没问题”

(昔加末21日讯)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指出,如果行动党有能力,以该党领袖命名华小校名都没问题,最重要是不需要将教育政治化,而是设法建好学校。

“要是行动党有能力,以该党领袖如丹斯里林吉祥、曾敏兴等命名,并无问题。

勿把教育政治化

“重要的是,如何建好学校,而不是把教育政治化。”

马汉顺昨晚为马华昔加末市区支会迎新晚宴致开幕词时指出,当年希盟政府执政后,一些新华小被改名、搬迁甚至弄丢了陈嘉庚华小。

“希盟已执政两次,若他们有能力申请20所新华小及12所迁校,我们乐见其成,但至今一所都没有。”

他说,有人指“10+6”华小增建和搬迁计划没有妥善策划来企图模糊焦点,实际上该计划策划过程清楚,包括校地也是经过一番考量。经过讨论,发展商是以社会责任方式展开工程,也同意其中9所校名是以先贤名字命名,没有硬性规定不能用先贤命名。

他说,每年教育部发放2000万令吉拨款作为兴建或搬迁华小用途,而该拨款建一所华小绰绰有余。

“在霹雳州,行动党开了很多空头支票,却要我们去兑现,其中我在任期间,帮忙兑现了9所独中以地养校计划。”

他说,行动党执政11个月没有用心找校地,而他作为该州唯一的华裔行政议员,在8个月内找了2500英亩地,供9所独中作为以地养校用途,甚至争取到将231万令吉地价,减至1万800令吉。

“我在任内兑现诺言,他们当时还能厚颜无耻说,这是他们执政时落实的计划。”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