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迪令人厌恶的言论/南洋社论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再发表令人厌恶的种族言论,他批评我国基层社会仍然充满种族主义,华人欲保留自身的外国特征,比马来人更种族主义。
他指出:“在基层,没有所谓的多元种族,许多人都以本身族群为主。很多事实证明我们不同,马来人去国小就读,华裔去华小,他们仍与他国挂钩,不是这个国家。这证明他们种族主义,因为他们要保留他们的原来种族的特征。”
马哈迪拿马来人作比较,马来人也要维持原来的祖籍,但马来人认同这个国家,言下之意是指华人不认同马来西亚。
我国华社至今持续传承中华文化的特征,是体现饮水思源及不忘本的良好价值观,绝对与种族主义无关,更没有所谓的不认同这个国家。
况且,传承中华文化习俗、学习和使用母语,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完全与他国挂钩无关。
马哈迪说贫穷的华人与贫穷的马来人际遇不同,因为华人会从商,有更好的机会成功。马来人不会从商,贫穷的马来人只有不断的卖土地,而且一直贫穷。
华人不是生下来就会从商的民族,华人的生活过得好或能够致富,也绝不是天上有馅饼掉下来,而是华人刻苦拼搏所换来的血汗成果。
扶贫是国家大事,但令人怀疑我国是否有完善的扶贫政策和是否得到贯彻执行。
马来西亚只是3000多万人口的小国,丰沛的资源绝对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条件,但我国从70年代初推动新经济政策到今天,治理国家的政治人物还在嚷嚷马来人贫穷,这不是马来人的问题,也绝不是华人的问题,但绝对是政治人物或政府的问题。
尤其像马哈迪这样的政治领袖,他在掌权的22年里,究竟为马来人贫穷的问题上做了什么贡献?
马哈迪掌权的时代,推动土著经济政策,消耗了国家大量的资源,只培养出令人诟病的朋党,却无法提升马来人的竞争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古语讲得很明白,政治人物心里绝对也明白,但政治人物选择不明白,因为贫穷也是捞取政治选票的好手段。
适当的时候炒作一下,政治人物就眉开眼笑的坐在官位上,大官我自为之,贫穷你自苦之!
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文化和宗教的国家,种族融合需要努力经营。
建国这些年来,各族之间无可否认仍然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要将这道隙缝填平,政府和政治人物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政治人物有影响力,可以成为促进种族和谐与团结的桥梁,也可消弭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只是,我国在国民团结与融合方面显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未能通过各种管道或平台促进各族之间的情谊,增强各族之间包括生活习俗、宗教和文化方面的了解。
身为资深的政治人物,马哈迪比任何人都了解马来人,也肯定很了解华人。
掌政的22年里,马哈迪善于利用时机和需要,从不间断的蓄意炒作华人种族主义的言论,挑起敏感、制造分裂。
如果我国各种族在和谐与团结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马哈迪这一类的政客,就是最大的破坏者。
商城市翻新法对各族影响 敦马韩沙等出席简报会

(八打灵再也27日讯)祖国斗士党宣传主任拉菲克日前筹办的城市翻新法简报会,获得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国会在野党领袖拿督斯里韩沙再努丁和行动党前领袖拉马沙米出席。
韩沙再努丁表示,本次会议旨在探讨城市翻新法对我国各民族有可能构成的影响。
韩沙促设委会
他在脸书发文指出,本次会议除了马哈迪,亦有不少利益关联者参与,以捍卫人民权益,其中包括华裔和印裔社群的代表。
他强调,国盟将反对该法案中任何形式的不公,并敦促政府成立一个包含各方利益相关者,包括在野党代表及非政府组织的委员会。
出席者包括祖国斗士党主席拿督斯里慕克力、大马印度人民党普尼登、马来西亚民权共识党主席拉马沙米、署理主席大卫马歇尔和律师桑瑟星。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