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哈迪的“家教”/南洋社论

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在部落格Chedet撰文,告诫马来人要改变依赖的惰性,要抓紧时机,不要做依靠他人施舍过活的穷人;不努力工作,不认真经商,就没法摆脱贫穷的桎梏。

然而从早期《马来人的困境》到“新经济政策”,再到今日的“新马来西亚”,独立迄今62年的马来西亚,在这个原生家庭,敦马给家人的诫子书能真正培养了多少血性男儿?



经济特权和拐杖文化,阻滞民族前进的脚步,这就是个沉重的历史包袱,也验证了古人“毋以货财杀子孙”的训诫。

政策的偏误,让贪权者变得贪财及骄奢淫逸,封闭的体制,除了助长权斗的野心,还有些什么?

国家像个家庭,政策就是家教。

在一个大家庭里,一般认为年少时缺什么,长大后就会更在意什么,所以穷养的孩子会更贪慕虚荣,缺爱的孩子会更贪慕温情。



然而,这个等式却是复杂多变,因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或温情的播撒,孩子在成长过程所经历的各种事物,都可能改变他们的视野、逻辑与思维方式。

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养育和照顾的确可谓尽心尽力,足以弥补一切,然而孩子就毁在溺爱;溺爱是一种表面上的满足与富养,实则是一种贫瘠,会把对一个孩子所有的好,都变成“这是上辈子欠你的”。

还有最坏的教育强调了对比与差异的优劣,不断提示孩子“你的境况很糟糕”,“你看看别的孩子,再看看你自己”,这远比穷养还要糟糕。

很多孩子都在年幼时被家长简单粗暴地教育出来的,所以他们才会将一切问题、一切评断标准、一切焦虑的来源,归咎于这种差异和差距。这样的焦虑一直都向下传导,会导致封闭到不可扭转的价值观,这才是最糟糕的家教。

敦马要做的,就是打造一个胸襟和视野并存的生活世界。

假如物资稀缺,还须接纳一种无敌对状态下的稀缺,更要教诫每一个人,须相信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就能突破阶层固化和改变现状。

可惜的是,我们似乎仍缺乏正确的教养,我们的家长没有教导孩子,要如何尊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益,也没能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以及种族群体之间天然存在的差异,并学会平静地接受这个差异的世界。

我们必须承认,贫穷或富有并不是决定孩子未来幸福的决定性力量,只有精神的贫瘠或富足、胸襟的博大或狭小、境界的高尚或卑微,才是决定一个民族强大和优秀的关键因素。

反应

 

言论

伊党别高兴得太早/南洋社论

在本周一举行,本来由巫统当推手,伊斯兰党趁机“抽水”的声援拿督斯里纳吉集会,巫统在最后一分钟宣布退出,并且声明执意出席者须自担后果的政治决定之后,反倒让伊党成为了集会上耐人寻味的主角。

巫统的悬崖勒马,等于是国阵所有成员党得以从这一场不知所谓的集会解脱,因为此宗涉及国家元首谕令争议的案件已进入法庭程序,各种迹象也已经显示谕令的存在,纳吉的律师团队也都准备得妥妥当当走入法庭,还需要什么声援?

巫统宣布取消集会,让出声援纳吉前线,看似周全了团结政府的面子。然而,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来说,其副手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不给脸”的罪名已形成;对阿末扎希来说,他也开罪了党内的纳吉势力阵营,这是扎希避不开的难处。

伊党在最后阶段喧宾夺主,于集会场地以八比二的人数优势占据会场,像是以敌人身分去了别人的家,以不受欢迎客队之名赢了当地主队,目的是让主人家“看见”他们,情况确实耐人寻味。

然而,如果熟知伊党擅长“不计前嫌”地亲近敌营,收编一些政治成果后即反脸的政治手段,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天有约1200人聚集在神圣的司法宫外声援纳吉案,大部分国盟的领袖都出现了,巫统也有一些二线以下的成员不顾个人后果前来刷存在感,媒体估计不到200人,据说是要让纳吉看见巫统有来人,可让他感到安慰。

这一场纳吉居家服刑争议案引发的种种政治戏码,其实也在巫统和团结政府内部多处掀起各种角力。

伊党要安华烦心

巫统内部有希望纳吉提早走出牢笼,得以回家坐牢的支持者,也有希望他牢底坐穿的另一股势力;希盟对元首谕令保持尊重,知道不该多说,但是哪会有多少希盟人希望纳吉获得越来越多的行动自由?纳吉可是在希盟执政的时代被送进去牢房的。

伊党投机坚持集会,摆明是要公开与纳吉交上朋友,反正最后交不成也没有损失,最重要的是,要让这场阿末扎希的巫统扫安华政府巴掌的集会成功举行,让纳吉开心,安华烦心就可以了。

投机的伊党是看到纳吉与安华,以及与扎希之间的矛盾,也看好谕令的存在,极大可能可让纳吉获得更多行动自由并重新掌控巫统,只要到时纳吉的巫统重新虑与希盟的合作,伊党就有了依附在纳吉身后,再度走入布城的机会。伊党向来都只是瞄向这一个利益,未曾更改。

当天上诉庭已以2对1票裁决批准纳吉的上诉申请,让高庭审理他居家服刑一案,纳吉的律师也已经出示王宫发出的信函,以证实元首特赦令附录的存在,一般相信一周后高庭对此的审讯,纳吉极占优势。

伊党想希巫决裂

有说王宫信函的发出,将会成为反对党和巫统纳吉派系群攻安华政府的子弹,继而演变成伊党最想看到的希巫决裂,并引发团结政府出现崩盘危机,其实只是一厢情愿的说法。

从特赦令附录的议题闹起,到入稟上诉庭,再到号召司法集会,安华和王室都是知情人,却都没有积极插手和处理,任由法庭程序依法进行,不就正好说明了安华的胸有成竹和王室对他的信任吗?

就算最后纳吉成功在家服刑,也是不可抗的依法而行,安华必是早已预知结果并已作好应对准备,伊党可别对他们的投机成功高兴得太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