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人已很优秀/许元龙
首相孰马哈迪医生一再说,马来人智商不比其他族群低、但因懒散等问题,使他们难以和华人竞争。
马哈迪老以“恨铁不成钢”指马来人依旧落后、依旧比其他种族穷、也依旧占不到国家财富的30%….. 这是事实吗?还是以退为进策略?
自新经济政策实施后,40年来马来人已脱胎换骨的从一个贫穷、无知、落后的民族,成为掌控着国内政经文教的先进民族。这在其他国家得花上百年时间去振兴一个民族,而马来民族却已达到。
在马哈迪当政的22年中,提出了种种卓越振兴民族的谋略,有谁能出其右呢?
难道马哈迪真的没有看到马来民族,实已比其他族群更卓越、更优秀吗?
我们回望我国各领域的大企业、包括那些金融、工程、种植、油气、港口等等….,试问有那一个不是操控在马来财团或政府官联机构的手中,而这些管理着数百亿、甚至上千亿资金者,从主席、总执行长到每一个层次的主管,不都是马来人占多数?他们难道不是卓越的管理人才?
除了在商业领域马来人一支独秀外,在教育领域,从政府大专院校的校长、副校长、院长、教授、讲师等等,还不是马来人占多数?
在大专学生方面,马来大学生人数不是占多数?而且在政府大学的热门科系中,如医学系、工程系、法律系、会计等等,还不是马来学生占最大比率?
当下,不只马来大学生多,甚至硕士、博士等都很多。这足见,受高深教育的马来人比其他族群的人不但多,而且是多很多。
远的不说,就说公务员,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160万庞大大军,试问各部门还不是几乎清一色是马来人在主导?至于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使节,不论大使、最高专员与其他使馆人员,又是哪一个民族占多?
应振兴全民经济
说到华人比马来人富有,这应该是马哈迪的错觉。试看看,华人在大企业占不足1%,最多者为中小企业,其他占多数则是小企、微企,说穿了真的是好看不好吃。
试问,在那些城镇经营的小企、微企,他们有多少营业额?年盈利多少?占GDP的多少%?他们的净资产多少?如果与那些马来财团、高官权贵相比,真的是叫他们没脸见江东父老。
马来族群可以说是国内最卓越与优秀的民族。如果不是。那怎可能掌控着国家各领域的生命线?如果非巫裔强比巫裔强,怎么会在许多领域靠边站,甚至排着队离家出走?
马哈迪真的不必太谦了,更不应以此去合理其扶助手法。
当下,马哈迪最关键工作是振兴全民经济,而非族群经济议程。否则,最终是大家抱在一起沉溺。
合民富则国强、民困则国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沈志勤:没边缘化马来人 组屋重建屋主获利

沈志勤
(槟城18日讯)人民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驳斥国盟指城市翻新法案将让马来人被边缘化的说法,更以选区内的玛苏丽组屋重建计划反击。
他直指,“若没有翻新计划,这组屋或继续给外劳占据。”
沈志勤说,根据数据显示,该组屋目前的70% 居民为外劳,其余便是B40 群体,因此该法案的落实,才有机会让原屋主与其后代回到重建后的组屋生活。
“目前,这些组屋已出租给外劳和本地居民,原本屋主的马来人(55%)、华人(35%)及印裔(10%),已陆续搬迁离开,”
位于玛苏丽巷的玛苏丽组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已有40年历史的廉价组屋,但目前已变得破旧不堪,不再适合居住,其中一栋5 层楼高的建筑由于不再坚固而被拆除。
沈志勤发文告说:“若没有该法案,贫穷的马来人、华人及印度人将被边缘化。”

玛苏丽组屋翻新计划在2023年动土。
愿向异议者解释
他指出,该城市翻新法案中,原屋主将免费获得一套850 平方尺的新单位,以替代原先仅350 平方尺的旧单位,且新单位并非廉价组屋,而是价值40万令吉的可负担房屋。
他说,新组屋还有升降机、祈祷室和游乐场,每位屋主还将获得一个免费泊车位,计划一经推出广获各族居民支持,并希望可尽快执行。
沈志勤也邀请任何对城市翻新法案存有异议者,前去峇央峇鲁国会选区,并由他亲自解释玛苏丽组屋重建计划的详情。
他呼吁当地居民自行判断,拒绝那些阻碍居民迈向更好生活的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