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来同胞觅职的窘境/黄英豪博士

当我给我的同事看我这篇文章的时候,很多都以为我疯了,干嘛不写华裔要写巫裔,难道华人求职就不难了吗?本来我也有同感,可是最近受一家新加坡跨国公司委托招聘员工,上至经理阶级,下至普通文员。以我多年在职场的经验本来以为这一小小的项目难不倒我,但是我错了,大错特错!

首先,我利用私人网页,私聊空间发出招聘的信息,一般朋友还很支持,都转发了我的信息给相关的人士,反应还蛮好的。过了一阵子,因为招聘的岗位和人数太多,朋友们也江郎才尽,帮不上忙,结果没有办法只有采用时下最流行的网上招聘,静静的待在家里等待排山倒海的应征信。



俯首甘为孺子牛

应聘的信件是来了,可是全部都是马来同胞的来信,没有一个非巫裔的。再看一下,几乎都是大学毕业生,可是我们需求的条件只是高中毕业。再跟其他业者交流,才发现其实我面对的跟职场上的情况一模一样,华裔弟子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再往深一层挖掘,我们做出的结论是,这一些人浮于事的马来同胞都已经被摒弃在政府部门的工作岗位之外了。

所以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俯首甘为孺子牛,愿意为五斗米折腰,来应聘月薪1500令吉的文员岗位了。

反观华裔子弟倒是比较有“出路”的,至少他们可以在非HALAL行业工作,甚至“跳飞机”到国外谋生,总之就是不会一味的依赖政府。

巫裔失业情况严重



前些时候政府公布数据,今年首七个月一共释出9506个空缺,却迎来138万5千份申请,超过100万份是马来毕业生的申请信。所以马来族群的失业情况是比华裔严重好几倍的,在马来毕业生里头有超过一半是女生。在很多工商业者的眼里这是因为政府长期的教育和就业政策的失焦,失衡。

回顾我国30至40年前刚刚步入工业化时代,工厂林立,作业员(operator) 绝大部分是巫裔女性,一直到80年代工业巅峰年代,工多人少,工厂业者逼於无奈要到比较偏僻的马来村落和远赴东马招聘。

“铁饭碗”人满为患

到了90年代末期,政府的教育政策促使“人人有(大)学上”,这个时候是大学林立,再加上1997年政府创立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 (PTPTN) ,只要成绩过得去,不介意科目,就能上大学。

突然间,传统的作业员供应干枯了,因为大家都唸大学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波又一波的外劳。

现在,我国两头不到岸,外劳予以严加管控,本来当作业员的群体现在已提升为大学毕业生了,不肯屈就当工厂作业员,但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此一现象在马来族群更为严重,第一他们的人数比其他族群多,所以找不到工作的人数也特别多,第二,他们传统的“铁饭碗”已经是人满为患,我国的公务员比例是1:19就是每19人口就有一位公务员(约有165万之众)。

比起其他国家这个数目确实是太高了(新加坡 1:71,韩国1:50,日本 1:28,英国 1:118,中国 1:108,印度 1:110,俄罗斯 1:84)。所以我国政府现今只能瘦身不能再增肥,就算是要再多吸收毕业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第三,也可以算是致命的一伤,长年以来生活在辅助土著政策的大伞下,一下子要他们自己出来跟其他族群争长短,并工作,谈何容易。无奈政府正处水深火热,自己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自顾不暇,哪还有时间和精力来搭救沉溺的一群?

只好搞副业赚外快

君不见首相纳吉在提呈2017年度预算案的时候,语重心长的示意人民共度时艰,甚至暗示可以考虑加入优步 (UBER) 开车行列以弥补收入。

总而言之,步入2017年我国将迎来大批大批的失业大学毕业生,马来族群不乏其数,到时搞副业,赚外快,开Uber,卖nasi lemak 的将充斥市场!

(作者为英迪学院院士,MBA客卿讲师)

反应

 

言论

《长安十二时辰》与市场行销/黄英豪博士

时代的步伐迫使执教鞭的老师们不得不与时俱进,与学生们最佳的沟通方式已不是如何用考试成绩来“要挟”他们,而是要怎样潜移默化的让书本上的知识和课纲融入他们生活。

最近,一部讲述唐朝“反恐”的连续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中,班上同学议论戏中情节非常投入。好奇心驱使下,我也开始追看,不料发现该剧的制作如此认真,单单场景布置和巨额投资(号称600万人民币)真是给人们感觉好像回到唐朝盛世。



刚好这个星期班上讲到市场营销课题,正好我国政坛也处于“扑朔迷离”阶段,全国第14届大选过去14个月了,不管是支持现任政府还是反对党,都各有怨言,而且整个政治气氛倒有点让人窒息的感觉,轻松一下未尝不是好事。

我实验性的引述剧中高潮迭起的故事把学生们带入状态,再深入浅出对照营销战略,效果超出预期。

此部戏剧按照同名小说如法炮制,忠于原著更是灵活的利用历史背景加上符合现代人追捧的情节,6月27日上映以来全球铁粉无数。

旧故事 新节奏 现代化



虽然故事是发生在一千年多前的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 –756),但作者马伯庸坦诚灵感来自将近20年前风靡一时的美国电视剧《24小时》。他揣摩该部连续剧横扫欧美,甚至全球让人废寝忘食的连夜追看,原因无他,关键在节奏和速度。

还记得《24小时》首播是2001年11月,那个时候社交媒体如面簿、推特、微信都还没面世。马伯庸分析,当年美国福克斯电台御用电视剧编剧苏瑙(Joel Surnow)与库柯仁(Robert Cochran)构想此剧的节奏,是运用已经盛行的卫星导航定位手机功能。

他们俩合作多年,曾经祭出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剧,当年推出《24小时》因为新鲜感和紧迫感,无论在哪一个角落,主角都能与反恐总部联系找到敌人位置,让广大观众趋之若鹜的追看。

马伯庸绞尽脑汁翻查典籍,长安天宝年间何来如此便利又迅速的联系沟通方式,如果要制造气氛一气呵成,在这一节骨眼上绝对不能马虎。

长安城占地87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之一个槟岛那么大),划分成108坊,他就借用古时候的“旗亭”,《初学记》卷二四:“市楼谓之旗亭,旗亭高大,可以起到瞭望作用”,灵活应用把它演变为“望楼”。

他把“望楼”设计成用来传递信息的一楼台,而且每个坊里都设有四五个,然后要媲美今日的信息传递速度,在楼上4个方向摆设一排上下各有6个透光窗口,这12个窗口的开关和透过的光线颜色就是情报。

用这个方法,马伯庸解决了“速度”和“反应”问题,当然剧中也有故弄玄虚的说敌方已破解密码,故不能再用“望楼”传达讯息,结果就打鸣擂鼓,发放一次性的重要情报。

旧瓶子 新桥段 现代版

在市场行销课程里有一节是讲到如何举一反三,借用已有的策略,甚至已被封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美国市场行销顶尖学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迈尔斯(Raymond Miles)断言,市场行销策略分4大类:开拓者(Prospectors)、分析者(Analyzers)、捍卫者(Defenders)和反应者(Reactors)。

这个时候,我班同学已忘记自己是在课室里,脑里还在回味着《长安十二时辰》情节,我说,有没有发现其实市场上类似的“反恐”悬案戏剧到处都是,为什么影迷偏偏对《长》片如此疯狂。

我说,不知不觉中,马伯庸把迈尔斯的4大类市场行销策略一脉打通,好故事不怕重复讲,警察抓贼,邪不胜正的典故百听不厌。这应验了以“分析者”为出发点的姿态,这就是上面说到马伯庸如何深思把“望楼”给挖掘出来,呈现在世人眼前,让整个故事“动”起来。

据报道,所有服饰、道具、装璜摆设,都是经过一年的细心研究,考察历史,重新定做的,一丝不苟,严谨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在行业里颇有“开拓者”气魄。回头看看其他古装剧,在这方面有时也太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现在的观众品味已大大提升。

最后说到剧中人物,除了一两个用回原名,其他一律稍微作调整,比如戏中主轴人物靖安司司丞李必(相当于今日的CID总部局长)。李泌,确有其人,但非李必,是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李泌生于公元722年,卒于789年,字长源。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生于京兆府(今陕西西安),是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李泌出身赵郡李氏辽东房,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

翻查史书却未见其与靖安司有关系,更甭说当上司丞。在这里,马伯庸同时顶上了迈尔斯的“捍卫者”和“反应者”两顶帽子。名字稍作调整才不会引来历史学家的批评和挑剔。

开播迄今不到一个月,好评如潮,这个时候往牛角尖钻的和在鸡蛋里挑骨头的开始出现了,马兄不慌不忙,与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部《走近科学》栏目担任主持人张腾岳开播《这就是长安》节目先人一步,即“捍卫”又“反应”。

讲完刚下课,同学们都很有心得,对行销更能举一反三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