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国行专栏】存在大量不确定性 通胀管道或改变结构

冠病疫情对通胀的影响(中)

作者:(皆国行货币政策部经济学家)

●彼得矛俊

●努艾米

尽管结构性因素及通胀概述的各种冲击所产生的影响,是根据现有框架评估,但必须注意的是,通胀管道可能会演变。这里和大家讨论,未来可能发生这些结构性变化之处。

1)大流行期间消费模式转变

食品开销明显增加

大马统计局一项针对家庭开销展开的调查显示,管控令期间,国内家庭的开销形式出现很大的转变(见图二)。

调查显示,管控初期,由于家家户户纷纷抢购和囤积粮食,同时大体上更多在家煮食用餐,国内家庭在食品方面的开销明显增加。同时,特定领域被令关闭停业,国内家庭在交通、餐馆与酒店,以及消闲与服饰方面的支出下跌。

为了评估冠病疫情对大马通胀率的影响,我们通过大马统计局上述调查结果,更新消费者物价指数各组成项目在指数所占比重,从中计算有关通胀数据。

如同图(三)所示,若把消费形态的转变考量在内,我国今年3月及4月的核心通胀率会更高。这个结果和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及韩国等先进国家,以及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智利、哥伦比亚、土耳其和西班牙等国的情况相似。

研究发现,若把开销形态的转变计算在内,有关国家的官方通胀率会更高。

开销模式逐步正常化

由于消费形态的明显变化,人们开始担心,通胀的评估是否仍然准确。尽管这些担忧不无理由,但必须指出的是,根据国际标准,不应根据消费模式的短期变化,来调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俗称通胀率)篮子的权重。

根据目前的评估,随着经济的复苏,对健康的担忧消散和管控令的放宽,这些开销模式有望逐步正常化。因此,此刻无需进一步调整CPI权重。

然而,若由于其他形式的经济结构变化而导致消费的这种变化持续下去,则可能需要在确保准确评估通胀压力时,纳入这种变化。

反应

 

言论

擅涨保费不怕国行惩罚?/陈金阙

医疗保险费用上涨导致怨声四起,国家银行日前向国会后座议员简报时爆出令人震惊的消息:保险公司竟然在未获国家银行批准的情况之下擅自调高保费!难道,保险公司想赚钱想到疯了?

笔者向从事保险业务的友人们求证,友人皆表示不可置信,原因是保险行业向来受到国家银行的严厉监管,根本不敢造次。

记得多年前保险公司推出投资联结保单时,由于保险公司各自有自己的精算师来计算未来投资增长,一些公司大胆地将预测回酬提高,导致未来的回酬更加亮丽,让代理将之用来招徕客户投保。

基于客户容易被高回酬吸引,这对于那些预测回酬比较保守的保险公司大为不利。结果在2008年金融风暴以后,预测的高回酬不达标,导致未来增长大受打击,客户因而面对保费不足以应付未来涨幅的问题。

当时国行介入,要求保险公司重新修订投资预测回酬,并发出指南,在保单进行20年以后的预测回酬须更加保守。这终结了投资联结保单的高增长预测,让客户惊觉原来该保单不是一帆风顺,稳赚不赔;一旦回酬不达标,客户可能面对必须加保费来延续保单的风险。

消费者成待宰羔羊

如今,医疗保费的飙升,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再也没有代理敢拍胸口保证保费不会涨了。目前,业者流传的是“每家保险公司的医疗保费都将上涨”,就算您放弃这家保单,另一家也不可能以更低的保费来接受您的申请。

换句话说,消费者成了羔羊,保险公司磨刀霍霍,看是谁先砍下一刀而已。

但是,不是说国家银行严厉把关,不允许保险公司胡来吗?国家银行确实有监管的权力,不让保险公司乱乱调涨保费。

既然如此,在我们的认知,保险公司在调整收费之前,会先做足分析,然后将报告提呈国行,在国行的批准之下,才能调涨。

像国行代表在汇报会指这种“先斩后奏”的说法,绝无仅有。我们不禁想,难道他们敢面对停牌的风险吗?例如,高速大道公司是否可以因为成本高涨,没有得到政府批准之下而擅自起过路费,说得通吗?

如果公司预测失误,销售无法应付成本,那么,应该停止生产,推出新产品,而不是将成本无限度地转嫁现有的客户,以确保不亏本。

这样无止境地调涨下去,恐怕连保额也比不上上涨的保费了。政府是不是应该请业者现身说法,解释一下他们凭什么敢绕过国行,就地调涨,这么大胆?

不管是电台还是新闻,报道的皆是保客宣泄不满。有者从年轻买起,到要退休时保费突然起超过100%,看起来好像是保险公司存心逼走高风险索偿的一群。

如果断保就失去了保障,继续的话又供不起,如何是好?在没有得到国行的批准之下,保客是否可以入禀法庭,起诉保险公司不合理对待客户,而要求赔偿金钱和精神上的损失呢?

把账算在政府头上

更甚的是,国行代表在汇报会时,提到拥有保险公司担保信函的病症,比先付后索赔的保客,需要缴付的医药费差额可能多达三倍或更多,医院如果采取这双重标准,当局应该严加惩戒才对。

卫生部应该要求所有医院规定医疗费用上限,同时确保先付后索赔和用医药卡支付的费用不得有过大的差距,这才能遏制保费无限度的上涨。

如果当局不采取行动,多管齐下,那么,不管是医院或保险公司,皆以成本上涨为主来调涨,最后必然伤及国本。

届时,更多人民转而向政府医院求助,让以负荷沉重的政府医院百上加斤,人民也自然而然将这笔账算在的政府头上。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