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医药理事会:应对多重挑战 或拟指南监管远程医疗

【疫后新常态?探索远程医疗 系列5】

独家报道:苏欣恩

小小的一个2019 冠状病毒,惊醒了全球对大流行病的重视度,大马医药理事会(MMC)也因此重新评估以往不获重视的事物,以便应对各种变化和未来类似的大流行病。

我国政府在几年前就积极推动医疗转型,希望能应对医疗保健服务领域的多重挑战,大马医药理事会目前考虑出台“远程医疗指南”。

冠病疫情在推进我国数字医疗监管方面有何影响?听听大马医药理事会怎么说。

今年5月28日,大马医药理事会伦理及法规组主任法兹医生在马来西亚数字医疗(DHM)举办的线上研讨会透露,疫情凸显远程医疗等数字技术服务的用处,该理事会准备探讨制定“远程医疗指南”。

他说,在4月初,MMC因应冠病疫情发出3页的“虚拟咨询” 建议,不过那是早前在一周内拟定,虚拟咨询只是远程医疗的一部分,该理事会使用的是“建议”而非“指南”字眼。

“我们过后也发现需要修改,以面对当前不断变化的情况。”

法兹表示,伦理及法规组接下来会进行整体探讨和拟定远程医疗指南的可能性。

他指出,基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法律,根据“虚拟咨询”建议,MMC的管辖权只在大马,这意味着重点在于医生和病患都在我国,使用线上咨询服务时,执业医生必须确保保护病患的措施到位,若有违规行为将面对赔偿和法律责任。

医疗服务监管严格

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疫情加快了数字支付、远程医疗和机器人等10大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该论坛指出,在医疗费用较高的国家,重要的是要确保医疗保险可承担远程医疗的费用。

远程医疗还需要一定水平的科技素养,以及良好的网络连接,才能实现。

“由于医疗服务是监管最严格的行业之一,医生通常只能为居住在同一司法管辖区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当制定法规时,可能并没有预见到,远程医疗会很快普及。”

10大关键技术

1)  网上购物和机器人送货

2)  数字支付和无接触支付

3) 远程办公

4)  远程教育

5)  远程医疗

6)  在线娱乐

7)  供应链4.0

8)  3D打印

9)  机器人和无人机

10) 5G和资讯通讯技术(ICT)

立法修法或需时

大马律师公会前主席拿督杨映波律师认为,远程医疗在大马属起步阶段,我国目前虽还未立法和监管,但以普通法来说,法律不禁止即是允许的。

他受访时指出:“只要没有违反现有的法律,就不是非法。”

他表示,大马的司法体制没有其他国家如新加坡走得快,政府要立法或修法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而目前为止,他未曾听闻国内有相关远程医疗的医疗纠纷案例。

170万人患慢性病

根据卫生部在今年5月29日推介的《2019年国民健康与发病率报告》指出,我国有640万人患有高血压,即每10人就有3人有高血压。

报告也说,我国有170万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胆固醇。

报告也指出,我国每20人中就有1人在过去12个月内入院,其中政府医院的入住率占75.3%,私立医院25.5%。

无可否认,我国乐龄人士人口日益增加,有更多人因此患上心血管疾病及背负着疾病负担,因政府医院的收费比较便宜,所以人民对政府医院的需求相对来说比较高。

根据2018年统计,政府医院与私立医院入住率或住院人次中,政府医院占了总数370万人次的260万,私立医院则是110万。

数据显示,2018年医疗成本开销超过601亿4700万令吉,其中52%由政府支付,家庭承担35%,其余为私人保险(7%)、机构(4%)和其他机构(2%)。

慢性疾病治疗长路漫漫,医疗费用日益高涨,长久以来,政府津贴医药服务高达98%,减轻低收入病患家庭的医药负担,但僧多粥少,医疗开销不断飙涨,患者人数持续增加,依然不敷开销,杯水车薪。

大马政府在2020年财政预算案拨给卫生部的款项达306亿令吉,比去年增加19亿令吉。

线上看诊存风险

马来西亚中医总会总会长杨伟雄博士透露,随着冠病疫情3月全球大爆发,该会逾2000名会员中,有超过两成在管控令初期开始使用线上看诊,并以年轻中医居多。

他说,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病患是长期接受中医治疗和定期服药,因为早前中医诊所被迫停业,也有不少来自外州的病患突然面对没有药物供应,为了解决病患的需求与问题,促成一些中医师通过电话问诊,再慢慢延伸到线上看诊。

他坦言,我国的中医师大部分属年长者,可能对电脑科技方面不太熟悉,管控令初期以来开始转型用线上看诊的多为新生代中医师,因此可见两批中医师不同的作业模式。

他指出,中医师需谨慎,对新病人看诊判断,也存在一定风险。

杨伟雄认为,疫情前,线上看诊在大马可说是“可有可无”,疫情期间只看到民间在摸索和执行,但远程医疗在中国发展应用成熟,法规制度及保安方面等一直在提升,我国在这方面还需要一段时间,可能要“边做边改”,等待法规或指南出现。

“一般是在西医先执行,有一定的成效,中医再等待执行。”

仅33%老年人用互联网

卫生部致力推动医疗保健系统改革,自2013年出任卫生总监的拿督诺希山医生早在2015年出席卫生部等单位联办的首届远程医疗研讨会时,指区域化的医疗保健网络和远程医疗服务将有利于提供更多专门医疗的机会,可充分被利用。

诺希山目前也是大马医药理事会主席。

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在大马远高于100%,我国也是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之一。

估计全世界超过半数的人口都拥有一台智能手机,病患可善用智能手机的功能为自己进行小测试和做记录。

善用手机做记录

有调查显示,每10名大马人就有9人透过手机上网,用互联网最多的人士介于20至30岁。

用户71%与健康相关的搜索都是使用手机,23%下载的手机应用程序与健康有关。

根据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针对4160名国人进行调查及公布的2018年手机用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多达94.6%用户是通过智能手机上网。智能手机用户在过去5年内从53.4%升至78%。

不过,使用和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普遍以年轻人、收入和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士为主,65岁以上者的智能手机用户只有30.6%。

2018年,卫生部针对近800名60岁以上大马老年患者展开的调查报告指出,仅有33%老年人使用互联网。

报告说,老年人上网查健康资讯的原因是免费(68.3%)和快速(61.8%),主要搜索包括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资讯。

疫情加快数字化

资深经济学家李兴裕认为,远程医疗在我国的落地发展和教育还需一段时间,这需要社会的适应和接受度的提升。

他受访问时指出,疫情加快我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医疗保健也不例外。

李兴裕是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他说,过去4个月的管控令已让国内中小企业开始走向数字化,往线上作业和开会,许多人也上网消费及网购,改变生活方式和适应新常态,这是大势所趋。

谈到数字经济,他提醒,贫富悬殊、城乡和年龄的数字鸿沟,人们使用数字服务是否有信心,数字安全诸如数据隐私、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在数字化课题上非常重要。

线上问诊方便

针对我国的远程医疗发展,他坦言不了解,也未曾使用过远程医疗,不过他认同人们会因健康问题怕出门,熟悉科技的年轻人尤其是“90后”会因为方便,尝试线上医疗服务。

“老一辈可能较少接触科技,有者需要孩子在旁引导,有者会有保守想法,还是习惯传统去‘看’医生,与医生面对面看诊,人们必须使用过和有信心。”

收费须可负担

李兴裕强调,政府立法监管、远程医疗收费是否让人们可负担,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去年12月,内阁宣布放弃管制医疗专业收费,目前,普通医生和牙医收取10至35令吉看诊费,私立医院医生则收取30至125令吉的看诊费。

反应

 

国际

狮城推海上医疗远程服务 船员5G视讯看诊无人机送药

(新加坡26日讯)货轮船船员若因生病或不慎受伤须就医,但身处新加坡外岛海域时资源短缺信号不好,该如何是好?

第一通电信和富乐医疗推出新海上远程医疗服务,不仅能通过5G视频通讯看诊,还能使用无人机在三小时内把药物送到伤者所在地。 

新加坡是全球最繁忙的海港之一,每天有超过1000艘货船进出新加坡海域。基于目前4G网络和海域覆盖率,不少船只的通讯信号不好,影响运作和安全等。 

作为业务扩展策略的一部分,第一通(M1)电信近年开始向各行业者深入了解业内痛点,并通过整合网络连接和相关服务业者,提供一站式的商业解决方案。 

第一通星期三(4月26日)宣布和富乐医疗(Fullerton Health)展开合作,为旗下用户提供海上远程医疗服务,加强船员的安全健康保障。在模拟示范中,受伤船员可用5G连线富乐的应用,就能和岸上的医生进行视频通讯,问诊后还能在三小时内从无人机接收所需药品,过程快速方便。 

除了远程医疗服务,第一通也推出一系列5G独立网络智能服务,针对不同行业的健康、安全、运作和资产管理需求提供多个商业解决方案。 

第一通近年大力开发我国南部海域的5G网络设施,接下来将在圣约翰岛、莱佛士灯塔等外岛设立更多电信基站。 

随着业务扩展,第一通在2023年第一季的企业服务业务年比增加60%达1亿零7000万元(约5亿6733万令吉),占总收入的36%。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