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小心假账地雷 账目存疑有迹可循

独家报道:梁仕祥

过去十数年,全球金融市场发生过大大小小的上市公司会计和假账丑闻。

在海外,著名的个案就有2001年的美国油气巨头安然(Enron)事件,较近期的则有德国金融科技公司Wirecard,以及中国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营业额造假事件等。

回到国内,2007年同时爆出的金鹏集团(Transmile)和媒岸控股(Megan Media)账目造假案,也曾经在大马财经界轰动一时。

这些爆出假账丑闻的公司,无一例外的下场都是股价暴跌,有些甚至最后沦落到要除牌下市。

有专家指出,其实一些账目问题,投资者是可以通过财报提早发现蛛丝马迹。

散户该如何擦亮慧眼,免踩地雷?

业绩造假回头太难 
贪婪毁企业诚信

买入的上市公司,爆出假账丑闻,恐怕是投资者最不愿意看到的梦魇。

因为这意味着除了过去的美好业绩或财务表现可能只是“灌水”,还会导致公司和管理层的诚信大受打击,股价很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前股票分析师兼CFA持证人黄子伦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指出,上市公司做假账的内在原因,不外乎一个“贪”字。

“在习惯了这种如同在考场上作弊或走捷径的方式,并反复得手后,这些公司就会停不下来,会一直做,直到被揭发为止。”

黄子伦指出:“还有一种内在原因,就是上市公司发现自己的业绩很差,没办法向投资人交代而选择造假。这种公司内部的业绩压力,在日本和韩国比较常见。”

卖空者不可或缺

他也点出,上市公司会被揭发造假则是因为外在因素,那就是看个别市场的卖空行为是否盛行。

“卖空者是通过公司股价下滑来赚钱的,例如在美国,卖空者觉得有利可图,自然会想尽办法去深入研究公司的财报,做各种分析来找出哪一间公司是有财务问题,或者是造假。”

中国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造假事件,也是先由美国知名做空机构浑水研究发布报告揭露和质疑,之后才广为人知。

勿敌视外部审计师

黄子伦指出,虽然很多人讨厌卖空者,但他们是一个健全的投资市场不可或缺的角色。

除了卖空者,他也希望投资者不要将揭发自己买入的上市公司出现会计问题的外部审计师视为敌人,反之应该将他们视为投资的把关人和守护者之一。

勿迷信权威盲从名人

在爆出假账丑闻的公司中,有不少是赫赫有名的大企业,例如美国最著名的假账丑闻案主角的安然(Enron),就曾是全球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在被爆出做假账前,还曾经连续6年被权威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

较近期的,就有接连爆出财务丑闻和总执行长个人操守问题的共享办公空间独角兽WeWork,由鼎鼎大名的孙正义掌舵的软银集团正是大股东之一。

至于我国的两大上市公司假账案——金鹏集团(Transmile)和媒岸控股(Megan Media),也是不乏名人和机构投资者的踪影。

例如叱咤商界多年的大马首富郭鹤年,就是金鹏集团的大股东。前交通部长兼马华前总会长敦林良实医生,则曾是金鹏集团主席。

黄子伦提醒投资者,切勿盲从名人和机构投资者的步伐,认为他们投资的公司必然不出问题,更千万不要用“机构投资者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假设来做理由。

有些人亏得起

“这些名人或者传奇企业家,他们即使投资出错,投资了一些假账公司,但也可能只是占他们总资产的一部分而已,搞不好就是九牛一毛。

“不会有人希望自己的投资亏钱,差别是有些人亏得起,有些亏不起。郭鹤年亏得起几千万,不代表你亏得起。”

及早认错力挽狂澜

持有股权的上市公司爆发了假账丑闻,投资者该如何是好?

黄子伦建议,如果投资者感到忐忑不安,应该想办法离场。

“面对假账的指控,不管是不是属实,你投资的股票可能没有办法等到整件事情慢慢淡去,因为信心容易摧毁,难以建立。”

不愿正视问题

他也点出有很多甚至是专业投资者,不完全是“没能够”提前发现公司可能有假账问题,而是他们“不愿意”发现。

“很多人不愿意正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是在‘隐隐约约觉得公司的账目有问题’和‘可是公司股价却一直涨’之间徘徊。当公司账目有问题,可是股价一直涨,你就会给自己用各种方式来合理化。有时候,就是这样错过了正视问题的最佳时机。

“看走眼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看走眼。”

他指出,如果上市公司被发现做假账,各个投资市场监管机构都会相应的惩罚。

“一般来说,公司的总执行长和财务总监肯定是逃不了关系,甚至是董事部的审计委员会成员也会有责任,就看整起事件涉及多少人。之前提到的金鹏集团和媒岸控股等相关人士都有承担法律责任。”

至于公司的下场,就要看假账所带来的财政黑洞有多大。黄子伦指出,如果黑洞大到无法填补,该公司最后可能会落得清盘、破产和除牌的命运。

假账2手法
1:虚报营业额

黄子伦点出,造假的手法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虚报营业额,也就是一般常说的“报大数”。

“举个例子,产品还没有卖出去就已经记录为营业额,造假的公司也不会管客户是不是要买。

“有些甚至会故意给客户送去更多货物,例如顾客只是要订100个货物,公司就送去120个,然后记录自己卖出120个。等到顾客把多余的20个货物退回来,才在账目上做调整。手法粗糙一点的话,就会直接用假冒的公司来给公司下订单。”

2:应收账款

另一种造假手法,就是在开销上做手脚。大多数公司都会让一些客户赊账。在会计术语上,这可称之为“应收账款”,也就是未来公司会把这笔账收回来,一般都会是12个月之内。

“要是公司发现这笔账收不回来,有可能是顾客破产了,无法偿还,那么公司就需要记录一笔减值开销,来注销这笔顾客的赊账,这就会拉低公司盈利表现。”

黄子伦指出,有些公司分明知道这笔账是收不回来,却迟迟不在账目上注销,为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拖延这笔开销,避免盈利受到影响。媒岸控股就是其中一例。

从财报看出端倪

一般散户该如何看出一家上市公司有做假账的蛛丝马迹,从而躲过这些爆雷陷阱?

黄子伦直指通常公司被爆出有假账问题后已是为时已晚,股价已经一泻千里,投资者多数是来不及逃生。所以应该在真正的灾难发生之前,学会从财报上看出端倪。

“有许多人自诩为基本面投资者,但是他们都不怎么愿意花时间去看一看公司的财报。就算一些自认为有所涉猎,也只是会看公司财报中的损益表,看看公司的营业额和净利就算了。而这恰恰是那些做假账的人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端倪1:净赚幅越来越低

公司财报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其中一个简单的方式,就是看公司的净赚幅。

黄子伦说:“如果公司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一般来讲净赚幅应该是维持或者增加的,因为有经济规模效益。如果公司的净赚幅是越来越低,就要小心。”

他举例,安然公司从1995年到2000年期间,营业额增加了10倍,但是净利却增长不到一倍。这是投资者需要小心留意的情况。

端倪2:营运现金流长期负数

黄子伦建议投资者应更多留意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要留意现金流量表的‘营运现金流’。还记得刚才提到‘赊账’的概念吗?很多时候,公司即使盈利非常好,但营运现金流却是负数。这意味着这间公司只是表面上赚钱,但没有从顾客手里收回现金。这就好像老板给员工发薪水,只给薪水单,却没有把现金汇入银行账户里。”

因此,如果某上市公司自称赚钱,但营运现金流是长期负数,或可视为有问题。黄子伦说,一般专家会称这类公司有盈利素质问题,但如无确凿证据,不会断然判定这家公司在造假,但会对它的财报有所保留。

端倪3:经常借贷或集资

“还需留意自由现金流。同理,如果自由现金流是负数的话,除了代表着从顾客那里收不回现金,更重要的是公司将没有派股息的能力,而且需要经常借贷或者集资。

“这些都会损害投资者的长期利益。很多账目造假的公司的现金流都是非常糟糕。”

不过黄子伦强调,上述方式不适合用在银行股分析,因为它们的财报构造与一般企业不同。

另外,他说还有一种财务数据分析方式——资产负债应计率(Balance Sheet Accrual Ratio),可用于检查一间公司的盈利素质,但原理涉及较多技术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有兴趣了解更多的人可阅读他撰写的书籍《股票分析投资揭秘》。

回顾国内2大假账丑闻  

金鹏集团:

金鹘集团主要业务为航空运输服务,曾被《福布斯》选为亚洲200家中小型公司之一,在2007年爆发了大马有史以来最大宗的上市公司造假案。

金鹏造假事件演进:

2007年2月15日:金鹏公布2006年税前盈利报2亿800万令吉,营业额按年增长80%,应收贸易账款增长了2倍。

2007年5月7日:金鹏宣布停牌,并表示在5月初收到委托审计事务所德勤通知,指由于缺乏相关的票据支持,无法证实“部分涉及应收贸易账款、以及与购置公司财产设备相关的交易行为”的真实性。

2007年5月10日:金鹏董事部委托摩斯伦风险管理公司进行特别审计。金鹏原定必须在4月30日前递交财务审计报告,该集团要求推迟期限的申请遭大马交易所以“申请不及时”为由拒绝。

2007年5月31日:金鹏宣布,由于2006年帐目仍在审计中,因此无法在限定日期内呈报2007年首季业绩。

2007年5月29日:集团两大股东——郭氏集团(Kuok's Group)及邮政控股组成委员会,接手金鹏的日常运作,总执行长颜文安及财务总监罗卓彬(译音)传已拿假。

2007年5月30日:摩斯伦风险管理公司特别审计的中期报告显示,金鹏在2006财政年的未审计账目中,虚报了高达3亿3300万令吉的营业额,此外,该公司在2005以及2006财政年业可能蒙受7700万令吉以及1亿2600万令吉的税前亏损。

2007年6月1日:金鹏停牌4天首日复牌,股价直接跌停板猛挫30%。

2007年6月18日:金鹏公布的特别审计报告显示,公司除了在2005和2006财政年皆蒙受税前亏损,在2004财政年也将800万令吉的税前盈利,夸大为8700万令吉。

2007年8月6日:金鹏宣布人事变动,创办人兼总执行长颜文安于一周前正式离职,黄玉明出任集团董事经理。

2007年9月3日:敦林良实医生辞去金鹏集团主席和董事职位。

2011年5月19日:大马交易所否决金鹏的上诉申请,并将正式展开除牌程序,在同月24日起被除去上市地位。

2020年8月27日:自2010年起开庭审讯约10年后,吉隆坡地庭裁决,前总执行长颜文安被判罚款250万令吉和坐牢一天。

媒岸控股:

媒岸控股主要业务为生产数据储存产品,如磁碟、录影带和CD- R光碟等。与金鹏同年爆出假账丑闻,在国内财经界引起轩然大波。

媒岸控股造假事件演进:

2007年1月31日:集团总贷款达8亿8800万令吉,应收账款从1年前的3亿1900万令吉,大幅增长至4亿3035万令吉,营运现金流出达5797万令吉;但是首9个月盈利和营业额按年都走高。

2007年5月17日:子公司MJC私人有限公司,被债券人东亚银行控告,追讨304万新元银行贷款。

2007年6月6日:媒岸控股停牌,调查会计师Ferrier Hodgson MH发表初步调查报告,子公司Memory Tech私人有限公司财务报告中含有多项违规账目,财务状况被严重误报。

2007年6月7日:创办人杨伟祥辞去执行董事一职。

2007年6月19日:媒岸控股陷入PN17行列。

2007年6月29日:公布截至4月30日的全年业绩,2007财政年蒙受12亿6509万令吉净亏损,末季营业额按年大幅萎缩93.4%至2142万令吉。

2007年12月10日:主席拿督莫哈末亚当仄哈伦莫,被提控在媒岸控股截至2007年1月底的季度报告呈报虚假资料。

2008年4月14日:大马交易所正式展开除牌程序,在同月23日除去媒岸控股的上市地位。

2020年9月15日:莫哈末亚当仄哈伦上诉失败,被判处监禁18个月和30万令吉罚款。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小心假账地雷 账目存疑有迹可循

独家报道:梁仕祥

过去十数年,全球金融市场发生过大大小小的上市公司会计和假账丑闻。

在海外,著名的个案就有2001年的美国油气巨头安然(Enron)事件,较近期的则有德国金融科技公司Wirecard,以及中国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营业额造假事件等。

回到国内,2007年同时爆出的金鹏集团(Transmile)和媒岸控股(Megan Media)账目造假案,也曾经在大马财经界轰动一时。

这些爆出假账丑闻的公司,无一例外的下场都是股价暴跌,有些甚至最后沦落到要除牌下市。

有专家指出,其实一些账目问题,投资者是可以通过财报提早发现蛛丝马迹。

散户该如何擦亮慧眼,免踩地雷?

***完整内容:【独家】小心假账地雷 账目存疑有迹可循***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