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趋商业模型·涉法律风险 应修法监管远程医疗

【疫后新常态?探索远程医疗 系列6】

独家报道:苏欣恩

从“面对面”到“机对机”,远程医疗在我国渐成医疗新发展趋势,对于未来求医看病的新体验,有多少人会充满期待?

大马的远程医疗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从经济和效益角度来看,马来西亚医药协会(MMA)认为,缺乏法律监管框架导致了商业化,同时影响医疗人员的照护责任。

马来西亚医药协会主席嘉纳峇斯卡兰医生指出,自今年3月行动管控令落实后,民众居家避疫,诊所医生接获的电话咨询增加,一些全科医生也开始利用现有的通讯设备与他们熟悉的病患联系跟进病情。目前全国至少有7000名全科医生或普通医生。

他接受《南洋商报》书面专访时表示,早前受到疫情和管控令影响,一些病患确实不敢去诊所,害怕会感染冠病病毒,而他认为,正如卫生部和一些私人医疗专家建议,远程医疗对于病患获得持续护理、第二意见、专家随访等大有助益。

一如本报早前访问医药专家的看法,嘉纳峇斯卡兰亦认同政府有必要修改现有法律和制定指南。

他指出,为了保护病人的利益,目前国内执业医生在大马医药理事会(MMC)的专业行为守则、医药法令、个人数据保护法令(PDPA)等法令下受到监管。

“我们关注的是商业模型正受到广泛关注,但国内远程医疗平台目前不受监管,若属于医疗服务一部分且有收费,应受监管和让人信赖。”

在他看来,我国需修订现有的私人医疗保健设施及服务法令,删除“设施”(facility)字眼,仿效新加坡制定取代以实体处所为基准的监管架构,让线上医疗服务也被纳入监管范围。

 

 

没成文法规列明

医疗赔偿错综复杂

嘉纳峇斯卡兰强调,远程医疗在注册、执照、保险、护理质量、隐私和保密性课题,以及其他电子卫生保健的相关风险,牵涉到法律责任;任何医生若违反职业道德,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而这是否意味着,会有对病患不利的灰色地带?

他说:“医患关系、护理标准和知情同意都很重要。由于没有任何成文法规或法律,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有关专业责任与医疗疏失、赔偿问题。”

谈到国内是否有出现误诊案例的研究,他指外国在这方面有研究,而远程医疗、远程咨询、远程监控、远程治疗和患者信息记录方面的其他问题也需要解决。

嘉纳峇斯卡兰建议,线上医疗平台最好能发布他们处理的病例组合(casemix)和处方管理。

应追求数据驱动型医疗保健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去年指大马将在未来3年内实践5G网络和科技,“5G马来西亚”的推介也是延续马哈迪在1996年提出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发展项目,以发展马来西亚成为数字经济的典范。

我国朝着工业4.0迈进,这是否将促成医疗领域转型创新的步伐加快,充分利用5G优势和发展远程医疗技术?

采集中电子病历系统

嘉纳峇斯卡兰指出,政府非常重视推动工业4.0,尤其是医疗保健领域。

“我国早应追求数据驱动型医疗保健,当要在全国收集卫生数据,就应着重科技基设和互联网连接,而数年前推介的马来西亚卫生数据仓库(MyDWH)是前进的方向。”

他认为,现在缺乏的是公立和私立医疗领域的政策执行,政府应为集中电子病历系统(EMR)分配更多预算和进行统一保管,这将使患者受益,以数据驱动型政策,提高透明度、效率和生产力。

他也提到,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世界,科技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而数据驱动更为重要。远程医疗包括机器人手术也有其局限性,它是补充而不是替代。

随着5G网络来临,卫生总监拿督诺希山医生早前曾敦促医学界必须仰赖高科技改善医疗系统,未来将会是人类与科技结合的时代,包括使用链接设备、大数据分析、为病人客制化的医疗方案、整合政府医院与私立医院的病患病历、云端化病患病历,以及使用手机应用程式和社交媒体去接触病患与社群等。

医疗保健转型

纾缓医院拥挤

“工业4.0革命使我们重新思考所需的关键技术,正如我们所观察的,对于某些我们认为可从远程医疗受益的情况,如果有妥善的计划,它能够减少政府医院的拥挤情况,减低医药成本。”

私人医疗专家协会(ASPMP)主席拿督峇旺星教授早前接受本报专访时提出上述建议,和所有领域发展一样,他强调,良好的计划与执行是成功的关键。

他说:“这会涉及MMC和MMA、马来西亚医学院(AMM)、马来西亚科学院(ASM)、马来西亚医事法律协会(MLSM)、大马私立医院协会(APHM)、马来西亚私人执业医生联合会(FPMPAM)和保险公司等。”

以患者为中心

科技无法取代医生

马来西亚医药协会秘书长迪鲁纳维卡拉苏医生在马来西亚数字医疗(DHM)于今年5月28日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上,分析了患者人口统计和大趋势,执业医生需了解现今病人寻医方式不再限于一位医生。

他强调,大马的医药人员现估计受到逾53项医药相关法令监管,MMA鼓励在科技时代需要接受变化,好比采用在线医疗服务,让病患使用可穿戴智能设备和通过远程监控等,让医生可化身专家分析健康数据。

“但科技无法取代医生,医生必须时刻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

他提醒,对于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包括老年人、社会弱势群体以及有身体和学习障碍的民众,使用远程医疗可能是一个大挑战。

受网络基础及网速局限

疫情期间,最近有一名沙巴女大学生为应付线上考试,竟然爬上树上应考,只为获取稳定的网络信号。沙巴大学理科基础班的18岁大学生薇薇奥娜住在山区某个村落,她的故事一夜之间在网络爆红。

而这也暴露出,东马通讯和基础建设不良,贫穷和住在偏远地区的人民面对城乡鸿沟问题。

我国网络基础和网速慢问题,是否会让远程医疗可能只局限在大城市如吉隆坡、槟城或新山?

嘉纳峇斯卡兰对此指出,必须重视加强教育公众,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不应将其视为娱乐的工具。

“应该用作寻求健康咨询、持续护理,而不是专注于商业化,这就是问题所在,在医学实践和医药业务只在一线之间。医学实践的要素是重点,科技只是支持的技术。”

远程医疗应纳入医保

本报早前访问的业内专家和业者都认同,疫情为远程医疗在大马发展提供了机会,而在疫情期间,远程医疗公司多通过免费在线问诊的方式为民众提供服务。

有分析指出,对远程医疗供应商来说,如何保持现有用户活跃度,使企业持续实现盈利,也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据报道,欧洲一些国家的企业与政府对远程医疗服务投入资金,一些发达国家并未将远程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而在我国,有关远程医疗和保险问题有待解决。

嘉纳峇斯卡兰受询时就指出,远程医疗会成为医疗保健服务的一部分,而保险公司需考量纳入医疗保险中。

峇旺星也认同保险公司需作出调整这一点,同时他强调:“我们需要可以确保隐私和数据安全,不泄露病患资料的优秀远程医疗供应商。”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寿险公会(LIAM)受询时则表示,现阶段暂无法回应,要求记者询问卫生部。

反应

 

财经新闻

天地通数码网络携手马大KPJ 助力数字医疗创新与服务

(吉隆坡12日讯)天地通数码网络(CDB,6947,主板电信与媒体股)周四分别与马来亚大学和柔佛医药保健(KPJ,5878,主板保健股),签署了解备忘录,冀望合作推动数字医疗创新,促进跨境医疗服务。

天地通数码网络和马来亚大学发联合声明,指双方合作将涉及探索利用5G、人工智能(AI)及扩展现实(XR)技术,把马大打造成国内首家把3D全息融入临床护理和手术室的医疗机构。

双方将把此类新兴技术用于转变医疗生态系统,以取得显著优势。

此外,它将和柔佛医药保健展开策略合作,利用5G 驱动AI和远程医疗解决方案,推进跨境医疗服务。

在联合声明中,双方指此次的合作主要优势涉及广泛,因远程医疗能把患者与医疗专员联系起来,改善患者的医疗服务,特别可针对偏远或医疗服务不足的地区患者,安排更高质量的医疗咨询。

“它能减少旅行和住宿费用,实现更高的成本效益,使患者能够负担得起专业医疗服务。”

此举亦能让大马成为医疗旅游和数码医疗创新上得领先者,吸引寻求高质量、高成本效益医疗方案的本地和国际患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