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通胀挫买气·追求性价比 人民精算年货看着办

独家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25日讯)在“钱不够用”的年代,花大钱过年的豪气减弱,尤其随着通货膨胀加剧,消费者在购买年货时变得更精打细算,选择性采购形成趋势。

当你买年货时,会注重实用性、性价比还是品牌差异化?有商家代表向《南洋商报》指出,经济不确定性使消费者对物价更敏感,更多人倾向于选择既符合实际需要又价格合理的商品,产品实用性和性价比成了主要考量。

消费者在不同品牌和产品中的选择比重各异,情绪价值和品牌差异化也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商家为此需要在产品创新、品牌塑造以及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的转型之间找到平衡。特别是在节假日购物期间,消费者的选择性采购倾向要求商家提供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以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另外,尽管线上购物逐渐流行,但线下购物仍是本地消费者的主要购物方式。在节日期间,线下购物持续受到青睐。

吴健雄:消费者倾向尝试

传统商业模式转型成趋势

大马跨境电子商务协会(MCBEA)总会长吴健雄说,现代消费者越加倾向于尝试新产品,也希望在相同价格范围内,能选择更多样化的商品。这趋势正深刻影响市场格局,推动传统商业模式转型。  

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随着社会加速变化,全球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追求愈发明显。

电商的崛起加剧这趋势,使传统商业理论面临挑战。

过去,在没有电子商务的时代,市场通常由少数几家强势商店或地方消费习惯主导,而如今线上消费者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产品,选择更多元。  

“近年来,大马线上销售蓬勃发展,许多商家开始拓展海外市场,然而尽管跨境电商机遇广阔,我国商家在推广产品至国际市场时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尤其是文化和消费习惯有差异。  

“以华人文化为例,送礼是大马佳节的重要传统,无论是赠送长辈或后辈,都是一种习俗与礼仪,然而在海外市场,一些从事礼篮销售的商家发现,当地消费者的送礼习惯并不完全相同。”

他说,相较于特定节日送礼,许多国家的人们更倾向于在日常见面时随手赠送伴手礼,而非在节庆期间赠送大型礼篮。

这种文化差异使我国商家在海外推广礼品类产品时遇到一定的阻力。  

调整策略保竞争力

吴健雄也指近年来,礼品市场模式正从季节性消费转向持续消费趋势。过去,消费者可能愿意花费200令吉购买单一产品,如今相同的预算能选择更多特色商品,使单价较高的产品更难维持其市场竞争力。

这变化成为近年市场最明显的趋势之一,也促使商家调整策略,以产品为核心,结合市场需求推出不同的销售模式。  

“商家不仅需要关注日常销售,还应在佳节期间推出不同的产品配套,以更精准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家唯有不断创新,灵活调整策略,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实用性比性价比重要

马来西亚零售连锁协会署理会长拿督刘明说,国人在新年购物时,货品实用性比性价比更重要,只要价格不太高,消费者都愿意消费。

他指许多商家尤其是卖装饰用品的业者有不少去年的库存,只要没有季节限制(如印有生肖的商品)都可以循环出售,这也是新货更受关注的原因之一。

他指出,性价比高的产品一般是指装饰品,服饰在商场基本都会有促销活动,品质也都还不错,“年饼等食品的价格通常相差不大,消费者不会过于在意其价格。”

他说,根据会员回馈,今年买年货的消费习惯与去年基本一致,没有太大改变。

新年之际,无论是装饰品还是服饰商品,只要款式独特新颖或富有创意,价格不太贵,一般消费者都舍得购买。

“根据观察,消费者更倾向于在实体店购买,尽管价格与网上相差无几,但能摸到实物让大家更安心。而且国人往往在最后一分钟才消费,所以最近几天,吉隆坡大小商场几乎都人满为患。”

通胀加剧 购物更精打细算

时尚业NOSE International东主余志强表示,尽管市场情况与往年相差不大,但今年的变化较为明显,主因是通胀加剧,导致消费者在购物时更精打细算。

“例如以前买年货可能花费10多令吉,但现在同样商品可能需约30令吉,促使消费者采购时会更谨慎和理性。”对于线下门市,他指整体销售情况与往年相近。

“也有不少消费者选择线上购物,特别是当线上平台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促销优惠时。”余志强认为,线上与线下各具优势,许多消费者会根据自身需求和价格敏感度来决定购买方式。若他们认为线上购物更划算且便利,便会倾向于在线上下单。

顾客关注点不固定

关于实用性和性价比,他认为顾客的关注点并不完全固定。有些顾客较为挑剔,更注重实用性,有些顾客则更看重性价比。例如在时尚行业,许多消费者在新年期间会关注新品,而性价比仍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作为时尚领域业者,我们必须有独特的品牌定位。顾客购买后,会逐渐发现我们的品牌与其他品牌不同,因此品牌差异化非常重要。若没有差异化,实用性和性价比将成为市场的主要竞争趋势。”

线上与线下的顾客消费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线上购物的顾客往往更注重性价比,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有折扣或促销的商品。

“相比之下,线下购物的体验有所不同。以去年12月为例,我们的门市进行了大规模促销活动,约30%的商品打折。即使如此,仍有许多顾客愿意到门市购买原价商品,因踏入实体店后,他们进入一种‘消费情境’,在心理上更倾向于购买商品。”

余志强提到,传统与现代消费习惯的变化也十分明显。如今消费者不再局限于传统品牌,不一定会因为父母过去常买某品牌而继续沿用。他们购买时不仅关注价格与质量,还会考虑产品的整体价值和视觉吸引力。

性价比不等同“低价”

性价比并不仅仅意味着“低价”,而是在市场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定位。若仅仅是低价但缺乏包装与品牌价值,在高端市场中很难立足。

余志强举例,特斯拉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的成功并非完全依赖价格,而是通过科技创新和独特的用户体验,与传统汽车形成明显区隔,让消费者感受到不同于传统汽车的体验,从而愿意买单。

商家受促在打造性价比商品时需不断创新,研发出真正属于自己品牌的产品,而不是简单模仿市场上的同类产品。

“只有当市场上无法找到相似的替代品,消费者才会回头购买。当企业能将某类产品做到极致,使竞争者必须投入更高成本才能匹敌时,就能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壁垒。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也能确保长期竞争优势。”

消费习惯倾向情绪价值

YFS corporate(马)私人有限公司总执行长黄永康指出,当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无论是购买年货或日常用品,都更倾向于情绪价值。

他说,消费者的购物决策不只是基于实用性或价格,更多时候是出于一种情绪驱动的消费冲动。

至于消费者更注重实用性还是价格?他认为市场上存在不同需求层次。各市场需求不同,但能确定的是情绪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消费者购买必需品之际,也希望获得更好的品牌体验,因此品牌塑造、包装设计等因素都会影响购买决策。

然而在电商平台上,价格因素往往比品牌价值更具决定性。相比线下购物,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更容易受到折扣、促销等因素影响,价格往往成为最优先考虑因素。

“我认同消费者会有选择性地购买产品。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个问题,许多服装品牌在大马经营了10年或20年,但由于缺乏更新或品牌年轻化,逐渐被市场淘汰。”

他指如今许多品牌正逐步向高端化发展,同时进行品牌升级、门店装修等优化措施,其目标并不是走向低端,而是通过提升品牌价值来吸引更高端的消费群体。

优先选择线上平台

如今当消费者想购买便宜商品时,往往会优先选择线上平台,比如淘宝等电商网站,可见低端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倾向于线上,而线下品牌则需要通过差异化、高端化来维持市场竞争力。

反应

 

财经新闻

罗忠延:年货市场慢热 礼品销售料节前升温

报道:宋秀英

(吉隆坡26日讯)距离华人农历新年仅剩几天,今年的年货或礼品市场呈慢热趋势,不过整体比往年稳定,预料会在节日前夕才会看到买气。

马来西亚礼品商会会长罗忠延说,虽然今年的年货市场慢热,不过,相信消费者会在最后一分钟才进行采购,把春节气氛推向最高潮。

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春节礼品市场波动不大。

“许多企业客户今年削减预算,调整礼品价格,即使礼品数量一样,价值却下调;零售方面则慢热,相信会在新年前几天才会看到买气。”

他指出,近年来人们更注重健康,因此最畅销的送节礼品都离不开健康食品如药材、有机食品、年柑等。

对于今年很多企业客户直接从中国采购客制化礼品是否冲击国内礼品商,罗忠延表示,这种采购方式存在已久,少说也有10年以上,它对本地礼品商影响不大,预计只占春节礼品销售量的10%至20%。

他认为,从中国采购客制化礼品有利也有弊,采购量需要足够大才能够实现性价比。

本地客制化服务更灵活

罗忠延说,若本地企业选择直接从中国采购,除了采购量,企业也必须掌握相关基本知识及采购条件。

“企业必须选择有注册的供应商、供应商有能力提供服务和赊账便利等,这些都是中国供应商无法做到的。”

罗忠延说,其实本地礼品商也可以提供客制化服务,就算采购量少,也能提供合理价格。

“在本地选择客制化礼品,就算量少也没问题,而且礼品商提供30天至60天的还账期,若企业在采购时面对问题,都可直接咨询礼品商,反观由中国供应商则没有提供相关服务,而且是以现金交易。”

他表示,经历冠病疫情及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中国面对经济不景,以往推销至欧美国家的货物,中国商家如今以大倾销方式,把这些滞销品“出海”至东南亚国家,严重干扰本地市场。

罗忠延呼吁政府效仿印尼、泰国等国家,增加中国进口商品税务,确保本地商家不会受到严重打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